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熱線:400-0532-596
新聞資訊

森林 最大的有機碳庫


錄入時間:2009-9-23 8:03:53
    人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關注“二氧化碳”。因為其濃度的不斷攀升,全球變暖等一係列問題隨之而生,已經嚴重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如今,與之較量的名詞“低碳經濟”、“低碳生活”等逐漸熱了起來。
  二氧化碳濃度正逼近極限
  地表氣溫和二氧化碳的濃度有著直接的對應關係。而溫度的升高,使得冰川雪山融化,海平麵上升,大麵積土地被淹。海平麵每上升一米,就有海拔4米的陸地受威脅。我國13億人口,有8億居住在海拔較低的地區,包括沿海的富裕城市。氣候的變化,還易引起洪澇、幹旱、饑餓、疾病等災難。
  聯合國早在1992年就製訂了《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其目的是要把溫室氣體濃度穩定在一定水平上,防止氣候係統產生威脅人類的幹擾,使生態係統有足夠的時間,自然地適應氣候變化,確保糧食生產不受威脅,經濟得到可持續發展。
  歐盟有科學家認為,不能讓地球有超過兩攝氏度的升溫。為此,需要把二氧化碳濃度穩定在百萬分之四百五十以上,而現在距這個濃度已經咫尺之遙了。
  全球開始向低碳經濟邁進
  正是在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嚴峻挑戰的大背景下,提出了“低碳經濟”的理念。
  “低碳經濟”最早見諸於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2006年,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斯特恩帶頭呼籲全球向低碳經濟轉型;2007年7月,美國參議院提出了《低碳經濟法案》;2007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正式通過一項決議,要求發達國家在2020年前將溫室氣體減排25%至40%,為全球進一步邁向低碳經濟起到了積極作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確定2008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為“轉變傳統觀念,推行低碳經濟”。同年7月,G8峰會上八國表示將尋求與《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其他簽約方一道,共同達成到2050年把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減少50%的長期目標。
  不能隻講減排、不講固碳
  較為流行的“低碳經濟”概念是:以低能耗、低汙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認為低碳經濟的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製度創新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這一觀點越來越暴露出局限性。在前不久北京林業大學召開的“森林與低碳經濟”高端論壇上,專家們提出,在發展低碳經濟中,森林的碳匯作用不容忽視。
  在陸地生態係統中,森林是最大的有機碳庫。森林麵積雖然隻占陸地總麵積的1/3,但森林植被區的碳儲量幾乎占陸地碳庫總量的56%。樹木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了大氣中大量的二氧化碳,減緩了溫室效應。這就是森林的碳匯作用。清華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張坤民教授認為,森林具有以最小成本、實現最大固碳效益的潛力。
  森林有重要的碳匯和碳源
  森林生態係統是陸地中重要的碳匯和碳源,在這個係統中,森林的生物量、植物碎屑和森林土壤固定了碳素而成為碳匯,森林以及森林中微生物、動物、土壤等的呼吸、分解釋放碳素到大氣中成為碳源。如果森林固定的碳大於釋放的碳就成為碳匯,反之成為碳源。在全球碳循環的過程中,森林是一個大的碳匯,但隨著森林破壞、退化的加劇以及一些幹擾因素(如火災)的影響,森林生態係統就可能成為碳源,這將加劇全球的溫室效應。北京大學教授徐晉濤說,因森林破壞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占五分之一。如果能夠把破壞森林遏製住,溫室氣體減排就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擴大森林資源,是一種成本非常低的政策工具。
  科學研究表明,森林蓄積每生長1立方米,平均吸收1.83噸二氧化碳,放出1.62噸氧氣。造林就是固碳,綠化等同於減排。人工林的固碳作用更加顯著,如人工桉樹林生產力相當於天然林(針葉林)的20至30倍,5至7年就可以成材,生物量相當於原始林在自然情況下100至150年的產量。據預測,到2050年我國人工林可達158萬平方千米。若人工林平均蓄積量提高一倍,將使人工林固碳總量達到88.4億噸。
  提倡零碳,保持低碳,走向活碳
  低碳經濟模式核心在於低排放、高吸收和碳持續。中國林業經濟學會技術經濟委員會主任陳建成教授提出了零碳、低碳和活碳的觀點。他說,盡管“零碳”即零排放,是不現實的,但作為人類的理念和目標卻有積極、現實的意義。
  保持低碳,即意味著社會發展過程中不斷降低碳的淨排放量,對高碳單位實行碳稅調節、指標減排、製度約束,同時保護森林,增加綠地麵積,發揮森林的固碳作用。
  走向活碳的含義則是,把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等統一到可持續發展上,建立碳信用、發行碳股票、促進碳交易、推進碳貿易、實現碳致富。
  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低碳經濟
  離開房間時把燈關了嗎?
  一位清潔工對剛剛討論完可持續發展的專家說,你們離開房間時把燈關了,行嗎?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李周用這個故事說明,發展低碳經濟不能隻是誇誇其談,而要落實到實際行動上。
  日常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比比皆是:
  一輛每年行程2萬公裏的汽車釋放二氧化碳2噸。發動機每燃燒1升燃料,釋放二氧化碳2.5公斤;電腦使用一年間接排放10.5公斤二氧化碳;洗衣機間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7.75公斤;用飛機運輸1噸進口水果,飛行裏程為1萬公裏,排放二氧化碳量為3.2噸……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碳足跡,所以減排人人有責,低碳生活方式應該成為時尚。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帶水杯、隨手關燈、盡量步行等,都能減少碳的排放。
  除此之外,還可以采取碳補償的方法:捐資給專門機構,用以植樹或其他減排項目,來抵消自己二氧化碳排放量。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區親善大使周迅,曾購買238棵樹苗,來抵消她2008年的航空飛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鐵錚
   (本文來源:北京日報 )   
   

 

上一篇:消費提醒:方便食品質量較好 消費者可放心消費

下一篇:進口奶粉地位或遭動搖 外資操控定價成最大隱患

首頁 | 關於我們 | 網上商城 | 在線客服 | 聯係我們
業務聯係電話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郵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島市城陽區錦匯路1號A2棟
產品技術谘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時段:13105190021
投訴與建議:13105190021 1300653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