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聾一旦形成,一般不可恢複,小兒耳聾還會造成語言學習障礙,成為聾啞人。耳朵內的前庭器官與眼睛、肌肉、關節的感受器一起作用,保持著身體的平衡。前庭器官就在內耳,內耳疾病容易造成眩暈和平衡失調。減少耳聾的發生關鍵在於預防和早期幹預。
耳保健應該注意:
1.克服不良習慣――掏耳。
耳屎在醫學上稱為耵聹,是耳道皮膚耵聹腺的正常分泌物結合皮屑等形成的。一般少量屑狀耵聹,可以隨運動時的振動和下頜運動時自行排除。大塊硬結的耵聹,應該請耳科醫生用專門工具取出。掏耳容易損傷外耳道皮膚,把細菌帶入外耳道,引起發炎,不僅痛苦而且難治。如果造成鼓膜穿孔,易引起感染,患中耳炎,就會影響聽力。如果耳癢難忍,可以用棉棒占酒精擦拭,但不要插入太深。
2.預防遊泳性耳病。
硬塊耵聹可以形成栓塞,耳朵進水,耵聹變軟膨脹,影響聽力,刺激耳道,引起發炎。如果耳膜已經穿孔,則不要遊泳,以免引起各種疾病的複發。遊泳時最好用用耳塞,頭部仰起,高於水麵。遊泳不要深潛水。一是深水會對鼓膜有壓力,二是易引起眩暈,造成危險。
3.保護好聽力
耳聰目明是身體健康的標誌,平時應該注意保護好聽力。影響聽力造成耳聾的最常見原因,一是藥物中毒,二是噪音。藥物是耳聾最主要原因。可以致聾的藥物主要有: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新黴素等,這些藥物易損害內耳、耳蝸(聽覺感受器),前庭(平衡感受器),造成耳聾和平衡失調。耳蝸中毒症狀主要有:用藥期間或停藥物以後,出現高調耳鳴,聽力下降,並且逐漸加重,直到全聾。
前庭中毒的症狀主要有:眩暈、惡心嘔吐,走路不穩和平衡失調。作為醫生要了解藥物的毒副作用,可不用的堅決不用,能少用的不要多用,記住不要點滴,不可濫用。致聾藥物有交叉易感性,一種藥不行,其他藥物也不能用。致聾藥物可母嬰感染。懷孕期間應避免使用各種耳毒性藥物。
另外,耳聾還有家族易感性,如果家族中有人發現容易致聾,其他人更應注意。
4.噪聲失聰
不規律、強刺激噪聲,不僅能引起心理不適,而且能傷害聽力。噪聲損傷聽力是緩慢的,進行性損傷,很難治療。強烈刺激的音樂也會使聽力下降。
噪聲引發耳聾的特點是:出現高調耳鳴,且由間歇性變成持續性,最後致聾。
(來源:39健康網)
上一篇:杭產肉製品合格率98.3%
下一篇:工信部要求食品企業嚴格添加劑使用 建立產品召回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