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熱線:400-0532-596
新聞資訊

生物能源會威脅中國的糧食安全嗎 2008-04-14


錄入時間:2008-4-14 16:37:52
   
   石油超過100美元/桶,為生物能源產業創造了好機會。糧食和石油兩個原本不相幹的東西,緊密聯係在一起了。這個突然的變化,讓人們有些措手不及。糧食安全一直就是中國爭論不休的熱點問題,現在更熱了。
  中國真的存在糧食安全問題嗎?到底是什麽性質的糧食安全問題?生物能源出現,一定對中國糧食安全產生負麵影響嗎?這是本文要回答的問題。

  ⊙河北大學中國鄉村建設研究中心    李昌平  張敏  

  中國糧食生產潛力(能力)是安全的

  中國人靠自己解決吃飯問題,一部分專家學者認為非常難,以此判斷中國存在糧食危機。主要的理由如下:第一,城市化、工業化占地;第二,人口增長和生活質量提高;第三,水資源缺乏;第四,自然災害;第五,能源短缺,汽車與人爭糧食;等等。這都是眾所周知的,這裏就不展開說了。

  上述五點主要理由都是實實在在的,但反方也有數條措施應對和化解:第一,中國60萬個左右的村莊,至少占地4億畝,如果加以科學規劃和整理,可以節約1-2億畝土地;第二,我國中東部和四川等地,一季稻改雙季稻,增加的糧食產量可以超過重慶、貴州、甘肅、寧夏、西藏、陝西、山西、青海等省市區的糧食總產量;第三,隨著技術進步促進裝備農業、設施農業的發展,中部、西部、北方和東北,一畝大棚蔬菜生產量就相當於數畝大田的自然生產量,技術進步替代土地的潛力還非常大;第四,隨著南水北調等大型水利工程的完成和節水農業技術的推廣普及,我國北方、西北等地區的土地利用率和生產力也將大幅提高;第五,三峽工程建設後,長江流域就新增了旱澇保收良田數千萬畝。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我國各大流域和沿海,增加人造地的潛力還很大;第六,現有品種改良和配方施肥等技術推廣普及,糧食至少有20%的增產潛力。將來會不會有袁隆平第二、第三,不敢肯定,但是可以期待的;第七,我國人口增長高峰已經過了。1949-79年的30年,中國人口增長了4億多,糧食由1.13億噸增長到3.05億噸,除三年“自然災害”外,中國基本上沒有出糧食安全問題,並且這30年我國還是糧食淨出口國。1979-2008年的30年,中國人口也增長了4億多,糧食產量由3.05億噸增加到5.015億噸,沒有出糧食安全問題,依然是糧食淨出口國(1997-2006年間,除大豆外。我國大米和玉米分別累計淨出口1575萬噸和7375萬噸,小麥淨進口991萬噸,三項加總累計淨出口7959萬噸)。2009-2039年的30年,中國人口頂多增長1.8億,糧食增產幅度不一定會比前兩個30年小,但人口增長帶來的糧食需求壓力比前兩個30年小很多;第八,中國未來30年的抗災能力,一定會比前兩個30年的抗災能力強。

  綜上所述,中國糧食生產潛力(能力)完全能滿足中國人吃飽,不存在所謂的糧食安全危機。

  

  重點是防止出現大的農業政策錯誤

  盡管中國最近60年是糧食淨出口國,但圍繞糧食安全問題的爭論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因為階段性的糧食危機確實存在。筆者雖然傾向認為,中國糧食生產潛力(能力)足夠中國人吃飽,並不認為中國不會發生糧食危機。中國要防止糧食危機,重點是防止出現大的農業政策錯誤。

