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倫敦12月18日,瘧疾患者容易感染非傷寒沙門氏菌,此前醫學界一直認為這是因為瘧疾使患者免疫係統功能下降。但英國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這一並發感染的真正原因是機體為了抵禦瘧疾造成的影響,暴露出一個易被沙門氏菌利用的弱點。
據介紹,瘧疾患者感染非傷寒沙門氏菌十分常見,在一些瘧疾高發地區,這一情況甚至占感染非傷寒沙門氏菌病例的70%。兒童尤其容易出現這種並發感染,感染後死亡率較高。過去醫學界一直認為這是因為瘧疾使得整個免疫係統的功能下降,因此不易找到有針對性的預防並發感染的方法。
英國倫敦大學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等機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自然•醫學》雜誌上報告說,通過對實驗鼠的研究發現,這一並發感染現象並不是因為整個免疫係統功能下降,而是機體為了抵禦瘧疾造成的影響,暴露出一個易被沙門氏菌利用的弱點。
報告說,人們感染瘧疾後,血液中的紅細胞會因為瘧原蟲的作用而破裂,釋放出一種名為亞鐵血紅素的物質。這種物質一旦暴露在紅細胞以外,就會成為影響身體的毒素,因此機體會釋放出一種專門的酶來抵消亞鐵血紅素的毒性。但不幸的是,這種酶同時也會降低血液中一些白細胞的防禦功能,而這些白細胞正是機體應對沙門氏菌感染的重要力量,沙門氏菌因此得以在瘧疾患者中容易感染。
領導研究的埃利諾•賴利說,這一發現改變了醫學界對瘧疾患者易感染沙門氏菌原因的認識,並為將來開發預防這種並發感染的方法指明了方向。研究人員認為,一種名為“錫原卟啉”的物質可能可以用來抑製上述酶的作用,幫助瘧疾患者預防感染沙門氏菌。
(來源:新華網)
上一篇:青島萊西:黑作坊色素加水兌出味極鮮
下一篇:微生物所在風疹病毒細胞受體研究領域獲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