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名學生同時發生嘔吐、腹瀉等食物中毒症狀,“空腹說”顯然有些牽強。然而榆陽區藥監局也得出這樣的“初步判斷”,那麽“空腹說”即便牽強卻又比較“權威”。
學校和教育局都否認存在管理疏漏,可不可以理解為:學校沒讓學生空腹喝奶?當然,這個情況是不難調查的。問題在於,究竟是“空腹”導致疑似中毒,還是如專家所說的“加工和奶源環節受到汙染的可能性比較大”,就怕不是調查本身難易的問題。
由工信部、發改委、質檢總局三部委牽頭的乳品行業項目(企業)審查清理及生產許可證重新審核工作正式結束。在規定日期內,蒙牛生產工廠全部通過生產許可證換證現場審核,並獲得質檢部門核發的新生產許可證,其過硬產品品質再次得到良好見證——這一組信息中隱喻的一些東西,份量絕對是不輕的。我們假設,如果剛剛通過重新審核審查,產品就出了問題,不論企業,不論政府部門,承受得起承受不起?再放大開來,聲譽毀損嚴重,幾近草木皆兵的乳品行業,還經得起經不起這種敏感事件的折騰?
有一個細節值得玩味,媒體第一次報道時並沒有提到蒙牛,隻說“某品牌牛奶”。媒體自己謹慎也好,有關方麵做過什麽工作也好,我們從中都不難品出某些味道。而最困惑的情況還是,這一次疑似中毒事件屬於“重演”——去年4月22日,陝西省周至縣馬召鎮一小學的18名學生,在飲用了當天早上發放的蒙牛核桃奶後,先後出現了惡心、嘔吐等症狀,其中9人情況較為嚴重。而西安市疾控中心對該批次牛奶取樣後檢測報告顯示,當天學生飲用的蒙牛核桃奶指標全部合格。疑似中毒事件成了“懸案”。
上一次“中毒”以“懸案”結局,這一次呢,“權威結論”尚未出來,企業與藥監部門便同時得出先入為主的判斷——“空腹”,或許我們該充分理解各方的緊張與壓力吧——出不起問題了。
“空腹”肯定是最理想的結局,而如果出現“加工或奶源環節汙染”等問題,就不僅是企業聲譽受損,“牽頭”審查審核換證的各方,麵子肯定不好看,處在風口浪尖上的監管責任問題又要雪上加霜,且影響又將殃及整個行業。這種情況當然是誰也不願意看到的。而越是這樣,“空腹說”就越有成立的可能。(馬滌明)
(來源:環球網)
上一篇:我國推出“食品包裝”安全環保認證
下一篇:青島連現三起韭菜中毒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