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種致病菌包括:沙門氏菌、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大腸埃希氏菌O157:H7、金黃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
沙門氏菌:
革蘭氏陰性菌,無芽孢杆菌,兼性厭氧 可引起胃腸炎,潛伏期5小時到5天,發病通常自攝取汙染食物後12-36小時開始。症狀為腹瀉,惡心,腹痛,中等程度發燒,畏寒等,病程2-5天 可引起傷寒,潛伏期7-28天,症狀為頭痛,持續高燒,腹痛,渾身酸痛,乏力等,病程1-8周 可引起菌血症,血液中存在此菌,傳播擴散到環境中 傳播源是人、家禽、豬、牛和其他動物。普遍來自環境,肉,蛋,奶和農產品 熱敏感 生長的水分活度為0.94
單增李斯特氏菌:
革蘭氏陽性、無芽孢、兼性厭氧杆菌 3-42℃生長(最佳為30-35℃),pH值為5.0-9.0(最低為4.4),水分活性>0.92。可在10%鹽濃度的環境中生長 可引發新生兒及成人腦膜炎和/或敗血症 李斯特氏病在很大比例上都是食源性的
大腸埃希氏菌O157:H7:
革蘭氏陰性、不形成芽孢、兼性厭氧的腸杆菌科杆菌 典型的嗜溫生長,從7-10℃到50℃(最佳為37℃)。生長的最小水分活性為0.95,pH值為4.4至8.5 可導致較為嚴重的綜合症 被糞便汙染的水或其他食物,以及食品加工過程中的交叉汙染都可導致感染 次級傳播(人到人)也可在感染者排出病原菌期間發生
金黃色葡萄球菌:
革蘭氏陽性,串狀球菌,兼性厭氧 引發疾病通常發生在攝取被汙染食品後1-7小時。常見症狀為惡心、嘔吐、腹部痙攣和腹瀉等,病程通常為兩天 致病菌毒素熱穩定 普遍存在,多數在溫血動物的黏膜和皮膚表麵發現 熱敏感,生長的水分活度為0.85 肉製品、水產製品、糧食製品、即食豆類製品、即食果蔬製品、飲料、冷凍飲品:n=5,c=1,m=100CFU/g(mL),M=1000CFU/g(mL),即食調味品:n=5,c=2,m=100CFU/g(mL),M=10000CFU/g(mL)
副溶血性弧菌:
革蘭氏陽性,無芽胞,無鞭毛。需氧或兼性厭氧菌,營養要求較高 該菌抵抗力不強,60℃30分鍾即被殺死。 常可引起皮膚、皮下組織的化膿性炎症、呼吸道感染、流行性咽炎等 可通過直接接觸、空氣飛沫傳播或通過皮膚、粘膜傷口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人畜化膿性感染部位常成為食品汙染的汙染源 水產製品、水產調味品:n=5,c=1,m=100MPN/g(mL),M=1000MPN/g(mL)
上一篇:微生物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