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爐裏不是一個純淨、原始的地方。”
這一最新發表的研究,有悖人們的常識。
人們通常認為,微波爐裏強大輻射足以殺死任何潛藏的細菌。
8月8日,西班牙研究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微生物學前沿》(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發表論文稱,在微波爐裏發現了多種耐極端環境的細菌,“一個強大的生態係統”。
反複的熱衝擊、電磁輻射和幹燥篩選了具有高抗性的微生物。
這一發現,不僅對公共衛生至關重要,還將推進相關生物技術的應用,比如篩選工業生產中需要耐極端環境的細菌。
該論文的標題是《微波爐中的菌群:家用和實驗室微波爐的生物多樣性》(The microwave bacteriome: biodiversity of domestic and laboratory microwave ovens)。該論文的通訊作者是來自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University of Valencia)的研究員曼紐爾·波爾卡(Manuel Porcar)。
研究人員分別從家庭廚房、公共空間如自助餐廳、生物學實驗室的微波爐中分別取樣進行檢測。每個地方采樣10台微波爐,一共30台。
“在家用微波爐中發現的菌種,如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腸球菌(Enterococcus)和氣單胞菌(Aeromonas),可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論文作者之一、研究人員丹尼爾·托倫特(Daniel Torrent)表示。
他同時指出,但與廚房表麵的常見菌種相比,微波爐中的微生物沒有增加額外的致病風險。
“我們建議居民和實驗室人員定期用稀釋的漂白劑溶液,或市場上銷售的消毒噴霧對微波爐進行消毒。”
托倫特提醒,每次使用微波爐後,要及時用濕布擦拭內表麵來去除任何溢出物等殘留物,以防止細菌滋生。
此次實驗中,研究人員共采集到來自25個細菌門的747個屬。最常見的門是厚壁菌門(Firmicutes)、放線菌門(Actinobacteria),尤其是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
托倫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些細菌對極端條件的耐受性,如高輻射,可以激發多種生物技術應用。其中之一可能是生物修複,例如實地(原位生物修複)或在受汙染材料中(異位生物修複)淨化放射性核素。”“它們也可以用於工業過程,如生物燃料或其他化學品的生產,以加強預處理過程,或作為需要極端條件的化學反應的生物催化劑。”
此外,托倫特表示,一些嗜極細菌(可以或需要在極端環境中生長繁殖的細菌)已經顯示出了良好的抗病原和抗炎活性。“當然,所有這些都需要大量的研究,但是擁有具有這些特性的細菌可以極大地促進這些研究。”
來源:澎湃新聞
提醒:本文章所有內容均來源網絡,僅用於學習交流,若有侵權內容,請及時聯係刪除或修改,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