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
取增菌後的mEC+n 肉湯,劃線或取0.1mL 塗布接種於改良山梨醇麥康凱(CT-SMAC)平板和改良CHROMagar O157 顯色瓊脂平板上,於36℃±1℃培養18h~24h,觀察菌落形態。必要時將混合菌落分純。在CT-SMAC 平板上,典型菌落為不發酵山梨醇的圓形、光滑、較小的無色菌落,中心呈現較暗的灰褐色;發酵山梨醇的菌落為紅色。在改良CHROMagar O157 顯色瓊脂平板上為圓形、較小的菌落,中心呈淡紫色-紫紅色,邊緣無色或淺灰色。
初步生化試驗
在CT-SMAC 和改良CHROMagar O157 顯色瓊脂平板上挑取5 個~10 個典型或可疑菌落,分別接種TSI 瓊脂,同時接種MUG-LST 肉湯,並用已知MUG陽性的大腸埃希氏菌株做對照,於36℃±1℃培養18h~24h。必要時進行氧化酶試驗和革蘭氏染色。在TSI 瓊脂中,典型菌株為斜麵與底層均呈黃色,產氣或不產氣,不產生硫化氫(H2S)。置MUG-LST 肉湯管於長波紫外燈下觀察,MUG陽性的大腸埃希氏菌株應有熒光產生,大腸埃希氏菌O157:H7/NM 無熒光;對分解乳糖且無熒光的菌株,在營養瓊脂平板上分純,於36℃±1℃培養18h~24h,並進行下列鑒定。
上一篇:諾如病毒檢測原理與富集
下一篇:監測方法驗證的實施-正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