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熱線:400-0532-596
新聞資訊

微生物關乎健康


錄入時間:2011-10-13 8:59:34
   
     “當今的現代人很懂得關注健康、身材、皮膚,但總是把健康歸結於心、肝、脾、肺、腎的功能和狀態,卻很少有人把健康與腸道聯係起來。因為對於這條漫長的腸道,大部分人都所知不多,隻有在肚子痛了、便秘了、出現問題的時候才會後悔沒提前關注一下這個平時被忽略的器官。 
  “也許你不知道,這條體內彎彎曲曲的腸道,長約7米,攤開後整整有200平方米以上,不僅是身體最重要的吸收、免疫器官,還決定著一個人的狀態、身材、精神甚至壽命,與身體胖瘦、皮膚體味、性格脾氣、各種癌症等都有著直接的關聯,還有著獨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斷力’。堪稱人體內的第二大腦,若不好好保養,絕對後患無窮。”畢業於日本東京大學的著名乳酸菌研究學者、中國台灣陽明大學的蔡英傑教授這樣指出。 
  有人經常會問:“如果我的腸道裏沒有細菌,那一定就是好腸道了?”科學家曾對兩組小白鼠做過實驗,一組從出生時就在完全無菌的環境下生活,而另一組在正常環境下生活。研究發現,腸道無菌的白鼠壽命比普通的白鼠壽命長,但隻要一離開無菌環境,輕微的感染就會導致死亡。而普通環境下生長的白鼠,腸道內充滿了各種細菌,由於腸道免疫係統不斷工作,令免疫細胞身經百戰,足以應付日常的細菌感染。“細菌”這個詞在我們的常識裏是一個貶義詞,大家都認為,如果腸道裏沒有細菌就是幹淨健康,但事實恰恰相反,水至清則無魚。其實,隻要我們腸道免疫係統健康運作,腸道內的有益菌占多數,那我們就能抵禦很多外來的有害微生物的侵害。 
  來自中國浙江大學的何國慶教授在會議的報告中指出,益生菌與人類腸道健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些益生菌與人攝入的食物,與腸道中固有的其他有益及有害的微生物以及與腸道內表麵的上皮細胞都有著互作關係。益生菌成功到達腸道的一個重要前提是要耐受消化道的酸及膽鹽;到達腸道後與腸道內固有的一些有害微生物爭奪定殖位置並清除腸道內產生的毒素;定殖後的益生菌與腸道內表麵的上皮細胞進行物質的交換及相互的利用。 
  來自中國內蒙古大學的張佳超研究了幹酪乳杆菌Zhang(LcZ)作為一種益生菌在人類腸道微生態係統中的作用。他們挑選了13位男性和11位女性按照年齡分成三組進行人體實驗,分別為青年組、中年組和老年組。研究結果表明,LcZ的攝入能夠降低人體中擬杆菌、梭菌和普氏菌等有害菌的數量;同時能夠略微增加雙歧杆菌和Atopobium菌的數量。 
  來自日本的K.B.M.SaifulIslam的報告也指出,膽鹽是影響大鼠盲腸中微生物組成的一個重要因素。所有這些都表明,各個因素間的互作關係比益生菌本身更具有深入研究的價值。 
  開發乳酸菌,亞洲軍團顯實力 
  此次大會提交了233篇論文,其中口頭報告44篇,論文張貼189篇。來自中國內地的代表40餘人,共提交論文26篇,其中口頭報告6篇,海報張貼20篇。其內容從乳酸菌的基礎研究到其於人類的應用方麵都有所涉及,充分體現了我國在微生物尤其是乳酸菌、益生菌方麵較高的研究水平及在國際學術領域穩步上升的趨勢。 
  此次大會主要是以研究亞洲乳酸菌的成果報告為主,與西方的乳酸發酵製品酸奶和奶酪相比,亞洲的乳酸發酵食品更側重植物性原料的應用,近年來傳統泡菜等的研究變得非常活躍,新的產品正在以健康食品的形式逐步推出。 
  來自印度的JyotiPTamang在其報告中指出,喜馬拉雅山脈的人群流傳有超過150種的傳統發酵食品,包括乳製品、蔬菜、竹子、豆類、肉類、魚類、穀物,以及含酒精的飲料類等。這些傳統食品中的微生物是益生菌的資源寶庫,有待進一步的開發和利用。 
  來自馬來西亞的HooiLing Foo從馬來西亞的傳統發酵食品印尼豆豉、TapaiUbi、TapaiPulut以及蒸魚中分離得到了17株可產生細菌素的植物乳杆菌。 
  來自韓國的Jong-HoonLee對韓國的傳統發酵食品泡菜進行了菌相的分離和鑒定的研究。在發酵過程初期,使泡菜的pH值下降,當降到一定程度時,耐酸性良好的乳杆菌屬數量有所增加。其中腸膜明串珠菌和植物乳杆菌在泡菜的風味形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對泡菜中菌相的分析為提高泡菜的質量提供了理論依據。在報告中還進一步指出,中國自古以來也有食用泡菜的習慣,對中國和韓國泡菜中的菌相進行比較研究將為菌種資源的開發和泡菜質量的改進提供廣闊的前景。 
