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熱線:400-0532-596
新聞資訊

專家稱中國食品安全監管存在三大漏洞


錄入時間:2010-11-8 9:01:21
   
    今年以來,頻頻發生的有毒蔬菜事件,將人們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食品源的監管問題上。食品源安全的重要性,雖然在社會上早已達成共識,但在實踐中,有關監管卻屢屢遭遇難題。
    以蔬菜生產為例,蔬菜基地的監管較容易實現,但目前國內仍以“散戶”生產為主,這就成了監管的瓶頸。對此困境,尚無人能給出具體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10.2噸有毒白菜,經查獲後,在5分鍾內全部被銷毀。
    近日,發生在遼寧省沈陽市的“有毒白菜”事件,再一次敲響了食品安全的警鍾,也將人們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食品源的監管問題上。
    一份食品,從田野走向餐桌,按我國現有的規定,要經曆農業、質檢、工商、衛生、進出口、藥監等六部門的監管,但緣何還屢有問題蔬菜事件發生?
   “安全的食品是生產出來的,不是靠監管出來的,更不是靠檢測出來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陳君石說,“生產者即農戶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
    從源頭抓起,確保食品的安全,早已成為社會的共識,但在實踐當中,對食品源的監管卻困難重重。以蔬菜為例,《法治周末》記者在北京走訪發現,在進入市場流通之前,確保蔬菜無農藥殘留的檢測就遭遇散戶監管難題。
    但“板子”不能全部打在散戶的身上,有些蔬菜生產基地盡管受到監管,卻仍然問題頻頻。麵對這樣的監管漏洞,出路在哪裏?到底該如何才能有效監管到食品源?什麽時候才能杜絕毒菜事件?
    安全產品基地曾被摘牌
  “散戶”成為監管最大難題
    北京市順義區某蔬菜生產基地檢測室的小劉從事“蔬菜安檢”工作四五年了,每天早晨7時30分,小劉和助手就要抽檢芹菜、小白菜、西紅柿等20多種蔬菜。
    小劉介紹,檢測主要采用酶抑製率方法。對蔬菜抽選結束後,在檢測室使用蔬菜農藥殘毒快速檢測儀進行檢測,主要檢測蔬菜裏是否含有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
    整個檢測過程模仿人體對農藥的反應,通過加入專用酶、底物、顯色劑及提取試劑的過程,得出酶抑製率的數值。
    如果蔬菜的農藥殘留標準達到酶抑製率70%以下,就說明蔬菜農殘標準合格;如果達到酶抑製率70%以上,檢測員們至少會再做兩次以上的重複檢查,經過檢查依然超標,他們就會將超標蔬菜實行銷毀處理,以確保上市蔬菜的安全。
    小劉說,近年來社會各界都在關注食品安全,他們作為第一線的工作者更為重視。2004年,北京市首批“安全食用農產品基地”小湯山、大運河、穀豐行等因被檢測出不合格蔬菜而被“摘牌”,前車之鑒更讓他們加強了對蔬菜的安檢工作。
    蔬菜生產基地的安全保證易行,然而分散的農戶卻難於管理。
    北京市順義區李橋鎮某村,一大清早,50多歲的王桂芳(化名)就到自家承包的蔬菜大棚地給西芹除草。
    來自河南省信陽市的王桂芳到北京已經20多年了,包地,種菜,然後拿到市場上去賣。從開始落腳的海澱區四季青鎮,輾轉到現在的順義區李橋鎮。談到這些年來種菜賣菜有什麽變化,她說,“管得嚴了,以前的很多農藥現在在商店裏根本買不到了”。
    王桂芳熟練地在西芹地裏拔著雜草,“這片西芹剛長出來的時候有細菌,大片大片地爛葉,打了藥就好了。”《法治周末》記者問她打的是什麽農藥,她想了半天,“好像是進口農藥,具體是什麽也忘了。”
    對於農藥標準、安全檢測的注意事項,王桂芳說,種了這麽多年菜,憑經驗不會有什麽問題。問及順義區農委對他們的農產品是否有安全檢測時,她表示,農委對基地監管比較多,而他們是小規模經營,有時候就直接拿到市場上賣了。
    “讓中國的2億多農戶遵守農產品的安全標準,在目前這種分散經營的狀況下是辦不到的。”對此,陳君石說,目前,農民自己組織起來成立合作社,或者由一個中間機構把農民組織起來,從事規模化、規範化生產,在一些地方有試點,但在全國推廣還有待時日。
    今年6月12日,中國衛生部食品安全綜合協調與衛生監督局局長蘇誌在出席“後危機時代的國際食品安全合作”論壇時也指出,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分散的種植和養殖是影響我們食品安全統一監管的製約因素;另外,中國目前有40多萬家食品加工企業,90%是中小企業,還有很多是個體作坊,這給政府食品安全監管帶來巨大挑戰。
    批發市場難見檢測合格證
    查找問題蔬菜源頭困難
    上午9時,北京市某農產品批發市場內人頭攢動。市場內,白菜交易區、冬瓜交易區等各類蔬菜交易區規範整齊。
    在這裏,對於從田間流通到市場的農產品,市場的安全監管力度如何,商販的重視程度又怎樣?
