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恒溫動物,必須把體溫維持在37攝氏度左右。要維持體溫,身體就必須源源不斷地產生熱量。在安靜狀態時,體熱主要是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在你進行鍛煉或從事體力勞動時,體熱則主要是肌肉運動產生的。在大腦中一個叫視丘下部的區域有體溫調控中心,時刻監控著體溫的變化情況,發出升溫或降溫的命令,讓體溫保持恒定。例如,當天氣寒冷,體內產熱不足以維持體溫時,視丘下部就會命令肌肉不由自主地運動起來補充產熱,也就是寒顫。
體內產生的熱量不斷地通過皮膚散發出去(呼氣也能帶走一部分熱量)。熱量的傳遞是從高溫區向低溫區轉移的,有輻射、對流和傳導三種方式。在環境溫度比皮膚溫度(32~35攝氏度)低得多時,體熱能很快地通過熱量傳遞散發出去,主要是通過熱輻射,一小部分通過熱對流(取決於空氣的流速),還有一點點是通過與空氣直接接觸的熱傳導。但是如果體熱在大量地產生(例如在做劇烈運動),或者環境溫度接近皮膚溫度,就要盡快把體熱散發出去。這時體溫調控中心就會發出降溫命令,讓皮膚血管擴張,增加流經皮膚的血流量,通過血液把體內的熱量帶走。但是這時光靠熱量傳遞來散熱就不夠了,所以體溫調控中心還會命令皮膚出汗,靠汗液的蒸發把熱量帶走。在環境溫度超過皮膚溫度時,就沒法靠熱量傳遞來散熱了,蒸發成了唯一的散熱方式。
出汗是很高效的散熱方式,每蒸發1克水就可帶走2.43千焦的熱量。但是並不是汗流出來就一定能馬上蒸發掉的,它能否有效地蒸發,取決於周圍空氣的濕度。相對濕度大於75%時,就沒法有效地蒸發。這時如果周圍溫度又很高的話,體熱就沒法有效地散發出去,身體散熱機製開始超速運轉,努力想把熱散發出去:呼吸變得急促,心髒快速跳動,大量地出汗。人會覺得很不舒服,出現了頭暈、頭疼、身體虛弱、肌肉痙攣、惡心、嘔吐等症狀,醫學上稱為熱衰竭。
熱衰竭如果不治療,可能出現更嚴重的後果:體溫調控出現障礙,反而不再出汗了,皮膚變得幹燥,體熱在體內急劇積蓄。平均來說人體每公斤體重積蓄3.49千焦熱量,就足以提高體溫1攝氏度。也就是說,一個體重70公斤的人,隻要少蒸發100克汗液,就能讓體溫提高1攝氏度。在這種情況下,短短的十幾分鍾內,就能讓體溫急劇超過41攝氏度,同時出現神誌障礙,意識模糊或昏迷,醫學上稱為熱射病。如果不及時救治的話,會使內髒器官受到損傷,乃至死亡。
熱衰竭、熱射病以及其他幾種與熱有關的疾病通稱熱病,也就是俗稱的“中暑”。輕度的中暑(熱衰竭)隻要到陰涼、通風的地方(最好有空調),脫掉衣服休息一會兒,喝不含酒精的冷飲,很快就能恢複正常,並不需要吃藥也沒有有效的非處方藥可用。這時如果吃某種中成藥或進行某種民間療法(例如刮痧),也會覺得非常有效,其實是身體自己恢複的,並不是這些藥物、療法真正有效。所謂刮痧是用外力讓皮下毛細血管破裂、淤血,“痧點”就是皮下淤血,並不是排出的毒。中暑也跟毒素沒有任何關係。
如果出現了熱射病症狀,就不能掉以輕心了,在叫救護車的同時,把患者轉移到陰涼的地方,並采取措施立即讓體溫降下來,例如用涼水浸泡患者,用水龍頭朝患者衝涼水,或者用浸了涼水的海綿、毛巾給患者擦身。但是水溫也不能太涼,不要涼到讓患者寒顫,那樣反而增加了體熱的產生。
這是醫學界建議並實施的治療熱病的有效方法,國外普遍使用,在許多中國人看來卻很恐怖。按中國民間的說法,在人體發熱、出汗時(不管是因為中暑還是因為激烈運動)是不能衝、泡涼水的,據說這樣會給身體造成傷害,甚至還會死人。有人給出解釋,說是在發熱、出汗時皮膚上的毛孔張開,涼水會從毛孔進入體內。這種說法很荒唐。人的皮膚並不是篩子,水是不可能通過毛孔進入體內的。在皮膚沒有受破壞時,水也不可能透過皮膚進入體內,否則浸泡在水中就相當於喝水可以解渴了。
還有人說,中暑時洗涼水澡會讓毛孔收縮,汗流不出來,熱反而散不出去。這種說法同樣荒唐。出汗能夠散熱的原因是水分的蒸發,而一旦浸泡在水中,汗液沒法蒸發,出汗起不到散熱作用,汗還能不能流出來就無關緊要了。人在水中時主要是通過皮膚與水直接接觸的熱傳導來散熱的。
在高溫的天氣采取一些措施可以預防中暑,例如多喝水(不要等口渴了再喝),少運動,少穿衣服,避免陽光直射,在陽光下活動要塗防曬霜等。在周圍溫度接近體溫時,風扇已起不到預防中暑的作用。預防中暑的最好辦法是使用空調。如果由於擔心“著涼”大熱天也不敢開空調,就會冒著中暑的危險,老人和小孩尤其如此。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上一篇:山東省質監局緊急部署塑化劑檢測事宜
下一篇:全球應攜手應對食品安全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