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熱線:400-0532-596
新聞資訊

超級細菌離我們有多遠?


錄入時間:2011-9-20 9:06:30
   
    8月底,法國巴黎市郊一家私立醫院的10多名病人身上,發現了對多種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的“克雷伯氏肺炎杆菌”,其中有5人死亡。調查發現,耐藥菌源自一名希臘病人,該病人是通過輔助呼吸器感染病菌的。令法國衛生部門擔心的是,這種感染很容易在加護病房內傳播,而克雷伯氏肺炎杆菌正是超級細菌中的一種。不過,隨後經專家鑒定認為,死亡是因病人各自所患的疾病所致,並非因克雷伯氏肺炎杆菌感染本身。盡管如此,這一事件再次引起全球對超級細菌蔓延的擔憂。
  不斷進化的超級細菌
  所謂“超級細菌”是一種通俗的說法,即一種細菌對多種抗生素不敏感,或者說,多種抗生素都不能殺死或抑製它們。這樣的超級細菌就可能造成無法治療的感染性疾病,如肺炎、泌尿道感染、敗血症等。
  超級細菌有多種,其中較大的一類是“新德裏金屬蛋白酶-1”(NDM-1)耐藥基因菌屬。NDM-1本身並非一種細菌,而是一種超級抗藥性基因,它可以在細菌之間自由複製和移動,因而傳播和變異能力非常強大和迅速。目前,發現帶有NDM-1基因的菌屬主要為大腸杆菌、克雷伯氏肺炎杆菌、陰溝腸杆菌、摩氏摩根菌和鮑曼不動杆菌等。
  另一種較為流行的超級耐藥菌是“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金黃色葡萄球菌過去是引起感染性疾病的常見細菌。自上個世紀40年代青黴素問世以來,該菌引起的疾病得到有效治療。但是,隨著青黴素的廣泛使用,一些金黃色葡萄球菌產生了青黴素酶,能水解青黴素的β-內酰胺環,因此細菌對青黴素產生了耐藥。為此,研究人員研製出一種新的抑製青黴素酶的半合成青黴素,即甲氧西林。後者於1959年應用於臨床後,曾有效地控製了耐藥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
  然而,隨著甲氧西林的普遍應用於臨床,又有一些細菌對甲氧西林產生了耐藥性,這就是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MRSA一經發現就傳遍全球,而且該菌除對甲氧西林耐藥外,對其他所有與甲氧西林有相同結構的β-內酰胺類和頭孢類抗生素都有抗藥性。現在,隻有萬古黴素能抑製和殺滅MASA,它已經成為全球範圍內醫院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醫院內感染多,社區感染少
  毫無疑問,耐藥菌的產生與濫用抗生素緊密相關。現在全球每年約有50%的抗生素被濫用,在中國,這一比例接近80%,並且中國是為數不多的“預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國家,有50%的抗生素是預防用藥,因而耐藥菌的產生更令人擔心。抗生素的濫用使細菌迅速適應抗生素並產生了相應的應對能力,於是各種超級細菌相繼誕生。
  由於各種耐藥菌的不斷產生,已導致抗生素無法控製耐藥菌引起的感染,因此,感染性疾病引起的死亡也與日俱增。上個世紀60年代,全球每年死於感染性疾病的人數約為700萬,本世紀初這一數字已上升到2000萬。而且,死於無藥可用的敗血症的人數上升了89%。
  現在,法國又發現了另一種超級細菌——克雷伯氏肺炎杆菌,那麽,各種超級細菌是否會輕易地感染普通人,讓人無藥可用呢?研究發現,超級細菌離普通人較遠,但離住院病人和經常到醫院去的人較近。
  超級細菌其實是一類“條件致病菌”,也就是隻對一定條件下的人群有易感性。例如,其感染的對象主要是醫院中的住院病人,所以也稱這類細菌為院內感染菌。它們特別容易感染那些免疫力低下、正常菌群失調的病人,感染部位通常為血液、尿道、肺部和傷口等。而且,住院病人感染了超級細菌也並不一定會致命。例如,NDM-1耐藥菌主要在住院病人中引起感染,一般不會在工作場所和居住社區的普通人群中廣泛傳播。
