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3年的“禁鮮令”之爭終於在乳業市場的不均衡發展趨勢中劃上了句號。近日,國家質檢總局與農業部聯合下發《關於加強液態奶標識標注管理的通知》,對液態奶標識進行了重新規定,這意味著從明年1月1日起“禁鮮令”被取消。
禁鮮令引發利益糾紛
“禁鮮令”得從2004年說起,當時全國食品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編寫《食品標簽國家標準實施指南》中規定,“加工食品(包括乳製品)不得稱鮮”,我國奶製品的外包裝上不能再使用“鮮牛奶”等名稱,而必須使用“滅菌奶(乳)”和“巴氏殺菌奶(乳)”等標準名稱。也就是說,目前一般巴氏殺菌處理的、冷藏、保質期在1-2天的液態奶,都不能使用“鮮牛奶”的名稱。原來打算通過此舉規範乳業市場,但事與願違,“禁鮮令”不但沒有達到其預期目的,還引發了兩大陣營的利益糾紛。
其中,以伊 利、蒙牛等為代表的“奶源型”企業是因為擁有得天獨厚的優質低價奶源,以生產超高溫滅菌奶為主,保質期可在45天左右,倡導天然、綠色、無汙染,並且“以價取勝”。而以光明、雙峰等為代表的“城市型”乳品企業,主要以巴氏消毒奶、保鮮奶為主,因靠近城市消費市場,以“新鮮取勝”,但是一般奶源不充足。
巴氏奶又能殺回來了
幾年下來,隨著常溫奶的大肆擴張,巴氏奶的市場份額逐年下降。“禁鮮令”無疑奪走了巴氏奶在營銷上最關鍵的一步棋。此次解除,對本地巴氏奶集團無疑是個好消息。“取消禁鮮令對我們是非常有利的”,雙峰乳業總經理林永裕告訴導報記者,“我們公司以生產巴氏奶為主,以前執行‘禁鮮令’時,巴氏奶跟常溫奶一樣,隻能標明是純牛奶,消費者看不出區別,我們的優勢也就凸顯不出來了。”
據林永裕介紹,巴氏奶和常溫奶是國際上主流的兩種乳品加工方法,常溫奶的特點是將牛奶加熱至超過135攝氏度,便迅速降至常溫,還解決了運輸、儲存、保鮮難的問題,但流失的營養成分多於巴氏奶。而巴氏奶通過長時間低溫殺菌,雖然保存時間較短,但勝在新鮮。
而且,國外大多產奶國家中巴氏奶所占比例達到90%以上,在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甚至還達到了99%。但在國內市場中僅占到了17%—18%。
記者在杭州各大超市發現,由於此前禁鮮令的實施,雙峰、美麗健等本地巴氏奶產品都已經在包裝上將“鮮牛奶”改為“純牛奶”。而在建國北路的樂購超市,雙峰乳業於11月13日生產的牛奶外包裝上仍然標示著“純牛奶”,對此,雙峰乳業市場部經理夏先生表示,“換包裝沒有這麽快,因為‘禁鮮令’才剛解除,包裝袋也需要重新起印,而且更換所有巴士奶包裝需要將近27萬元。下個月開始,我們的包裝袋才會陸續更換。”
而伊利乳業杭州分公司城市經理王先生向導報記者透露,他們還尚未接到上頭有關更改包裝的通知。
上一篇:香港擬製訂新食物安全法例2007-11-28
下一篇:蒙牛利樂包牛奶下月漲價 漲幅11%或14%2007-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