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關於多美滋奶粉內過量添加麥芽糊精的新聞引起很多新生兒父母擔憂。筆者向有關部門谘詢後發現,這一事件不排除媒體小題大做的嫌疑,部分報道在一定程度上誇大了麥芽糊精的影響,誤導了不明真相的消費者。
要問奶粉裏的麥芽糊精會不會影響寶寶成長,先要搞清楚麥芽糊精是什麽。專家解釋,麥芽糊精也稱水溶性糊精或酶法糊精,原料是含澱粉質的玉米、大米等,也可以是精製澱粉,如玉米澱粉、小麥澱粉、木薯澱粉等。作為一種常用的也是國家允許的奶粉添加劑,麥芽糊精能使產品體積膨脹、不易結塊、速溶等。所以不僅多美滋,雀巢、惠氏、明治等部分孕婦奶粉和嬰幼兒奶粉中也添加了麥芽糊精,這些都是包裝上注明的。可見,含麥芽糊精的奶粉不僅多美滋一家,報道僅針對多美滋未免有失公道。
當然,麥芽精糊也具有價格比純奶粉低、分量比純奶粉重等特點。可如果因為這就說奶粉裏添加麥芽糊精是企業降低成本、侵害消費者利益的做法,是不是過於武斷?更何況,麥芽糊精不是三聚氰胺、不是重金屬,不是任何一種“毒”,某些媒體為了吸引公眾注意將其包裝成類似“三聚氰胺”的物質,最終的宣傳結果害的不僅僅是消費者,更是整個乳品業。有位專家對此說得很中肯:即使企業因為成本的緣故在奶粉中添加了過量的麥芽糊精,也隻能說企業的利潤率值得商榷,但這與謀害嬰幼兒健康是不相幹的。
事實上,企業選擇添加什麽或怎麽添加,隻要符合國家標準,就是企業的自主權。當然企業有責任如實標明產品成分,並且不能誇大宣傳產品功效,把普通添加劑美化成高營養高科技;更不可以錯對錯,用過度的“危機公關”去應對負麵信息。符合國家標準也有60分和98分之別,隻要企業是誠實的,消費者根據價格和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產品即可,無需多花精力去追究具體的生產環節。媒體有權監督企業的誠信,但在沒有搞清楚事實之前,切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隨便發布聳人聽聞的報道。
麥芽糊精事件是從網上的帖子傳開,然後被媒體引用報道,隨後有媒體要求監管部門盡快給出說法。而此前,“小楊生煎問題肉餡”事件也是網上一個帖子引來消費者恐慌,最終經媒體聯係監管部門,搞清了事實:帖子內容不排除競爭對手的惡搞或誹謗。但筆者了解到,查實“網來網去”的帖子內容,既不屬於正常的監管計劃,也不符合突發事件的應急需要,因為網絡帖子不計其數,如果每一個負麵帖子都要監管部門出麵查證,會影響到正常的監管秩序。可見,對那些根據有限的負麵信息,不僅公眾不可盡信,媒體更要留個心眼,不要縱容了那些不懷好意的發帖者。
(本文來源:解放日報 )
上一篇:食事盤點:沃爾瑪銷售過期商品? 糧油“漲聲”一片
下一篇:一次性餐具存隱憂:可降解餐具≠環保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