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大衛·格芬醫學院、凱斯西儲大學和塔夫斯大學等多家研究機構合作,在人體內發現了一種能抵抗艱難梭菌感染的天然防禦機製。該發現為治療腸道疾病提供了一種新模式,並有助於開發治療其他類型的腹瀉和非腹瀉型細菌感染的新方法。相關研究發表在8月21日的《自然·醫學》雜誌網站上。
艱難梭菌感染是一種普通的腸道疾病,會導致腹瀉、大腸炎、結腸炎等,甚至死亡,常在醫院中傳染流行。該感染在美國的發病率比10年前增加了一倍,而且新的高毒性菌種的出現也讓治療變得更加困難。
研究人員解釋說,艱難梭菌在繁殖期會釋放兩種強力毒素,這些毒素能和InsP6(一種廣泛存在於葉類蔬菜和胃腸道中的物質)結合,然後發生變形和斷裂,斷裂的碎片能穿透細胞壁,導致胃腸道出血性損傷,引起炎症反應和腹瀉。
研究人員發現,在感染艱難梭菌後,人體腸道內的細胞能釋放一種含有亞硝基(-NO)的分子巰基亞硝基化穀胱甘肽(GSNO),該分子能直接占據毒素的活性基位,使其喪失活性,從而遏止了它們穿透和損害腸道細胞。
“這種天然防禦機製是由人體進化而來,其核心是巰基亞硝基化(SNO)過程,該過程是一種將一氧化氮(NO)和半胱氨酸(cysteine)殘基結合在一起的蛋白修飾作用。”凱斯西儲大學轉化分子醫學研究院的喬納森·斯坦拉說,“理解這種毒素滅活機製的原理,提供了開發新療法的基礎,讓我們能直接瞄準毒素,遏製細菌感染的傳播。”
在動物實驗中,研究人員用藥物引發了巰基亞硝基化過程,成功阻止了艱難梭菌毒素破壞腸道細胞。下一步即將開展相關的人體臨床試驗。
“找到新的治療模式抵抗艱難梭菌感染是一個很大的進步。”論文合著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炎症性腸道疾病中心主任切羅拉波斯·博斯拉吉斯說,“我們通過基因測序還發現,巰基亞硝基化過程能調控上百種微生物蛋白。如果試驗成功的話,還能用於治療其他細菌性疾病。”
(來源:科技日報)
上一篇:今年月餅抽查合格率96.4%
下一篇:澳大利亞發現最古老微生物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