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春市南關區亞泰大街附近一棟居民樓裏,一樓一家住戶讓鄰居們覺得很奇怪:每天有很多中年婦女進進出出,單元樓裏存放了大量的一次性紙巾餐具,從門縫裏能聞到很濃的化學製劑的味道。
“有時候是刺鼻子的味道,有時候是很香的味道,走到樓跟前就能聞到,聞時間長了讓人惡心頭暈……”舉報人說。
包裝:
沒有工作服,沒有口罩,沒有手套,左手放嘴裏舔一下,再去摸包裝袋,右手拿著一把筷子,一搓一撚一裝,就算完事
10月19日,天上飄著雪花,記者找到了舉報人所說的地點,玻璃上貼著“招工”字樣。“招工”要求招聘40歲以下的婦女,家住在南關附近。
記者按照上麵的電話撥打了過去。接電話的是個女子,“招40歲以下的女工,主要是做一次性餐具和餐巾紙,你可以到我這裏來實地看看!”記者表示要給50歲左右的親戚找份工作,“嗯,你過來看看吧,反正是計件工作,歲數太大怕她幹不了!”接電話的女子有些遲疑。
當天下午,記者以招工的名義敲開了加工點的大門,大廳裏,十幾名40歲左右的女工正坐在長條桌子的兩端往印好的包裝袋裏裝筷子,沒有工作服,沒有口罩,沒有手套,左手放嘴裏舔一下,再去摸包裝袋,右手拿著一把筷子,一搓一撚一裝,就算完事。
存放:
衛生間裏也堆放著成箱的一次性紙巾、筷子,地麵上滿是紙屑雜物,髒亂不堪
還有幾名女工直接用手將長條的無紡布弄平,再用切割機切割成小塊,窗子附近的工作台是用來封口用的,女工熟練地將裝好筷子、餐巾紙、圍裙的包裝袋用塑封機塑封好,裝箱。
堆放筷子的桌子也是工人的餐桌,工人的碗盤就放在桌子上,牆上掛著工人的衣服。除了大廳之外,其餘的幾間屋子都被用作倉庫,用來盛裝紙張、筷子等原料的編織袋就直接堆放在地上,甚至連衛生間裏也堆放著成箱的一次性紙巾、筷子,地麵上滿是紙屑雜物,髒亂不堪。
有一位管事的女子一邊裝筷子一邊跟記者聊天。“你家親戚要幹啊?反正也是計件,一件5厘,每天從早上8點幹到晚上5點,中午管一頓飯,我這兒的工人每月都能開七八百塊錢。你親戚要是想幹就拿一張身份證複印件,押金100元!”女子說。“用不用辦一張健康證?”記者問。“不用!”女子回答。
“消毒”:
消毒設備很簡單,兩個髒兮兮的大桶,一個臉盆,一個洗手池子
昨日上午,記者將情況反映給長春市工商局南關分局市場科,很快4名執法人員趕到現場,一名女性執法人員先以招工的名義敲開大門,然後其他人員再進入室內。
當執法人員出現時,女工們並不在意,一邊幹活一邊告訴執法人員:“老板不在!”
執法人員:你們都有健康證嗎?
女工:……(剛開始閉口不答,被問得急了)有啊,在家放著呢。
執法人員:你們這有消毒設備嗎?
女工:咋沒有呢?(轉身從一洗手台底下拿出兩個白塑料桶,一個塑料桶上寫著殺菌液的字樣,但是在專用型類別一塊的部分卻被人為摳掉了,另外一個塑料桶上竟然寫著化妝品防腐劑的字樣)
執法人員:這怎麽用化妝品防腐劑來消毒呢?