  2010年,中國發現了三例NDM-1耐藥基因細菌感染的病例,其中,寧夏有兩個病例,均為低出生體重嬰兒。另一個病例是福建一位83歲的老人,身上攜帶有NDM-1耐藥基因鮑曼不動杆菌。這名病人因右肺癌並胸膜轉移伴右肺阻塞性肺炎、高血壓、腦梗塞後遺症於入院治療,並最終死亡。
  超級細菌感染會產生炎症、高燒、痙攣、昏迷,甚至造成敗血症,如果抗生素不管用,那些自身就患有基礎疾病的病人最終很可能因感染而致死。
  如何“戰勝”超級細菌
  細菌耐藥分為天然耐藥性和獲得耐藥性,前者是指細菌天生就擁有的耐藥性,而後者是在後天的生存環境中產生的。例如,當人類長期應用抗生素時,占多數的敏感菌株不斷被殺滅,耐藥菌株就大量繁殖,代替敏感菌株,使得細菌對某種藥物的耐藥性不斷升高。盡管細菌的天然耐藥和獲得耐藥孰重孰輕存在爭論,但獲得耐藥已經是當今人與生態環境的一個突出問題。
  麵對這種情況,一些科學家認為,對待細菌耐藥隻能用殺傷力更強大的藥物來消滅耐藥菌。因為人類可以利用科技的力量戰勝一切,更何況小小的細菌。這不僅是一些主流的觀念,而且更符合大量製藥廠商的利益。在這樣的思路下,針對細菌耐藥特點而研發的新藥層出不窮。但是,從各國的醫療現狀看,細菌的抗藥性速度大多快於新藥研發的速度。所以,研發新藥當然是一種對抗超級細菌的有效方法,但是其效果也因種種原因而大打折扣。
  對於超級細菌,世界衛生組織開出的藥方是綜合治理,包括四項措施:一是監測耐藥性細菌;二是合理使用抗生素,包括建議醫務工作者和公眾合理使用抗生素;三是執行禁止無處方銷售抗生素的法規;四是嚴格執行預防和控製措施,比如洗手措施等,特別是在醫療保健機構中,這些措施必須得到執行。
  針對中國的實際情況,一些研究人員提出,除了執行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外,還應當由醫療機構采取主動措施。如在住院患者中一旦檢出耐藥菌,應啟動主動監測,采取隔離防護和消毒的強化措施,遏製或減少超級細菌傳播的機會。
  而另一方麵,耐藥菌的產生方式和地點並不一定都在醫院。例如,在農業和畜牧業生產中,養殖者為了讓魚、豬、牛、羊等動物不得病和快速生長,也對它們大量和長期地使用抗生素。對動物使用的抗生素種類增多和劑量增加,同樣會讓細菌產生耐藥性。而農業和畜牧業生產中廣泛使用抗生素後產生的耐藥菌會通過排泄物進入泥土、水等環境中,然後再經過水和食物回到人類身上,從而導致人患病,並且在患病後因細菌耐藥而難以治療。
  此外,無論是成人患病還是孩子患病後,都希望早日病愈,尤其是家長希望孩子早日康複。於是會自覺不自覺地鼓動醫生開好藥,比如采用新一代的抗生素,以求藥到病除。“高級抗生素”當然抗菌能力更強,也許對一些疾病管用。但是,由於很多病人都在使用它們,細菌對新的抗生素也會迅速產生耐藥性。於是,新的抗生素也就很快成為無效的“舊抗生素”。這就形了一種惡性循環。
因此,阻止超級細菌的產生既要努力減少醫院感染和細菌向社會擴散,同時農業和畜牧業生產也要製定使用抗生素的原則和規定,不得對動物濫用抗生素。此外,病人也要樹立正確的疾病觀,不要動不動就希望用“好藥”迅速治好病。疾病的產生和發展有自身規律,采用常規藥物並依靠自身的免疫力戰勝疾病,是最好的治病方法,更重要的是不會造成細菌的耐藥。
(來源:搜狐)

 

上一篇:衛生部組織6部門研究鑒別地溝油檢驗方法

下一篇:核廢料的新用途,與細菌一起發電

首頁 | 關於我們 | 網上商城 | 在線客服 | 聯係我們
業務聯係電話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郵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島市城陽區錦匯路1號A2棟
產品技術谘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時段:13105190021
投訴與建議:13105190021 1300653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