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的日曆已經翻過,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梳理並對外公布了我市去年涉及假藥、假醫療器械等內容的十大典型案例,希望這些案例能對製假者起到警示作用。
案例1:不憑處方
銷售處方藥案
某藥店在一年多的時間內未憑醫生處方向年輕的非患者銷售複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含麻黃堿、可待因製劑,易成癮)1800多瓶。
危害及處理結果:藥品是特殊商品,沒有處方胡亂銷售,害人害己。該藥店被依法吊銷《藥品經營許可證》。
案例2、3:無注冊證
醫療器械案
藥監部門對某企業生產的一次性無菌產包進行監督抽驗,發現以上產包為非標示的生產企業生產。
藥監部門在監督檢查中,發現某藥品經營企業經營的3種避孕套,注冊證號標注不符合規定。經查,這些產品為非合法企業生產,藥店在購進以上產品時,未索取相關資料,也未作驗收。
危害及處理結果:無注冊證,就不能保證醫療器械的質量,而劣質醫療器械可能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
藥品監管部門對前一家企業作出了沒收違法所得10000多元和罰款20000多元的行政處罰;對後一家企業作出了沒收避孕套、沒收違法所得和罰款60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4:無證郵寄假藥案
經藥監部門與公安部門聯合調查,金華人劉某於2009年初在本市以郵寄的方式,銷售名為“消喘靈”的藥。經檢驗,“消喘靈”非法添加了安眠藥地西泮、激素醋酸潑尼鬆、抗過敏藥氯苯那敏。
危害及處理結果:郵購藥品短期服用對病情有一定緩解作用,但長期服用易產生依賴性,加重病情,甚至導致成癮、殘疾、死亡等嚴重後果。藥品監管部門依法對劉某作出沒收假藥5袋、沒收違法所得360元和罰款28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5:無證經營
假中藥飲片案
藥監部門在監督檢查中,發現某醫療機構使用的部分中藥飲片質量可疑。經查,這些飲片不符合標準規定(屬假藥),為安徽某企業業務員劉某自行采購,再以該企業的名義向醫療機構銷售。
危害及處理結果:使用不明成分的藥,很容易對人體造成危害。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依法對劉某作出了沒收違法所得18000多元和罰款70000多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6:假中成藥銷售案
藥監部門在監督檢查中,發現某藥品經營企業經營的中成藥無批準文號,包裝標誌也不符合藥品管理法的有關規定。經查,以上藥品未經批準生產,依法應按假藥論處。
危害及處理結果:假中成藥近年來較多見,危害較大。藥品監管部門依法對該企業作出沒收以上藥品、沒收違法所得10000多元和罰款7000多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7:麝香假藥案
某藥品經營企業2009年3月從上海某中藥飲片廠購進麝香600支,經嘉興市食品藥品檢驗所檢驗,所有麝香無有效成分;而經核查,麝香上標示的生產單位也根本不存在。
危害及處理結果:假藥輕則貽誤病情,重則危害生命。藥品監管部門依法對該企業作出了沒收假藥麝香、沒收違法所得10000多元和罰款59000多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8:未按規定實施《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案
藥監部門在監督檢查中,發現某藥品經營企業被警告和罰款後,藥學技術人員仍然不上崗,處方藥仍然未憑處方銷售。
危害及處理結果:這樣的藥店根本不對消費者負責。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依法對該企業作出了停業整頓3天和罰款50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9:非法渠道
購進假藥案
藥監部門在監督檢查中,發現某藥品經營企業銷售的貴重中藥飲片羚羊角無標誌、無購進驗收記錄。經檢驗,羚羊角為假藥。
危害及處理結果:非法渠道購進假藥,質量顯然沒有保障。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依法對該企業作出沒收以上羚羊角、沒收違法所得和罰款4000多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10:未按規定留存供貨企業銷售憑證案
藥監部門在監督檢查中,發現某藥品經營企業因未保留購藥憑證被警告後,仍然我行我素。
危害及處理結果:留存供貨單位的銷售憑證,是保證藥品質量、對消費者負責和藥品質量管理的重要內容。藥品監管部門依法對該企業作出了罰款5000元的行政處罰。
(來源:南湖晚報)
上一篇:天然食品防腐劑的分類及使用範圍
下一篇:湖北抽檢春節市場食品 宜昌產佳寶醬油品質低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