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秋風送爽。雨後的北京已透出初秋的涼意。
9月9日,北京市海澱區,國家質檢總局“食品檢測實驗室開放日”活動在國家食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拉開序幕。當日,在京的9家食品技術機構一起對社會開放,100多名企業界代表、檢驗機構代表、教師代表、學生代表、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走進實驗室,參觀食品檢測過程,聽取專家講解食品安全知識。
作為2011年全國“質量月”期間48項重要活動之一,國家質檢總局舉辦“食品檢測實驗室開放日”活動,讓社會公眾走近食品檢測第一線,通過加深了解、增進互信,引導各方共同關注、共同維護質量安全。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在場的各方代表們都拿到了一本紅色的小冊子,這是一份“實用版”的《食品安全法》,它是消費者了解如何運用法律維護權利和利益最直接有效的渠道,是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貫徹執行國家法律、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行動準則。在活動現場,還設立了食醋產品、酒類產品等多個展台,將真假產品擺放在一起,供大家辨別真偽。代表們三五成群地圍在各個展台前,饒有興趣地聽著專家介紹識假辨假知識,收獲頗豐。
“如何鑒別名優白酒的真偽?”中秋節前,大家似乎對酒類產品的真假辨別更感興趣。“消費者在購買時,從酒的外觀包裝上就可以作鑒別。真品包裝紙盒材質良好,印刷規範工整,標簽紙質好,色彩均勻飽滿,字跡清晰;假品包裝紙盒材料粗糙,表麵不光滑,標簽色澤不勻,字體邊緣模糊,油墨無光彩……”在酒類產品展台,一位專家手拿兩瓶茅台酒,指著不同標識進行對比,向代表們介紹怎樣從肉眼感官和嗅覺上鑒別真偽。
“‘勾兌’是釀造行業專業工藝術語,發酵型行業要生產出具有獨自特色和穩定質量的高品質產品,大都需要對各自的不同階段生產的半成品進行調配勾兌,所以說‘勾兌’是一個工藝過程,就連茅台都是五分勾兌。”在醋類產品展台前,專家在給代表們答疑解惑的同時,也給消費者們“掃了盲”,原來專業術語和大家頭腦中的概念是有所區別的。
“通過電子束掃描照射物體,放大倍率可達10萬倍以上,可以進行化妝品中的石棉鑒別,月餅餡料的純度等檢測。”在掃描電子顯微鏡前,實驗室工作人員向代表們介紹著。一位消費者代表說,通過實地參觀才了解到,原來食品中有千千萬萬的成分,每一種成分的掃描鑒別都需要有高科技的設備才能完成。
食品安全,人人有責。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孫大偉表示,維護食品安全,離不開各級政府的重視和領導,離不開各部門的齊抓共管,離不開生產企業和檢測機構的嚴格自律,也離不開消費者的積極參與、全社會的共同關注。質檢部門將和相關監管部門加強配合,各司其職,形成食品監管的合力,共同保障食品安全,提升社會質量安全總體水平。
(來源: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上一篇:研製出由病毒構成的微型電池
下一篇:“豆漿機有毒”?是謠言還是揭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