  第一,防止糧食生產和經營體製的市場化改革過頭。和過去比,中國的糧食生產和經營市場化程度高了許多,這是值得肯定的。但中國要保證十多億人的糧食安全,完全市場化是不可行的。中國應該進一步完善商品糧基地建設及其計劃生產和定購製度,而不是放棄;中國的糧食儲備,除國家儲備外,還應該建立商品糧基地的農民或農民集體或國營農場儲備製度。當然,商品糧基地建設、糧食計劃生產和國家、民間儲備都是要花錢的。

  第二,防止種糧比較效益下降,傷害種糧農民積極性。中國以往的糧食安全,是以犧牲農民利益為代價的,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長期犧牲糧農的利益,最終會危及糧食安全,這就是在生產能力和潛力都充足的情況下,出現階段性糧食危機的最根本原因。保護農民糧食生產積極性,有兩個政策底線一定要守住:一是糧食保護價要保證種糧比較效益不下降,並逐步提高。表麵上看,糧食保護價收購政策是保護農民的,其實不然。我們看看政府調控糧價,“刺激”農民生產糧食的過程就明白了。政府每年都會在春耕時節拋售庫存的糧食,控製市場上的糧價使之回落(盡管國際糧價在大幅上漲);與此同時,政府會推出比上年略高的保護價(今年是提價9%),以“釣動”農民生產糧食積極性。當千家萬戶的小農圍繞政府的“魔棒”生產出糧食後,由於政府事先規定了“保護價”,市場上的非國營收購主體也會心照不宣地“搭保護價便車”——圍繞保護價格收購農民手中的糧食,即使國際市場上的同期糧食價格在大幅上漲,也對國內糧食收購價格不構成太大的影響。一般情況下,政府和糧商將農民手中的糧食基本收購完畢後,糧食及其加工品會漲價一段時間,直至下年的春耕前政府拋售糧食,並出台新年保護價。在這樣一個循環過程中,分散的小農是很難享受糧食漲價好處的。政府不能長期這樣“指揮”農民轉,農民一旦覺悟就會“不玩了”,這樣的後果是很嚴重的。筆者認為今年的保護價就壓根沒有起到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和保護糧農的作用。以稻穀為例:今年國家出台的糧食保護價比去年提高了9%,早稻75元/50公斤,中稻76元/50公斤,晚稻79元/50公斤,但生產資料價格上漲了30%,勞動力價格上漲了25%,幾乎所有農產品價格上漲都比上年超過20%以上,而同期國際市場上的大米價格已經上漲了100%以上,顯然糧食保護價9%的上漲不能調動農民生產糧食的積極性,對“糧食安全”不利。再者,今年早稻保護價也定價過低,不利於農民擴大複種指數,提高種糧效益。90年代後期,由於早稻定價過低,我國的複種麵積一直在下降,導致了2000年前後5年糧食持續減產。今年的早稻定購價格依然比中稻價格低,晚稻價格也隻比中稻價格高出3分錢/500克,這對促進“單季稻改雙季稻”增加糧食產量和提高種糧比較效益作用不大。今年的水稻保護價如果要我來定保護價的話,早稻88元/50公斤,中稻86元/50公斤,晚稻90元/50公斤。這是最低水準。

  二是不能失信於民。一旦保護價出台了,不能因為市場價格低於保護價,就開始壓級壓價,短斤少兩,甚至打白條。這樣的事情幹一次,十年也難消除農民對政策的不信任。

  農民的糧食生產積極性是糧食安全保障的核心。我國糧食產量1978年的3億噸增加到1984年的4億噸,從1997年的5.015億噸,下降到2003年的4.5億噸,就是最好的證明。

  第三,防止政府侵犯農民土地權益,強化農民保護土地的主體地位。因為“糧食安全”的理由,在1988年,政府壟斷了土地非農用權利,農民集體不再能夠作為土地所有者分享土地非農用收益的權利。這隻會加劇土地的征占。政府征用的是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所有權,而補償給農民的卻是30年土地承包權,地方政府獲得巨大的級差地租。指望無償獲得巨大級差地租的地方政府保護耕地,顯然是說不通的,這就是中國雖然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製度,但土地亂征亂占越來越嚴重的根本原因。為了糧食安全,保護耕地,要以保護農民土地權益為前提,讓農民成為土地的保護神。

