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病原微生物:不改變乳的性質,但對人、畜健康有害,通過乳傳播各種流行病。如溶血性鏈球菌、乳房炎鏈球菌、沙門氏菌。
二是有害微生物:引起乳的腐敗變質。如低溫菌、蛋白分解菌、脂肪分解菌、產酸菌、大腸杆菌。
三是有益微生物:在幹酪、酸性奶油及酸奶乳品方麵的作用。
一、乳中的細菌
(一)乳酸菌
1.乳鏈球菌
(1)乳鏈球菌:橢圓形、一般呈雙球或短鏈球狀、不形成孢子、G+。可能來自毛、糞、擠乳桶。
(2)嗜熱鏈球菌:橢圓形、一般呈雙球或短鏈球狀、G+。
(3)乳脂鏈球菌:球形或橢圓形、連接兩個呈短鏈球狀、不形成孢子、G+。
(4)糞鏈球菌:橢圓形、一般呈雙球或短鏈球狀、不形成孢子、G+。存在於動物腸道糞便。
(5)嗜檸檬酸鏈球菌:球形、連成兩個或呈鎖鏈狀、不形成孢子、G+。
2.明串珠菌屬
3.乳酸杆菌
(1)保加利亞乳杆菌:呈棒狀、有時呈長、大鏈狀。
(2)嗜酸乳杆菌:菌體細長形,可單獨存在或2-3個形成短鏈狀存在。主要存在於動物腸道。
(3)幹酪乳杆菌:呈細長鏈狀,不形成孢子、G+。
(二)腸杆菌科
1.埃希氏菌屬:隻含有大腸埃希氏菌,是一種G-短杆菌。汙染源主要是牛糞便、牛體和擠乳員的手。
2.腸杆菌屬:主要是產氣腸杆菌。存在於土壤、水、糞便,菌體為短杆狀,有時單個、有時量各或短鏈狀,不形成孢子、G-。
3.耶爾森氏菌屬
(三)丙酸菌:分解碳水化合物產酸產氣、G+短杆菌。
(四)丁酸菌:菌體呈單個或兩個相連接,形態有時呈鏈狀,G+。汙染源是牛糞、含有牛糞的土壤和水源。
(五)假單孢菌屬:低溫下生長繁殖,可分解脂肪產生脂肪分解臭。
(六)小球菌屬:產生色素、G+球菌,存在於土壤、水、動物皮膚。
(七)產堿杆菌屬:G-、存在於動物腸道、水。
(八)孢子杆菌:有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蠟樣芽孢杆菌、梭狀芽孢杆菌等,G+芽孢杆菌,存在於土壤、水、塵埃、飼料。
二、乳中酵母菌、黴菌
易脆酵母:能使乳糖形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生產牛乳酒的菌種。
園酵母菌屬:發酵乳糖,汙染時使幹酪和煉乳罐頭膨脹。
假絲酵母菌屬:氧化分解力很強,使乳酸分解成CO2+H2O, 用於酒精發酵。
有害菌:根黴、毛黴、曲黴、青黴、串株黴等。產生黴味、變質、發黑、斑點
有益菌:米曲黴、百地黴、沙門柏幹酪青黴主要用於幹酪、酸敗乳、酸性奶油生產中,產生特殊風味。
三、乳中的噬菌體
是侵入微生物中病毒的總稱。
分布:存在加工乳、乳清發酵劑的地方
分為潛伏期、裂殖期
殺滅
1)加熱破壞:65℃、5分;75℃、15分
90℃、40分
2)消毒劑:次氯酸鈉、含活性氯的漂白粉溶液處理器具;有效氯劑噴霧、空氣。
3)紫外線照射:菌體濃度、照射量、距離。
上一篇:食品檢驗人員的職業素養和管理
下一篇:李斯特菌的致病性及流行病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