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菌群,作為寄居在人體腸道內微生物群落的總稱,是近年來微生物學、醫學、基因學等領域最引人關注的研究焦點之一。
編者按:醫生和科普到底有多遠?當我們對患者的偏聽偏信和網上所謂的“養生秘籍”感到無比頭痛的時候,有沒有想到這也許正是日常生活中健康教育的缺乏而造成的。
2015年9月24日,萬眾矚目的“引文桂冠獎”由湯森路透出版集團正式發布。這個獎項之所以如此出名,是因為獲此殊榮的科學家,有很大機會摘得諾貝爾獎的王冠。今年的“引文桂冠獎”授予了18位科學家,他們都是諾貝爾獎的有力競爭者,其中醫學組高居首位的是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Jeffrey I. Gordon教授。
他和他的團隊,通過對腸道菌群的長期和細致研究,揭示了人與腸道微生物間的複雜關係,發現腸道菌群失調與營養不良、肥胖症、糖尿病等疾病息息相關。Gordon教授的研究成果,為我們理解腸道菌群與人體健康之間的微妙關係,提供了全新的視野。
腸道菌群,作為寄居在人體腸道內微生物群落的總稱,是近年來微生物學、醫學、基因學等領域最引人關注的研究焦點之一。
近年來的研究逐漸揭示了腸道菌群的構成、數量、如何進入人體、如何輔助消化、如何影響腸道發育,以及腸道菌群失衡如何影響整體健康。
但腸道菌群如此龐大,與人體的交互關係如此複雜,關於腸道菌群仍有諸多懸而未解的難題。無外乎很多科學家將其稱為人體的另一個器官,甚至“另一個你”。
不僅如此,組成“另一個你”的細菌的數量,比組成“你”的細胞數量,還要多!
我們都知道,細胞是構成人的基本單位。一個成年人的細胞數量大約是數十萬億的量級,也就是1後麵13個零。腸道菌群有多少細胞呢?1後麵14個零。
其次,腸道菌群的基因數量也比你多。
雖說單個細菌很簡單,基因數遠比不上複雜的人類基因,但架不住人家種類多。腸道菌群包含500至1000種不同的細菌,基因總數是人類的100多倍。
最後,之所以把腸道菌群稱作另一個你,是因為它與人的健康息息相關,並且,它的“喜怒哀樂”,甚至會影響到人的方方麵麵。
我們今天就來講述諾獎熱門成果,有關腸道菌群的那些事兒。
腸道菌群是什麽?
這裏有三個關鍵詞,腸道、菌、群。
研究微生物的科學家,給了一個通俗易懂的定義——生存在人的腸道裏的大量細菌構成的集體,就叫做腸道菌群。
這家夥並不是人與生俱來的。胎兒在子宮裏是處於無菌狀態的,但胎兒出生後,伴隨第一口呼吸、第一口乳液、第一嘴輔食,腸道菌群的始祖們,也隨著食物、空氣、水進入腸道並安營紮寨,不斷壯大隊伍,擴充地盤,最終形成穩定的菌群構成。
這個外來戶,將從此伴隨你一生,也將與你有數不清的瓜葛。
腸道菌群有什麽?
前麵說了,腸道菌群構成複雜,細菌種類繁多,但還是能劃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共生菌群,主要有擬杆菌、梭菌、雙歧杆菌、乳酸杆菌。這幾個名很熟悉吧,現在各類產品中鋪天蓋地的益生菌,說的就是後兩者,有很多益生元或益生素就是用於補充或者刺激雙歧杆菌的生長。
這些細菌勢力最為龐大,占到了腸道菌群的99%以上,跟人形成良好的合作關係,輔助消化多種食物,並保護我們的腸道。
第二種是條件致病菌群,主要有腸球菌、腸杆菌等。這些家夥數量不多,但屬於腸道裏的不穩定因素。腸道健康時,共生菌群占壓倒性優勢,條件致病菌群就很安分;但要是共生菌群被破壞了,這些家夥就會引發多種腸道疾病。
第三種是致病菌群,比如沙門氏菌、致病大腸杆菌等。它們是健康的破壞者,本不屬於腸道,但一旦誤食進入腸道,就會興風作浪,導致腹瀉、食物中毒等。
腸道菌群都幹些什麽?