    據冬瓜交易區的一位商戶介紹,運送農產品的車輛每天進入市場時,市場工作人員會登記車牌號,檢查農產品品種等。進入市場之後,市場工作人員會隨機取樣,拿樣品到檢測中心進行檢驗,經檢驗合格後發放檢測合格證,之後才允許銷售。
   “像冬瓜這種菜農藥很少,大棚菜、菌類和精品菜農藥可能相對較多。”這位商戶說。
    按照商戶的介紹,《法治周末》記者來到菌類批發交易大廳,試圖看一看菌類農產品的檢測合格證,卻屢屢碰壁。交易大廳19號廳,記者在詢問白靈菇價格後,提出要看市場發放的檢測合格證才能放心購買,賣家一臉不耐煩,揮揮手說,“沒有沒有,怕有問題別在我這兒買了”。
    在另一間大廳裏,記者提出同樣的要求,商家一臉警惕,表示雖然有合格證但是不能隨便給顧客看,記者要求3次均遭拒絕。旁邊的一位買家勸告記者,稱自己是飯店采購員,已經買了兩三年菜了,從來沒看過合格證,應該沒有問題。
    在精品菜批發市場,記者遇到了同樣的情況,輾轉4家店麵,依然無緣見一眼傳說中的檢測合格證。
    該批發市場的一楊姓工作人員向《法治周末》記者介紹,市場上每天的蔬菜上市量為1400萬公斤,水果上市量為1500萬公斤,實現全部檢測是不現實的,隻能對農產品進行抽檢。
    據他介紹,運送農產品的車輛在每天進入市場的時候,需要出示當地農業部門的檢測證明、無公害證明或檢疫證明,證書合格者才允許進入市場。同時還會登記車號車主以及農產品品種等產地證明,“我們還是鼓勵當地農業部門做好檢測,這樣可以實現雙保險”。
    農產品進入市場後,市場工作人員會不定時進行抽樣檢測,“對於蔬菜水果主要是看農殘,對於肉類主要是檢查瘦肉精和注水問題,對於魚類主要檢測孔雀石綠的含量。”他說。
    通過檢測的農產品,市場工作人員會根據車主和車牌號發放檢測合格證,即放心菜證,如果檢測不合格,市場會向工商部門舉報,然後將不符合標準的商戶清除出市場。
   “現在我們市場存在的困難主要是追溯問題,這也是農業方麵的難題。”他介紹,“如果農產品出現問題,我們可以通過進門登記的車號、車主追溯到上個源頭,如果是蔬菜生產基地的農產品出現問題相對容易溯源,但由於很多農產品是從分散的農戶手中收集上來的,就算找到車主也不容易找到具體是哪一戶的農產品出現了問題。”
    國內檢測方法尚存漏洞
    國外可檢測400種農藥
    馬小川是北京市朝陽區農委下屬植物保護檢疫站的一名質檢員,畢業於北京農科院,從事農產品安全檢測工作6年之久。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對蔬菜生產基地和市場的蔬菜進行抽樣檢測,為城市的食品安全把好第一道關口。
    馬小川介紹,現行的檢測方法主要是農藥殘留速測方法,這種方法是有問題的,並不能檢測出具體含有哪類農藥。“這也存在一定的漏洞,這種檢測方法就不適用檢測韭菜”。
    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委員黃昆侖對《法治周末》記者說,“相對於國外,目前我國農產品的安全檢測方法還有一定的不足”,例如,日本對農殘要求非常高,能夠進行400種到500種的農藥檢測,但中國還達不到這個水平。
    今年9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發布通知,要求依法遏製和從嚴打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動。這是近年來我國在食品安全整治方麵打出的又一記“重拳”。
    而在接受《法治周末》記者采訪時,馬小川反複提到確保食品安全要“預防為主”的概念。
    這種觀念與專家的看法相一致。今年5月30日,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院長胡小鬆在參加“食品安全·信譽與責任”高端論壇時指出,食品安全的首要之義就是預防為主。
    專家認為,防患於未然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要著重抓好食品源的監管工作。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市律協秘書長陳舒的觀點值得關注:香港的食品市場為何比較安全,就是因為建立了嚴格的食品源頭檢驗、監督製度,內地也應該“盡快建立食品溯源製度”。(法治周末)

 

上一篇:廣西鳳山20多名小學生疑出現群體性癔症

下一篇:我國多種農產品漲價衝擊相關出口企業

首頁 | 關於我們 | 網上商城 | 在線客服 | 聯係我們
業務聯係電話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郵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島市城陽區錦匯路1號A2棟
產品技術谘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時段:13105190021
投訴與建議:13105190021 1300653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