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冷凍與冷藏分會在上海召開“速凍食品媒體溝通會”,詳細解答近期公眾高度關注的冷凍食品新國標中有關金黃色葡萄球菌(下稱“金葡菌”)的標準爭議。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食品行業局前副局長大衛•艾奇遜在會上介紹:“金葡菌普遍存在於自然界中,其本身並不致病,隻有繁殖到高濃度,並滿足產生毒素的條件時,這部分毒素才會威脅健康。”
美國的標準還不如中國
對於中國消費者對速凍食品新國標“降低標準”的指責,艾奇遜認為:“這次中國製訂的標準我認為是目前全世界最嚴格的。”
放眼世界,其他國家有的有類似法規,有的根本連什麽法規都沒有。比如加拿大對奶酪製品非常關注,定的標準是每克產品中金葡菌須低於1萬個。歐盟對食物中金葡菌的要求則是每克中低於10萬個。香港也要求即食品每克金葡菌含量須低於1萬個,跟這次定的一樣。
“中國的新國標要求要一批次同時檢測5個樣品,隻有1個樣品允許檢出不超過每克10000個金葡菌。所以,從全球來看,中國的這個標準是與國際接軌的。如果我們來看美國的標準,我們會發現那裏的標準不如中國的嚴格。美國法規要求是‘不允許有毒素存在’,我們唯一在奶製品製定了專門針對金葡菌的管控標準,是每克不能超過1萬個,其他食品都沒有專門針對金葡菌的標準要求。”艾奇遜說,美國關注的焦點在直接致病的毒素,而非隻有較小可能產生毒素的金葡菌。
食品交接中或要記錄溫度
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副院長謝晶教授介紹,冷凍行業整個生產過程均有嚴格的溫度控製規定:低溫急速冷凍低至-30℃。物流、銷售場所安全標準要求儲存、銷售要在-18℃以下。謝晶說,“現在難以界定責任的主要是運輸和銷售環節。”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秘書長孟素荷指出,其實我國對冷凍食品涉及的生產、物流、儲藏、銷售環節都已有法規約束,但執行往往難以落實,已經發現有部分商場在晚上關門以後為了省電違規將冰箱斷電,從而令冷凍食品溫度變化產生風險。目前專家組已經提交新的草案積極呼籲加強對冷凍食品運輸和銷售環節的監管。如今後可能要求每批次產品附帶溫度追溯標簽,食品交接中必須嚴格記錄溫度,對溫度不合標準的產品應拒絕收貨等。
艾奇遜也告訴記者,FDA同樣注意到了運輸環節給冷凍食品造成的風險,目前正在起草冷凍食品運輸安全的新法規。該新法規有望明年出台。
食品麵臨信任危機
艾奇遜說:“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從來沒有認為金葡菌是個值得特別關注的安全威脅。沙門氏菌、大腸杆菌等才是真正應該被關注的健康殺手。”
孟素荷指出,這種群體恐慌實際反映的是中國消費者普遍對國內食品安全立法的不信任,中國食品安全最大的問題是信任危機。“這和社會大環境有關,和一些企業的不自律有關。科學的真實和媒體、消費者的認知之間有一個巨大的信息真空帶,說明了我們公眾科普的缺失。企業隻注重廣告,不關注公眾科普投入;國家隻注意檢測硬件的投入,而忽視公眾科普的公益推廣;科技界也有責任,誰出來一說話就挨板磚,結果就都悶頭不說了。”孟素荷坦言。
20%―50%的人攜帶金葡菌
◎小知識
上海交通大學中美食品安全聯合研究中心主任史賢明教授指出,研究表明,健康人群中有20%―50%的人都攜帶金葡菌。它普遍存在,在食物中的檢出率一般在20%―30%,驢肉更高一些。金葡菌多發於傷口感染,而在食品中的危害相比要小得多。
艾奇遜稱,金葡菌要引發嘔吐等反應必須滿足兩個前提條件:首先金葡菌必須大量生長繁殖,達到每克10萬個以上的數量;第二,這些金葡菌還必須要產生毒素,要達到這種情況,必須是含有高濃度金葡菌的食物在常溫下放置長達四五個小時以上。而冷凍食品采用低溫儲藏,是不具備這些條件的。
(來源:南方日報)
上一篇:15盆菜樣本微生物檢測及格
下一篇:人類細胞捕獲入侵的誌賀氏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