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熱線:400-0532-596
新聞資訊

安全事件頻發 食品標準可以相信誰?


錄入時間:2010-12-29 14:45:03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然而近年來,食品安全卻成為爭議最大、批評最多的民生問題之一。2010年,食品安全問題也是層出不窮。在種種食品陷阱麵前,人們不禁要問,現在吃什麽才是安全的?麵對質疑,行業規範模棱兩可,權威標準或滯後或缺失,普通人應該相信誰?監管怎樣擺脫疲軟,問責如何不再鬆垮,我國食品安全怎樣盡快“由亂而治”?
  公信力遭遇危機
  2010年1月,海南“毒豇豆”事件曝光,人人談“豇”色變;3月,屢禁不止的“地溝油”再度現身,又讓公眾在外出就餐時蒙上了一層心理陰影;7月,三聚氰胺超標奶粉卷土重來;8月,南京醫療機構陸續收治了疑似食用小龍蝦致橫紋肌溶解綜合征的患者;10月,“鐵強化醬油”推廣引起爭議;11月,植物奶油事件又惹得消費者們頗為糾結;12月,“漂白”蘑菇、“化學”火鍋,出口蔬菜農藥殘留超標40多倍……
  不需要特別細心即可發現,食品問題的發生有著“老套路”總是媒體或者網民曝光在先,才引起行業和主管部門的重視和采取行動,普通消費者一再成了“試錯”的對象。監管部門除了坐等舉報上門,甚少主動作為。
  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公信力麵臨不小危機。12月15日,某部門網站對是否禁止使用麵粉增白劑過氧化苯甲酰和過氧化鈣公開征求意見,同時稱,擬從明年12月起禁用麵粉增白劑。消息一公布,引起各方關注,也引來質疑不斷:為何要等一年?難道消化生產企業的庫存,降低對產業的衝擊,比億萬人的健康還重要?
  標準製訂遠遠滯後
  近些年,不少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均與食品添加劑濫用有關。複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專家郭紅衛教授說,對添加劑的監管缺失往往因為無據可依,“我國食品安全標準製訂遠遠滯後。”
  上海理工大學食品研究所所長徐斐說,《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食品添加劑應當在技術上確有必要且經過風險評估證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許使用的範圍。”但目前我國2200種食品添加劑,有檢驗方法標準的,隻占總數的不到四成。相關的科研遠遠落後,甚至於出現國外禁用而國內推廣的尷尬。如瘦肉精,1988年歐洲就禁止將其用於飼料添加,而同時期我國卻將其作為科研攻關項目甚至高校“重點課題”予以推廣,上世紀90年代末期才開始查禁,流毒至今未盡。
  專家表示,食品安全領域出現的亂象並非偶發。一方麵,極少數人和一些企業對生命缺少基本敬畏,利令智昏,無視基本的道德底線;另一方麵,政府有關部門的監管不作為或作為不夠,對問題食品的生產與銷售,事實上起到了間接的“縱容”,“保護食品安全的需求,與有力監管這一公共服務產品的提供之間,還不相匹配。”
  強化問責防患未然
  日前傳來消息,全國人大常委會本月20日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八)草案新增了食品安全監管瀆職犯罪,修改了食品安全犯罪的刑罰條件,強化刑法對食品安全這一重大民生問題的保護。草案明確規定,負有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要擔刑責。據了解,目前我國刑法對相關瀆職犯罪如 “環境監管失職罪”、“商檢失職罪”等,最高刑期都不超過三年,而 “食品安全監管瀆職罪”最高刑期設定為十年,成為瀆職罪最重的量刑,可見立法部門對食品安全的重視。
  專家表示,增設“食品安全瀆職罪”,雖然來得有些遲,但還是讓百姓充滿期待。食品安全究責,走出了“刑不及官”的誤區,“監管部門官員隻有切實感受到巨大的壓力,並通過他們將這種壓力傳導到食品生產、加工、銷售各個環節,才能保證食品的安全生產和規範流通。”
  但專家同時直言,目前我國食品是多頭監管,從農產品種植到加工生產流通,農業、衛生、工商和質監都各管一段,有交叉,有空白,有死角,“怎樣建立一個多方合力而不是互相推卸責任的食品安全機製,仍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郭紅衛說,隨著時代的迅速發展,中外食品安全都已進入高風險時期。一方麵,人們的要求與標準在提高;另一方麵,新技術運用、環境因素改變等,都給食品安全打上了不確定的係數。一些國家的經驗可資借鑒,如重視食品安全的預見性與風險評估,對標準實施動態管理,問題食品上市後主動召回等。
  據悉,今年上海已在全國率先成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業委員會”,把涉及食品生產的上、中、下遊專家集結在一個平台,對可能存在的問題“前置”處理,同時加強研究與行政管理、臨床標準與實際監管指標的銜接,盡最大努力防患未然。
  新聞回放
  寒冬裏,熱氣騰騰的火鍋成了都市人飲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本月有媒體對南京市場調查發現,由飄香劑、辣椒精和火鍋紅等添加劑組成的火鍋鍋底,幾近“泛濫”。
  據火鍋店內部人士介紹,用化學添加劑製成的火鍋鍋底,比用純種火鍋材料製成的鍋底成本上要低了很多,“現在市場上80%多的火鍋,都包含這樣的化學底料。”對此,中國烹飪協會火鍋專業委員會回應:占全國7成份額的100家火鍋企業底料檢查100%合格。然而進一步調查發現,不但南京,在北京、安徽、山東等地都發現了大量使用 “火鍋飄香劑”、“火鍋紅”、“辣椒精”的現象。網友忍不住感慨:“哥吃的不是火鍋,哥在做化學試驗……”
  某地衛生監督工作人員直言,對於餐飲服務環節能否使用食品添加劑,以及用量和範圍等問題,我國尚沒有明確規定。
    孫剛 顧泳  解放日報
    (來源:搜狐網)  

 

上一篇:研究人員培育出一種可幫助減肥的益生菌

下一篇:全國今年查處16萬餘食藥品安全事件

首頁 | 關於我們 | 網上商城 | 在線客服 | 聯係我們
業務聯係電話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郵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島市城陽區錦匯路1號A2棟
產品技術谘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時段:13105190021
投訴與建議:13105190021 1300653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