關鍵詞:海洋放線菌,分離方法
中圖分類號:Q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0253-2654(2006) 06-00-0
海洋占地球表麵的70%,那裏是一個廣闊的立體生物世界。而人們對海洋微生物的研究和利用遠遠不及陸地。從陸地微生物發現新的高活性物質越來越困難的今天,人們把目光投向海洋是很自然的。Mincer等從Bahamas,Red Sea,Egypt,Sea of Cortez,Mexico等海域采集海底泥樣品,分離到上萬株 Micromonospores,將其中MAR 1群菌株定為鹽生孢菌屬 (Salinispora ) ,認為這些物種廣泛分布於不同的海域。2005年,Antonie van Leeuwenhoek雜誌用一整期刊登 Bull和Goodfellow主編的海洋放線菌 (Actinibacteria )研究的成果。從
最近幾年的工作證明,從海洋放線菌發現新生物活性物質的幾率甚至超過陸生放線菌。從海洋放線菌獲得的部分活性物質有gfiseorhodin A,salinosporamide A、B,marino ne,lavanducyanin,gutingimycin,salinamide,tetrodotoxin,Pyrostain A 和B,Pyrizinostatin,sporolides A、B,marinomycin A、B,tetracenomycin D1,Chromomycin A3, Enterocin,Actp henol,maltophilin,echinomycin,antimycin A,sporaviridin A1, bafilomycins,filipin,lipomycins,lagosin,aboyssomicins, ikarugamycin,elalomycin,prridindolol,saphenoc acid ,1-N-methyl-( E,Z )一albonoursin,1,6-dihydroxyphenazine,Bu
我國有廣闊的領海,但是對海洋放線菌的研究和開發利用都做得很不夠。為了研究海洋放線菌的多樣性,進一步進行開發利用,首先就要進行分離。下麵介紹一些實用的分離方法。
1 樣品采集及處理
為了排除陸地微生物,最好選擇遠離人類幹擾的所謂“ 原始天然海域”作為研究對象。
一般用斯庫巴自攜式水下取樣器采集底泥或水樣。樣品置於塑料瓶,
也可以將底泥樣品鋪於無菌培養皿內,25℃~
2 鹽、海水對放線菌生長和分離的影響
很多人的實驗證明,海洋放線菌都需要在天然海水或人工海水配製的培養基上才能生長良好。這是設計分離方法及培養基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
3 微囊化分離難培養放線菌
海水樣品或底泥經上述處理的稀釋液,用PBS緩衝液 ( pH7.2)將土樣稀釋到終濃度為10細胞/mL。取0.1 ml 細胞懸液與0.5mL預熱(
4 培養基
( 1 )M1培養基:澱粉
( 2 )M2培養基:甘油6mL,精氨酸
( 3 )M3培養基:葡萄糖
( 4 )M4培養基:幾丁質
( 5 )M5培養基:瓊脂
( 6 )幾丁質瓊脂:幾丁質
( 7 )海藻糖-脯氨酸培養基:海藻糖
HV培養基的分離效果也較好。
5 抑製劑
分離海洋放線菌一般都需要使用抑製劑,建議用放線菌酮(100或50mg/1000 mL )或製黴菌素 (100mg/L )加萘啶酮酸(20~25mg/1000mL)。也可以用放線菌酮 ( 100或50mg/1000mL )或製黴菌加利富平5-1Omg/1000mL 。
參考文獻 [ 略 ]
上一篇:細菌鞭毛染色方法及其應用(下)
下一篇:結核杆菌的培養基的配製及其計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