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食品深陷爭議
消費者應該清楚選購有機食品的目的
關於有機食品的種種研究與爭論,在國際上一直存在。在我國,這個話題最近也開始興起。近日據相關媒體報道,科學試驗並未證實有機食品更“安全、健康和營養”的說法,所謂“零汙染”更多是營銷的噱頭,而且,脆弱的生態環境包括空氣、土壤和水質的持續惡化,使有機農產品無法獨善其身。
近幾年,我國有機產品行業以及人們的接受度發展迅速,其興起本質上源於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擔憂。食品安全本質上是一種公共品,需要政府提供。在企業與民眾之間,政府是規則建立者,理應中立而公正。但是,現實問題的解決還有待於監管歸位,有機農產品正是因此而發展壯大,當然這其中也就不乏一些以次充好的,尤其是還存在認證的一些混亂加上廣告的誇大。
人們原本對有機食品的認識不全麵,而現時想當然地認定它就是比普通種植的農產品更為安全。普通人可能在超市也無法辨認出綠色的、無公害的以及有機之間的差異。更難以獲悉它們的生產是否合規、是否真的較之普通農產品更安全。
其實,追根溯源可以看出,有機與非有機產品是源於兩個不同的耕種方式,它們之間並不是一種替代性的關係,而是互為補充。Lord Northbourne1939年在《Look to the Land》中提出了有機耕作(organic farming),指的是農場作為一個整體;而相對的,化學耕作的方式則依靠了施肥。後來,有機耕作更為一些崇尚自然、反工業化的嬉皮士所推崇,耕種主要采用翻土和施撒糞肥這兩種手段。
可見,有機,本質是一種耕種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體現。以有機食品是否比傳統食品更能夠促進人們身體的抗氧化活動為例,爭議一直不斷,很多這方麵的研究並沒有發現有機食品比傳統食品更能夠促進身體的抗氧化活動。比如英國雜誌《Which Gardening》的研究反而表明種植農作物時,用現代的人工方法培育出的果實對人體更加有益。該研究的對象包括馬鈴薯、番茄和花椰菜。在為期兩年的對照試驗中,使用現代方法種植的花椰菜具有更高的抗氧化劑(可防癌)含量;而現代方法種植的馬鈴薯則含有更多的維他命C。
作為普通消費者,應該清楚的是自己選購有機食品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安全營養,還是崇尚自然,目前,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其他國家,崇尚自然的生產方式並不一定代表著營養和安全。除非有著嚴格的質量生產體係與追溯體係。
對於政府來說,應該支持和規製行業的發展,作為一種區別於工業化生產體係的食品生產體係來說,它的存在有一定需求和意義。因此,政府應該支持行業發展,並盡快建立健全行業規製。今年4月1日起我國實施的新版《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應該在現實中嚴格保證其落地。
上一篇:香港學者研發小型食水殺菌裝置數秒殺菌逾九成
下一篇:美國FDA更新總膳食研究(TDS)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