  第四,防止耕地減少和地力下降。政府還要完善或建立“地權登記、土地估價和地價公開”製度,建立國家土地銀行和農民土地合作金融,以幫助農民充分實現土地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的權益,激勵農民珍惜耕地和保護地力;政府要大力獎勵農民、農民集體、企業依法造田和改良土地;也要用稅收政策懲罰隨意撂荒和非法休耕行為。農民所有的土地,地力增加了,土地估價就高了,依據法定的土地估價實行抵押或流轉,農民才有依法造田和改良土地的積極性。土地農轉非是城市化、工業化不可避免的,農地會“自然”減少;但隻要政策正確,調動農民造田和培養地力的積極性,是可以大大改善農地“經濟供給”的。

  第五,避免農業水利和技術服務完全市場化。上世紀90年代曾經一度出現過水利和農業技術服務市場化的改革,小農家庭經營是無法承受水利和技術服務市場化價格的,這樣的改革必將危小農家庭經營安全和國家糧食安全。水利和技術服務隻能以國家服務和農民組織內部服務為主,政府要承擔農業水利和技術服務的責任和義務。

  第六,要避免跟隨美國開展生物能源產業競賽。石油超過了100美元/桶,這為生物能源產業創造了前景。糧食和石油兩個原本不相幹的東西緊密聯係在一起了。美國發展生物能源的潛力是巨大的。生物能源產業的出現,必然導致國際糧食和石油價格將會呈現長期上漲趨勢,中國將麵對“糧食安全”高代價時代。

  未來一些年,美國將主導生物能源產業大發展,中國決不能跟風,因為中國的土地隻能養人不能養車。中國要在國際社會配合國際NGO,高舉“反對生物能源,保障世界糧食人權”的大旗,並大力倡導製定針對生物能源的懲罰性措施,維護世界人民的吃飯權。

  第七,要避免“資本家改造小農,出現大規模土地兼並”。有一個理論是這樣說的:隻有規模經營,農業才有競爭力。所以,要“鼓勵資本家下鄉改造小農”,走“公司+農戶”的路子,促進農業現代化和國際競爭能力。這是一個具有極高欺騙性的“理論”,其實不然。因為,小農家庭經營和公司大規模經營相比,雖然經營主體的收益沒法比,但小農家庭經營的單位麵積產量具有20%以上的優勢。中國如果出現大規模土地兼並,糧食安全的生產製度基礎就動搖了;不僅糧食安全的生產基礎會動搖,現行糧食安全的流通和價格體係的基礎也會瓦解。中國農民和農業的現代化,不能走資本下鄉強製農民和農業現代化的路子,應該走農民自主的現代化路子,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既有利農民又有利國家糧食安全。所以,為了糧食安全和億萬小農的可持續生計,中國必須逐步加大對小農和小農互助合作的扶持,而不是扶持資本改造小農。這是個長期的政策策略。

  第八,避免糧食安全依賴國際市場,確立“糧食自給”為基本國策。糧食不是一般商品,特別是當今世界,糧食、石油、美元和金融等“一體化”了,糧食更不是一般商品了。經濟學理論上講,有錢就能夠在國際市場上買回糧食,但問題是中國絕大多數人恩格爾係數都很高,一旦車可以吃糧食了,指望國際市場獲取糧食養活窮人,人會餓死的。如果“糧食自給”經常動搖,農業政策搖擺不定,必然會導致階段性的糧食危機。中國的糧食安全,不能依賴國際市場,這要作為一個基本國策固定下來,長期不能動搖。

