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底,《小康》雜誌社聯合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中國消費者食品安全信心”調查,有近七成人(67.9%)對中國的食品安全狀況感到“沒有安全感”。
2010年的食品安全問題幾乎遍布了生產、加工和流通所有環節,從海南“毒豇豆”開始,瘦肉精、地溝油、“肌溶解”的小龍蝦、再現江湖的三聚氰胺奶粉、初出茅廬的性早熟、茶油裏的致癌物、火鍋裏的添加劑,除了人造雞蛋還有人造的假豆腐和假海鮮丸,年末又被小朋友發現蘑菇被漂白。麵對一次次“行業內公開的秘密”被揭開,無怪乎坊間流傳一個笑話:十八歲的中國學生到美國留學,遭遇集體食物中毒,別人都上吐下瀉,這位中國學生卻在參加施救工作,因為他來自中國,百毒不侵。
媒體的服務欄目不停教給大家如何清洗蔬菜上的殘留農藥,如何辨別食物的生鮮變質,怎麽區別人造雞蛋。鑒別食品安全居然需要成為每個公民的基本技能。民眾對食品安全的信任感逐漸崩塌,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某些機關組建蔬菜自供基地給本單位員工吃放心菜。養豬的隻吃自留豬,種菜的隻吃自留菜。
真有這麽可怕麽?我們究竟親見了幾個人因為食品安全生病住院的?但我們心裏仍然對食品安全投著不信任票。實際上,部分生產者和經營者的肆意妄為、主管部門監管工作的不給力、媒體報道的標題化、民眾認知的有限,共同催生了食品安全感的總體不及格率。
究竟誰該為今天的食品安全狀況負責任?雖然監管不力一直是輿論關注的焦點,但實際上不管是監管原材料生產的農業部門還是監管加工企業的衛生部門,或者對流通環節負有責任的工商部門,都不可能也沒必要做到全程監督,隻能像打地鼠一樣出現一例處理一例。而地鼠之常有,就因為有洞可打,有縫可鑽。具體來說,就是食品產業鏈條上諸環節的無序性。
奶牛是散養的,菜地是分散的,豆腐和魚丸都是作坊製作,生產者、中間商、零售商都是隻對價格負責不對產品負責的零散交易模式。這種無序性使得產品來源難以追蹤,給監管帶來困難,也讓諸多環節有了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機會,以至於短期內假劣產品的競爭力明顯高於優質產品,在市場中不斷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於是市場杠杆撬動的僅僅是追逐短期暴利的野蠻。而同是市場機製,因為是貼牌出售,日本的菜農選擇把菜園裏質量不好的留給自己吃,因為害怕砸掉自己的牌子。他們的那根杠杆撬起的是兼顧長期利益與公眾安全的穩健。可見,食品安全問題還是有治亂之道的,比如調整利益驅動的方向。
無論如何,2010年的食品安全亂象已經過去,新年該有新氣象。新春過後的全國兩會就要通過新的“十二五規劃”,未來的五年將怎樣有效整合食品產業各個環節,在既維護市場規則又確保食品安全的情況下,還大家一個可視、可查、可控的食品供應環境,並最終重建民眾對於食品安全的信任,讓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人民日報)
上一篇:8種水發產品不合格立即下櫃並銷毀
下一篇:SFDA要求查處假藥“高效壯骨丹膠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