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敏試驗
測定抗感染藥物在體外對病原微生物有無抑菌或殺菌作用的方法稱為藥物敏感性試驗,簡稱藥敏試驗。結果判斷標準:目前我國藥敏試驗判斷標準參照CLSI標準文件。
藥敏結果S、I、R有何代表意義
S是指細菌對抗菌藥敏感,使用常規劑量時的平均血濃度超過MIC 5倍以上,用常規劑量通常有效;I是指細菌對抗菌藥中度敏感,常規劑量時平均血濃度等於或略高於MIC,需用高劑量或對體內藥物濃縮部位的感染可能有效;R是指細菌對某種抗菌藥耐藥,藥物對細菌的MIC 高於應用常規劑量時的血濃度,應用常規劑量治療通常無效。注意:S、I、R是基於血液中分離的微生物而建立的,也就是說是指血液中微生物的敏感情況,在應用於其它組織器官感染時需考慮PK/PD。
藥敏試驗的藥物選擇的標準
抗菌藥有近幾百種,藥敏試驗中不可能包括每種抗菌藥。所測試的抗菌藥紙片的種類是根據各類細菌對抗菌藥的敏感性及臨床可能選用的藥物而確定的,同類藥物通常隻選擇1-2個代表品種。CLSI對各種細菌的藥敏試驗中宜測試的藥物品種進行了推薦,並每年更新。實驗室結果以標準藥敏試驗結果為準。
了解微生物天然耐藥
由於微生物具有區別於其它物種的特殊代謝路徑而導致的對某種抗生素耐藥,該耐藥性具有種屬特異性,與抗生素是否接觸無關。如腸球菌對除青黴素、氨苄西林以外的所有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天然耐藥,嗜麥芽窄食單胞菌對亞胺培南(泰能)、美羅培南天然耐藥、鮑曼不動杆菌對一二代頭孢天然耐藥等;真菌中曲黴菌對氟康唑天然耐藥等。
選擇報告單上敏感抗生素為什麽臨床治療無效?
1. 培養結果是汙染菌或定植菌。
2. 體外藥敏並不完全等同體內敏感,還要考慮PK/PD。一般來說,敏感≠治療有效。
3. 細菌本身因素(如誘導耐藥、生物膜)等。
應根據感染部位、病情嚴重程度、藥物的抗菌作用及藥動學特點選擇抗菌藥物。
培養陽性都需要抗菌藥物治療嗎?
1. 培養陽性可能是汙染菌或定植菌必須結合臨床症狀來判斷是否為致病菌。
2. 外科感染部位的清創引流與換藥,比使用抗菌藥更有效。
已使用抗生素治療的患者做微生物檢測結果陽性,是否表明現有的抗菌藥物無效?
1. 可能是汙染或定植菌。
2. 根據微生物藥敏試驗結果結合臨床症狀是否減輕或消失再結合抗菌藥物療程來考慮進一步治療。
目前治療用藥前標本送檢率不斷提高,為什麽有意義的培養結果較少?
除了臨床和細菌室做好質控,不得不提的是,臨床應優化標本送檢結構,增加無菌部位標本的送檢比例,倡導無菌體液正確采集與培養。
1. 提高血培養的送檢率。
2. 尿標本采集前需清潔外陰,留取清潔中段尿,切勿送檢導尿袋中的尿液。
3. 外科最好的標本是組織或膿液,而不是拭子。傷口不僅僅抽取膿液,還應采集傷口底部的新鮮肉芽組織等。
4. 懷疑厭氧菌感染時,應采用厭氧轉運容器,室溫下1h內送達實驗室。
5. 腦脊髓液標本不應冷凍,應及時送檢等。
關注微生物報告單備注信息
1. 分離菌的特定意義和特別處理建議(如:多重耐藥菌請注意隔離等)。
2. 與臨床及相關部門的聯係記錄(如:已電告臨床與院感科)等。
3. 標本的送檢狀態。
上一篇:實驗室危險品分類
下一篇:菌落總數中的誤操作及避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