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說說一些致病菌的致病機理:
1、沙門氏菌:2300多個血清型,我國200多,進入腸道後大量繁殖,除使腸道黏膜發炎外,大量活菌釋放的內毒素同時引起機體中毒。
2、葡萄球菌:可產生ABCDE5型毒素和酶類,引起食物中毒主要是產生腸毒素的葡萄球菌,其中金黃色葡萄球菌致病力最強,大約50%以上的金葡可在實驗室條件下產生2種以上的腸毒素。食物種的腸毒素耐熱性強,烹飪溫度不能將其破壞,218-248攝氏度才能破壞。
3、肉毒梭菌:產生A-G型毒素,我國新疆主要發現過A型毒素,青海多為E型。改毒素是一種強烈的神經毒素,對消化酶、酸和低溫穩定。但是被堿和熱破壞失去毒性。(我個人聽說肉毒梭菌毒素可以用來減肥,一些明星用這種毒素進行“暴力”減肥,雖然有一定效果,但是,本人不讚成用這樣的方式,損害中樞神經,容易早老癡呆。)
4、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病死率很高的食物中毒,酵米麵和變質銀耳是主要中毒食品,產生腸毒素——米酵菌酸,嚴重損害肝、腦、腎等實質髒器。烹飪方法不能破壞毒素,變質銀耳涼曬2天後消除毒素94%以上。(銀耳變質千萬不要以身試法,告誡黑心JS,不要拿消費者和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5、李斯特菌:本菌能產生一種溶血素性質的外毒素。能引起人和牛、綿羊等動物的腦膜炎,可使家兔豚鼠等實驗動物感染引起血中單核細胞增高。
可引起嬰兒及新生兒的化膿性腦膜炎或腦膜腦炎,死亡率可達70%。子宮內感染的新生兒可導致新生兒李斯特氏菌病、流產、死胎或習慣性流產。(引自foodmate兄,李斯特專題)。
6、致瀉大腸埃希氏菌:分五種,根據血清型別、毒力和所致臨床症狀可分為產腸毒素性大腸埃希氏菌(ETEC)、腸致病性大腸埃希氏菌(EPEC)、腸侵襲性大腸埃希氏菌(EIEC)、腸出血性大腸埃希氏菌(EHEC)以及腸粘附性大腸埃希氏菌(EAEC)五類。ETEC產耐熱和不耐熱的腸毒素,EPEC主要產致賀樣毒素及對上皮細胞的侵害力,EIEC侵襲大腸黏膜上皮細胞,並在其中擴散繁殖,引起細胞死亡造成潰爛,與誌賀氏菌相似;EHEC有誌賀氏樣毒素和溶血素;EAggEC可集聚性黏附與Hep-2細胞。
7、臘樣芽孢杆菌:產生致吐腸毒素和致瀉腸毒素。
8、產氣莢膜梭菌:A型產氣莢膜梭菌產生的腸毒素是治病因子。
9、誌賀氏菌:侵襲大腸黏膜上皮細胞,並在其中擴散繁殖,引起細胞死亡造成潰爛。
上一篇: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因子
下一篇:副溶血弧菌的致病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