  第九,不能被動接受所謂的農業和食品安全國際標準。隨著有機農業、綠色農業、無公害農業等農業概念的興起和國際農產品安全標準的不斷提高,日益受到中國農業發展和中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話語權將製約。中國因為糧食安全、也因為8億農民的現實國情,不可能消滅小農家庭經營模式。然而,國際標準不是中國小農可以達到的。對於發達國家不斷推出關於農業和農產品的新概念和新標準,中國不應該被動接受並接軌。相反,中國應該和發展中國家一道,製定“國際糧食安全”下的公正、公平、合理的農業標準和食品安全標準,或在多邊標準、區域標準、雙邊標準下開展農產品穩定而長期的貿易。

  第十,避免農產品加工產業的外資控股化現象。因為中國土地稀缺,所以,“進口農產品就是進口土地”。這個觀點是對的。但片麵接受這樣的理論指導,致使中國大豆產業被外資控盤了,完全喪失了大豆、甚至食用油產業的定價權和產業安全,這就錯了。如果再出現大豆產業第二、第三、第四……,就會危及國家經濟主權、社會安全、甚至政權安全。我們可以和巴西等互補性強的國家開展平等、長期、穩固的農業貿易合作,而不是失去產業主權的貿易。

  

  生物能源的出現,對中國糧食安全可能是利好

  隨著生物能源的出現,糧食和石油掛鉤了。一般認為,因為汽車要與人爭糧食了,所以,人們有理由認為糧食危機真的要到來了。其實不然,生物能源的出現,會給糧食生產和消費帶來革命性的變化。一方麵,農業及糧食生產的比較效益會大大提高,有利於農業技術和裝備的推廣普及,有利於刺激農民糧食生產積極性,這對保障糧食安全是積極因素;另一方麵,糧食可以轉化為生物能源了,“賣糧難”不會再現,國家糧食儲備出現虧損的可能性也變小了,過去常見的農民增產減收和國家多庫存多虧損的局麵不會再現了,這有利糧食政策的長期穩定和糧食產量的持續增產。隻要中國不參與生物能源產業競賽,有理由相信未來中國的糧食安全度會更高。

  但中國是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大國,糧食安全就是國家安全,這個命題還將長期存在,隻要這個命題存在,必然犧牲農民利益,這點長期都不會改變。但是,像上個世紀那樣犧牲農民利益的做法,在全球化且資訊發達的背景下是行不通的,必然會導致農民的抵抗。全社會都應該有所覺悟,農業即將進入高 “補貼”時代,全社會都要支持政府給農民合理的補償和平等的公民待遇。

  從今年的糧食保護價看,我估計今年的糧食產量維持去年的水平有點難;生產資料價格的大幅上漲和國際米價成倍飆升,今年糧食收購時期,農民會普遍惜售。增產停滯和普遍惜售,必將導致今年實際的稻穀價格超過我給出的保護價,並且政府還在糧食收購中會遇到農民的“消極抵抗”。政府保護價收購糧食不會順利,政府調控物價的難度更不會比上年小。

  最後要強調的是,不要指望石油回到100美元/桶以下了,即使出現這樣的情況,也是短期的。120美元/桶、甚至更高,將是常態,因為這有利生物能源產業的發展。生物能源產業的發展,誰的優勢和利益最大,是美元的生產國——美國。所以,中國的糧食安全,是以放棄參與生物能源競賽為代價的。毫無疑問,糧食價格也將是長期上漲趨勢。農業可能再也不是比較效益低下的產業了。還不清楚,這將導致農業生產方式發生怎樣的變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追求產量增長將重新成為農業發展的主要目標。

 

上一篇:巴西前農業部長:食品價格四至六年難回落 2008-04-14

下一篇:海藻也能榨柴油 山東探索海洋微藻製取柴油

首頁 | 關於我們 | 網上商城 | 在線客服 | 聯係我們
業務聯係電話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郵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島市城陽區錦匯路1號A2棟
產品技術谘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時段:13105190021
投訴與建議:13105190021 1300653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