腸道菌群,或者說共生菌群,不是住在你的腸道白吃白喝的,它與你的健康休戚相關。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幫你吃飯。
人是所有生物中飲食最複雜的,肉、菜、穀物,無所不食。但吃是一碼事,消化吸收是另一碼事。人最主要的消化器官就是腸道,但麵對如此繁多的食物,縱使腸道有三頭六臂,也處理不了這麽繁重的工作。
於是在人類漫長的進化史中,腸道請來了幫手——共生菌群。腸道為它們提供天然的厭氧環境作為住所;後者特別擅長分解複雜纖維和多糖,把得到的葡萄糖、維生素、脂肪、微量元素,作為房租交給腸道,供人體吸收。兩者各取所取,有飯一起吃,有錢一起賺。
其次,保護你的健康。
一方麵,大量的菌群黏附在腸壁上,為腸道穿上了一層天然的鎧甲,避免腸壁與有害物質直接接觸。另一方麵,共生菌群會與腸道的免疫係統形成互動,刺激後者的發育,使腸道應對致病微生物的“反導係統”更加強大。
此外,共生菌群還會直接上陣,幫助消滅致病菌。
因為共生菌群與致病菌群都以腸道為生存環境,致病菌的入侵,直接侵占了共生菌群的地盤。麵對這種情形,占絕對優勢的共生菌自然不會答應,第一時間就會通過“菌數”優勢,壓製致病菌勢力,在保護自己家園的同時,也保護人體的健康。
再者,調節你的生理。
正常的腸道菌群,為了改善自己的居住環境,也就是你的腸道,會將分解的短鏈脂肪酸滋養腸壁細胞,促進腸壁細胞的生長和更替,還能促進腸壁分泌更多的消化酶。
同時,它們還能調節腸粘膜的生長,讓受損的腸粘膜更快的得到修複——自家房子漏雨的還不趕快修呀。除此之外,腸道菌群能產生類胡蘿卜素類物質,降低動脈硬化和中風的風險;還能通過跟淋巴係統談判,降低對食物的過敏反應。更為神奇的是,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腸道菌群能根據對它對食物的喜好,調節你的生理和心理狀態。
腸道菌群該如何保護?
腸道菌群並不是簡單的細菌群落,很多科學家認為,腸道菌群甚至可以看作是人體內的另一個有器官,需要你的細心嗬護。美國華盛頓大學Jeffery Gordon教授的研究成果表明,肥胖症、糖尿病這些高發疾病,都與腸道菌群失調密不可分。
保護腸道菌群,首要平衡膳食。
多吃蔬菜、雜糧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既喂飽了腸道菌群,也能為身體提供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而長期大魚大肉、高熱高脂飲食,既不利於腸道菌群生長,也增加自身罹患三高的風險。
其次規律作息和飲食。
腸道菌群在與人體的長期磨合中,也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生物鍾和食譜。很多年輕人起居不規律,動輒熬夜通宵;飲食不規律,饑一頓飽一頓,喜嚐新鮮事物;長期下來,腸道菌群勢必失調,引發多種疾病。
再者還可適度進補。
多進食一些富含益生菌的發酵食物,比如酸奶、豆製品,相當於把益生菌吃進去,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壯大腸道共生菌群的隊伍。
最後,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切勿濫用抗生素!切勿濫用抗生素!切勿濫用抗生素!長期服用、濫用抗生素,特別是廣譜抗生素,會將共生菌和致病菌同時殺掉,對腸道菌群造成嚴重影響,破壞腸道菌群平衡。因此,必須遵照醫囑,按量使用。
上一篇:利用土壤裏的微生物,培育出“更健康”的植物
下一篇:醫院床單等醫用織物要進行微生物學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