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藥監局公布了2008年本市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其中抗生素類藥品、中樞神經係統用藥和抗腫瘤藥分別位居不良反應涉及藥品的前三位。
去年全市共收集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表13562份,同比增長19%,每百萬人口平均報告907份。 北京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主任張黎明介紹,按藥品分類,本次不良反應報告共累計涉及化學藥品14080例次,占86.09%;中藥累計2153例次,占13.16%;生物製品120例次,占0.74%。“不論從報告表絕對數量還是構成比來看,抗腫瘤藥的報表數量增長明顯,這與抗癌新藥在全球同步上市有關。”
在化學藥品中,不良反應排在前10位的藥品分別是左氧氟沙星、索拉非尼、阿奇黴素、克林黴素、頭孢呋辛、加替沙星、頭孢呱酮、阿莫西林、依替米星、莫西沙星,幾乎全部為抗生素類藥物。其中左氧氟沙星連續5年報告表數量位居首位,占到每年報告表總數的10%左右。
“抗生素不良反應發生率高居不下,與其臨床使用頻次高不無關係。”張黎明分析,從抗生素不良反應的特點來看,雖多為已知輕度不良反應,但抗生素使用不當可發生嚴重的不良後果,損害重要髒器,尤其很容易傷害或者潛在傷害兒童體內器官。長期應用可誘導細菌耐藥,引起體內正常菌群失調,造成嚴重的二重感染,給臨床治療帶來更大的困難。“當務之急,要提高臨床醫生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重視程度,促進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同時要密切關注臨床常用抗生素藥的不良反應監測,以減少藥品不良反應事件的發生。”
記者了解到,藥品不良反應累及損害器官係統位於前3位的依次是皮膚及其附件損害,占31.74%;胃腸係統損害,占17.37%;全身性損害,占13.05%。本次不良反應報告共涉及465種臨床表現,其中皮疹排在首位,其次為惡心、頭暈、嘔吐、心悸、瘙癢等,肝功異常排在第13位,過敏性休克排在第20位。
目前,不良反應的預後總體較好,36.6%的患者恢複正常,61.9%的患者在報告時或者跟蹤時已好轉,0.7%的患者有後遺症,0.4%的患者因為不良事件死亡。死亡主要集中在過敏性休克、肝腎功能衰竭。
(來源:京報網)
上一篇:蘋果慢吃對人體有好處
下一篇:肺炎也會“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