  在研究傳統食品中益生菌的同時,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為腸道菌群的研究提速,促使科研人員從分子和細胞的角度認識腸道菌群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我國深圳華大基因(BGI)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水平居於國際前列。華大基因的王軍,做了宏基因組在乳酸菌上的應用的報告,該報告對73個中國人的腸道基因宏基因組進行了分析研究,並建立了一係列對複雜菌相進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和技術。 
  日本養樂多微生物研究中心的KoichiWatanabe等人通過基因型鑒定的方法得到了德式乳杆菌的新的亞種。研究結果表明,分離自日本傳統食品Sunki泡菜中的非乳糖發酵型的四個德式乳杆菌菌株能夠代表德式乳杆菌的一個新的亞種。 
  馬來西亞的WaiYeeFung報道了其在乳酸菌微膠囊化方麵的研究進展。他們利用農業上的纖維類廢料(油棕櫚和大豆等)中的纖維來做乳酸菌的微膠囊化研究表明,微膠囊對氧氣和水分的隔絕延長了乳酸菌的貨架期,也能夠進一步幫助乳酸菌耐受胃腸道的環境,從而維持在腸道內的存活率。 
  未來益生菌,或可替代某些抗生素 
  益生菌到底是怎麽生產出來的?日本百姓的認可度如何?大會結束後,中國代表團前往東京進行實地考察。首先參訪的是科漢森日本公司,這個具有140年曆史的丹麥公司,一直以來銷售富含益生菌的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動物飼料等產品,近年來含益生菌的人類保健品增長速度超過其他產品。他們銷售時絕不說老百姓聽不懂的話,用最簡單的行動讓大眾感受到作用,如“14天改變你的腸道”等。 
  在東京的都港區東新橋附近坐落著2009年新建的養樂多中央研究所。這裏擁有300名專業研究人員,同時配有高精度、高性能的設備儀器以及完善的管理係統。走進寬敞幹淨的研究所大廳,最搶眼的就是一位老人的半身塑像。他就是“代田菌”發現人代田稔博士。1930年,在京都帝國大學醫學部的微生物學教研室裏,就是這位叫代田稔的醫學博士成功地進行了世界首例人腸乳酸菌強化培養實驗。這種乳酸菌以代田稔博士的名字命名為“代田菌”,後來又被通稱為“養樂多菌”,這便是最初的“益生菌”。 
  代田稔開始將人體腸道內乳酸菌用於預防醫學研究之時,正是治療醫學的鼎盛時期。那時,微生物學研究在醫學領域中還處於黎明階段,而“代田菌”的成功培養,是僅在俄羅斯諾貝爾獎獲得者梅奇尼科夫發表的“發酵乳長壽不老學說”之後的第27年的事情。代田稔在預防醫學方麵的研究和成果,可謂是生命科學的先驅。 
  代田稔提倡“預防醫學”和“健腸長壽”的說法,是一門防止人們得病,塑造健康長壽的醫學。這個願望後來就成了“益生菌健康法”的基本思想。 
  “用一張明信片或一支香煙的價格來買養樂多,誰都可以獲得健康”,這是昭和上世紀30年代戰後日本開始銷售養樂多時提出的口號。幾十年過去了,這一思想和“預防醫學”、“健腸長壽”一起成為了創始人代田稔的哲學“代田思想”。 
  1964年,第一家海外事務所在中國台灣成立,發展至今,有著“代田思想”的養樂多在世界上3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天銷售2500萬瓶。2002年中國內地第一家養樂多銷售點在廣州成立,今年8月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國內地的第三家工廠正式投入生產,從而滿足了整個華北地區及華東部分地區的需求。 
  更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快速、準確地對腸道菌群進行分析和鑒定,養樂多中央研究所自主研製了新的腸道菌高效分析係統,通過自建的數據庫進行分析,從而完成對腸道菌的鑒定。據介紹,該分析係統可在兩天內完成48個樣品,每個樣品100個腸道菌的鑒定,該腸道菌高效分析係統不僅隻限於實驗室,在不久的將來它有望用於醫院臨床“腸道菌群”的檢驗與診斷,根據該診斷結果,“養樂多”可給出針對性的治療處方,即某種“養樂多”益生菌飲料,而不是抗生素。這些研究成果深深吸引了中國的參觀者。 
(來源:北京青年報)

 

上一篇:北冰洋雪糕菌落總數超標

下一篇:智利海底發現世界最大病毒

首頁 | 關於我們 | 網上商城 | 在線客服 | 聯係我們
業務聯係電話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郵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島市城陽區錦匯路1號A2棟
產品技術谘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時段:13105190021
投訴與建議:13105190021 1300653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