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在話,辦證花不了多少錢,打點需要些錢。”武漢市2013年治庸問責年中電視問政第二場昨晚舉行,現場播放的暗訪短片中一位放心豆製品企業老板的一席話,讓市質監局局長一時沉默不語。
暗訪短片顯示:督查員根據武漢市公布的16家放心豆腐企業名單,隨機探訪位於漢陽的平康豆製品公司。隻見裏麵牆麵漆黑,垃圾汙水滿地,加工台髒亂不堪,桶底都是沒有清理的豆腐殘渣。門牌上頒發的質監證和操作流程表布滿灰塵。平康豆製品老板語出驚人:每年質監檢查多次,“說實在話,辦證花不了多少錢,打點需要些錢。”
短片中經營戶的話讓市質監局局長吳明益一時沉默不語。主持人向吳明益“請教”:“打點是什麽意思,誰打點,打點誰,打點的目的是什麽?”吳明益答,打點的後果就是不能公正執法。
昨晚8時,電視問政第二場開鑼,當晚主題是“問執法”,共有8位官員“應考”。該場重點關注兩大問題:小餐飲、小作坊食品安全問題;湖泊保護和汙染治理不力問題。
接受問政嘉賓為:副市長邵為民、秦軍、張光清,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楊澤發、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吳明益、市工商局局長高丹彥、市水務局局長左紹斌、市環保局局長丁雨。
【另據武漢晨報】
豆製品進貨
停在“2011年”
短片:問政前夕,在萬鬆園菜市場,4家豆製品門店掛著政府放心豆製品廠商的標牌;當問及豆製品安全監測情況,市場管理辦人員說“隻負責招商”。另有豆製品經營戶說,政府放心豆製品進價高,大多經營戶從小作坊進貨,混著賣;工商部門前往查探,發現2家未掛牌的豆製品門店進貨單日期“停留”在2011年,銷售的豆製品說不清來源。
高丹彥(在主持人的追問下):這確是工商工作的薄弱環節,我也發現了這個問題。短片暴露出基層工商所的同誌日常巡查和監管、嚴管不到位,執法效果也不理想。
秦軍:這暴露出管理不到位,也暴露出監管的失位。一旦查實短片反映問題的背後有“潛規則”,將打破這個“潛規則”,給老百姓真正放心的豆製品。
菜有問題
菜場改造後再說
短片:萬鬆街工商執法人員說,萬鬆園菜場正準備提檔升級,改造後豆製品就不會有問題,他還舉例說此前電業生鮮市場也查處過此類案例,改造後就列入了政府放心工程。
市質監局局長吳明益:菜場改造是政府實施的民心工程,菜場銷售的是有正當來源(有正當生產企業或具備生產條件的作坊)的豆製品。
高丹彥:市場內做的比較好,是監管到位的作用。
吳明益:從正規渠道、按行業標準生產才是讓人放心的豆製品。
“政府放心工程”
從黑作坊進貨
短片:督查員以市民身份去電業生鮮市場買豆製品,看到6家經營戶都有“政府放心工程”字樣,經營戶都說從大廠進貨;6月初一天清晨,督查員以工廠食堂進貨名義,來到王家墩商務區附近幾間民房,找到了三家被廢品收購站包圍的豆製品作坊,其內燈光晦暗牆麵漆黑,幾個打著赤膊的男人正在加工豆製品,鹵水冒著黑色水泡,工業鐵桶裏有做豆腐的水,且已發黑;作坊主出門送貨,督查員一路跟蹤,發現這個作坊送貨的第一站就是電業生鮮市場。
觀眾:請問高局長,對市場情況是否了解,對市民如何解釋?問吳局長,又髒又亂的小作坊,怎麽成了政府放心工程?
高丹彥:這事不清楚,但我們已經認識到了巡查不到位帶來的工作弊端。
吳明益:武漢市80%以上的豆製品來自小作坊,小作坊存在問題確實較多,而且大多沒有證照,這有曆史的原因。今年列為十個突出問題,所以要集中整治。放心豆製品工程,是政府以前的民心工程,僅10家,能為市場提供20%的豆製品,主要供大專院校和事業單位、超市。
秦軍:黑作坊在武漢市城鄉接合部普遍存在,多年來一直在清剿,但黑作坊一直跟我們打遊擊戰,應該說這個小作坊是“漏網之魚”。這說明監管體係還有問題,“網”織得太大了,下一步結合國家調整食品監管的流程,把生產和流通領域的食品問題全部劃給了食藥監局,今後在此過程中要重新“織網”,一定要讓漏網之魚繩之以法。
邵為民:短片顯示了監管的缺失,不容置疑。以豆腐為例,從原料到餐桌,一共有五個部門分段監管,五個部門的無縫對接中還是有漏洞的。7月1日以後,“五龍治水”的現象將統統歸市食藥監局楊局長管。建議市民盡可能到超市買豆腐,治理還需一個過程。
“打點”到位
黑心菜變“放心工程”
短片:據政府推薦的16家放心豆製品廠家名單,督查員以進貨名義,隨機探訪了位於漢陽某工業園的平康豆製品公司,車間牆麵漆黑,牆上結了蜘蛛網,地麵垃圾臭水滿溢,運輸豆製品的不鏽鋼桶內殘渣沒有清洗發臭。公司老板說每天向三鎮供貨,日消耗豆子4~5噸,“打點到位”就沒人查。
主持人:請問吳局長,打點誰?為什麽要打點?請正麵回答問題,不要打點我。
吳明益:打點的意思就是送好處,做法肯定不對。從短片看,監督缺失,打點了就不能公正執法。
尚重生:怎麽克服日常抽查、巡查的局限性,怎麽調動社會資源參與監管?