女工:啊,用這個塑料桶來裝消毒液,裏外不是一樣的。
女工所說的消毒設備很簡單,兩個髒兮兮的大桶,一個臉盆,一個洗手池子。“我們先把裁好的濕巾用清水涮一下,再用消毒藥水泡,然後再將浸泡好的濕巾裝進袋裏。”
記者在“消毒間”裏看到,洗手池子上的臉盆裏泡著大塊的濕巾,放在地上的一個大桶裏盛放著帶點泡沫的“消毒水”。牆麵上滿是髒汙,令人作嘔。
11時許,老板娘從外麵趕回,當執法人員要求她出具相關生產、經營證照時,老板娘表示以前證照齊全,但是過期了,目前正在辦理中。至於女工的健康證,老板娘表示“她們都沒有健康證”。老板娘說,這裏隻是臨時工作地點,剛幹沒幾個月,目前正在擴建廠房,廠房建好後就要搬走。
工商執法人員填寫了現場筆錄,因無證無照對加工點查封,要求相關負責人到工商局進一步接受調查,並接受相關處罰。
衝突:
不明身份黑衣男子拳打電視台記者臉
工商人員將女工們遣散,準備將加工點貼上封條,這時從外麵進來幾名不明身份男子,進屋裏查看了一圈又走了出去。
看到記者站在屋外,還拿著照相機、攝像機,一名黑衣男子朝記者大嚷:“不準拍,誰讓你拍我了?”“沒拍你,跟你有什麽關係?”沒想到黑衣男子根本不聽記者解釋,一拳打在電視台記者臉上,並手拿磚塊要朝記者臉上投擲,被圍觀群眾拉開。記者馬上撥打110報警電話。見記者報警,幾名男子迅速離開現場。
隨後,加工點老板娘被帶到永吉街派出所。
賬單:
長春市內多家飯店、快餐店使用這裏生產的一次性餐具。
在加工點的賬單上,記者發現長春市內多家飯店、快餐店使用這裏生產的一次性餐具。工人們桌子上正在裝筷子的包裝袋上是“明陽春”和“曹香居”。
昨日下午,記者與朝陽區衛生監督所監督員來到位於紅旗街附近的“明陽春”和“曹香居”連鎖店。
在“曹香居”連鎖店,監督員要求飯店工作人員出示一次性餐具的生產許可證和質檢報告,工作人員表示老板不在,無法出示相關票據。
監督員從工作人員手中拿到一份一次性餐筷,與記者在加工點拿到的一次性餐筷比對,發現包裝外皮分毫不差,關於生產企業的有效信息極少,既沒有廠名廠址,也沒有生產日期和批次,隻有一個訂貨電話。
在“明陽春”連鎖店,工作人員關於一次性餐筷的問題也回答不上來,監督員撥通了老板電話。老板表示,一次性餐筷都是由總部訂購。
衛生監督員要求兩家飯店以後訂購一次性餐筷時必須索證索票,隨時接受監督和檢查。
批發:
長毛發黴的一次性竹筷被鋪在地上晾曬,工作人員在行走時經常會不小心踩在上麵
這家加工點的竹筷、餐巾紙從何而來?對於這個問題,老板娘一直諱莫如深,不肯回答。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一日雜批發市場暗訪。在一家門市,用透明塑料袋裝著的一次性木筷就堆放在門口地上,沒廠名廠址。女老板說,有木筷和竹筷兩種,每種都分成好幾個等級。
“這種是最便宜的,3000雙批發價45元,還有更好的。木質更好,顏色更白的要120元一件(3000雙一件)!”“這種竹筷多少錢?”記者拿出從加工點拿到的竹筷,“這種150元一件,要得多還可以便宜!”記者擔心質量問題,要老板出示質檢報告,女老板一臉驚訝,表示從來沒人要過質檢報告,“幾分錢一雙的筷子誰還要質檢報告?”
在另一家門市,記者發現一些長毛發黴的一次性竹筷被鋪在地上晾曬,工作人員在行走時經常會不小心踩在上麵。“這些筷子還能用嗎?”記者問。“刷刷還可以賤價賣!”老板說。
記者表示要價格高一些的筷子,老板拿出了一包木筷,打開包裝,記者聞到一股刺鼻的味道。
記者:這些筷子怎麽這麽白呀?是不是經過特殊加工了?
老板:當然了,這些筷子都要經過加工的,否則會變形。
記者:怎麽加工才能這麽白?
老板:你問這些幹什麽?不買算了!
算賬:
如果每天賣出一萬雙,就可盈利1000元左右
記者走訪了多家飯店,以一中檔飯店為例,每天大約要消費600雙左右一次性餐筷。在加工點的賬本上,送貨的飯店能有20多家。
記者給加工點的老板算了一筆賬,每雙竹筷的批發價格是5分,再加上包裝、餐紙、人工等成本在內,一個包裝好的一次性餐筷的成本在5毛錢左右,賣到飯店的價格是6毛錢左右,如果每天賣出一萬雙,就可盈利1000元左右,而飯店再將餐具出售給顧客,則盈利更多。
誤區:
有些消費者總認為,一次性筷子用塑料包裝,看起來很衛生
執法人員表示,筷子售價便宜,很受低檔飯店、早餐點的歡迎。最主要的是消費者存在心理誤區,有些消費者總認為,一次性筷子用塑料包裝,看起來很衛生,對於小餐館裏的普通筷子,總怕店家洗得不幹淨、消毒不徹底。正是出於這種心理,許多市民在中小餐館就餐時寧可選擇一次性筷子。
(來源:新文化報)
上一篇:梅香園等豆幹不合格有的菌落總數超標70倍
下一篇:超市熟食七成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