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熱線:400-0532-596
微生物技術資料
文章檢索
  首頁 > 微生物知識->微生物基本知識->致瀉性大腸埃希氏菌分類

致瀉性大腸埃希氏菌分類



錄入時間:2014-11-25 11:34:03 來源:betway必威西汉姆联生物

腸致病性大腸埃希氏菌

致病機製:LEE毒力島和EAF質粒(編碼束狀菌毛)

典型EPEC(含有LEE和70-100kb的大毒力質粒EAF)

發展中國家引起嬰幼兒特別是0-6個月嬰兒腹瀉的主要病原菌,在某些發展中國家EPEC引起的嬰兒腹瀉可達30-40%。上世紀40-50年代之前,EPEC常引起發達國家嬰幼兒腹瀉的暴發

非典型EPEC(含有LEE但不含毒力質粒EAF)

發達國家引起腹瀉的重要病原菌,並能引起發達國家嬰幼兒和成人的腹瀉暴發

 

腸產毒性大腸埃希氏菌

致病機製:腸毒素和定植因子

腸毒素

不耐熱腸毒素(LT):與腺苷環化酶作用,使胞內cAMP水平增高,導致腸粘膜細胞內水、鈉、氯等過度分泌至腸腔,導致腹瀉

耐熱腸毒素(ST): 通過激活腸粘膜細胞上的鳥苷環化酶, 使胞內cGMP升高而導致腹瀉

腸侵襲性大腸埃希氏菌

致病機製:侵襲性大質粒

細菌經消化道進入大腸後,穿過粘液層,粘附到腸上皮細胞 上,引起細胞內吞,被帶入細胞內空泡中。其毒力主要表現在能使空泡破壞,細菌進入上皮細胞胞漿中增殖,最後殺死細胞,再擴散到鄰近細胞,導致組織破壞和隨後的炎症發生

腸集聚性大腸埃希氏菌

致病機製:毒素和粘附素

腸集聚耐熱毒素 ( enteroaggregative heat-stable toxin, EAST)和不耐熱毒素(plasmid encoding toxin,Pet),可導致大量液體分泌

細菌通過集聚性粘附菌毛粘附於腸粘膜上皮細胞,在細胞表麵聚集,形成磚狀排列,使微絨毛變短,單核細胞浸潤

腸出血性大腸埃希氏菌

致病機製:誌賀毒素(Stx)和LEE毒力島

 

EHEC產生的毒素能使vero細胞產生病變,故稱vero毒素;亦稱誌賀樣毒素(shiga-like toxin ,SLT )或誌賀毒素Stx ;

 

EHEC的Stx分兩型,StxⅠ和 StxⅡ,兩型毒素均由溶原性噬菌體介導。

 

人們把產生誌賀毒素的大腸杆菌統稱為STEC (Shiga toxin- 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 包括EHEC, 並不是所有的產Stx毒素的大腸杆菌都能引起出血性腸炎或溶血性尿毒綜合症。

 

HUS在產生StxⅡ的EHEC中較多,因其能選擇性破壞腎小球內皮細胞

 


 

上一篇:單增李斯特菌MR-VP試驗與糖發酵試驗

下一篇:致瀉性大腸埃希氏菌分離、鑒定

首頁 | 關於我們 | 網上商城 | 在線客服 | 聯係我們
業務聯係電話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郵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島市城陽區錦匯路1號A2棟
產品技術谘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時段:13105190021
投訴與建議:13105190021 1300653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