秦軍:以抽查和排查結合,減少局限性。
高丹彥:用紅黑榜的形式來監管。
不用辦證
租房岔開小作坊
短片:督查員探訪多個城中村,以做鹵菜為由準備租房,在礄口發展一村、三眼橋北路,很輕鬆就找到了出租房屋,房東承諾不用辦證,從來沒人上門查。三眼橋北路一家門店準備轉讓,並稱在這一帶小餐飲都不用辦證。
觀眾:問吳局長,為什麽這麽多小作坊可以坦然地說不用辦證就可以經營?
吳明益:以前的法規不健全,武漢的大部分小作坊都沒有辦營業執照。
楊澤發:食品安全監管任重道遠。
譚邦和:小作坊問題,有文件有法規有經費有隊伍有工作程序,為何屢禁不絕,長期存在?症結到底在哪裏?
餐館“秘製”
對付食品添加劑備案
短片:在江漢路、吉慶街、匯通路等小餐飲集聚地,走訪20多家招牌或菜單中有秘製、特製字眼,僅一家火鍋店公示了添加劑。對於國家、省、市規定的添加劑備案製度,多數店家不以為然。
楊澤發:秘製如果沒有用添加劑,不用公示,如果使用了沒有公示,就要舉報、查處。
高丹彥:國家對添加劑管理嚴格,工商部門主要是在對這類商家核發執照時,對其經營商品進行核定。
變身“香料”
罌粟殼公然兜售
短片:在竹葉山中環商貿城、舵落口大市場、白沙洲農貿市場,賣幹鮮調料的商家稱,油燜大蝦要想好吃就要加點“味”。除了讓人上癮的“一滴香”,還有罌粟殼。兩種物品混合使用生意必然紅火,補貨隨時都有。
主持人:國家明令禁止的東西為什麽市場上可以輕易買到?
高丹彥:實事求是的說,日常的巡查不到位,有空子可鑽,經營戶的守法經營意識淡薄。一旦查出這類違規行為,按規定嚴處。
楊澤發:最近初步抽檢發現一家火鍋店裏添加了罌粟殼。一旦發現,就按三個“一律”嚴處,罌粟殼就是毒品。
尚重生:楊局長說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言下之意如果沒有發現就不查?這個現象老百姓能發現,記者能發現,為什麽楊局長就發現不了呢?
楊澤發:違禁物發現的確有難度,但我覺得隻要認真落實監管責任……(被打斷)。
尚重生(追問):舵落口等這些市場你去過沒有?去過,為什麽發現不了?
楊澤發:發現機製確實是個問題。
問題小餐飲
曝光容易整改難
短片:6月20日,督查員隨機選取三處去年被曝光的小餐飲集中進行抽查。在三角湖路碧湖村被曝光的24家小餐飲,目前沒有一家證照齊全,油汙垃圾滿地,看見督查員,赤膊炒菜的廚師往外跑;漢西北路發展社區,被曝光的9家小餐飲仍有3家沒有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從業人員健康證不齊全,執法登記卡上一年來僅有一次檢查記錄;在武昌保安街與起義街交會處的9家被曝光小餐飲店,其中1家無證,2家有證未按規定懸掛,台賬記錄布滿灰塵,記載停留在2012年11月。
楊澤發:曝光了不整改,說明督查機製和工作作風還存在問題。
秦軍:曝光台是一種工作方法,但是如果不堅持,取得不了好效果,反映了我們的執行力比較差。
譚邦和:小餐飲、大排檔關係到千家萬戶,做不好是我們市民的生命險區。做了這麽多工作,效果達不到最佳,貓捉老鼠的遊戲一直持續,工作理念裏麵是不是有一種把遊戲一直玩下去的想法?如果抱著這種想法來做工作,這種遊戲會長期存在下去。從執政理念上解決問題,我們應設身處地,把市民當家人來愛護,把食品安全當做家人的事來做。真正的辦法,是讓各級官員的“烏紗帽”有點隱憂才有辦法。
上一篇:企業發布違法廣告 產品將全國停售
下一篇:百事再陷致癌風波 稱8個月內改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