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溫度
影響兩方麵。
最低、最適、最高生長溫度,致死溫度。
微生物生長溫度類型:
低溫型(嗜冷微生物)
中溫型(嗜溫微生物)
高溫型(嗜熱微生物)
二、pH
主要影響:引起膜電荷變化,從而影響營養吸收;影響酶活性;改變營養物狀態和有害物毒性。
有最適pH,此時酶活性最高,其他條件適合,生長速率最高,但不是生產的最適pH。
微生物細胞內的pH多接近於中性。
pH調節措施:
三、氧化還原電位 Eh
Eh與氧分壓有關,也與pH有關。
不同種類微生物所要求的Eh不同。
Eh影響酶活性,也影響呼吸作用。
四、輻射
指通過空氣或外層空間以波動方式從一個地方傳播或傳遞到另一個地方的能量。
(一)紫外線(非電離輻射)10-380nm
致死主要是細胞中很多物質對紫外線吸收。殺菌作用隨劑量增加而增加。紫外線穿透力弱,應用於空氣消毒、表麵消毒、菌種誘變。
(二)電離輻射(X、α、β、γ)
效應無專一性, α、β穿透力較弱,X、 γ較強。
KI對電離輻射具保護作用。
五、幹燥
水分對正常生長必不可少,各種微生物抵抗幹燥能力不同。
六、滲透壓
微生物對滲透壓有一定適應能力。高滲溶液—質壁分離,低滲溶液—細胞膨脹破裂。
七、超聲波(20,000Hz以上)
使細胞破裂,科研中破碎細胞。
八、表麵張力
4.5--6.5x10-4 N/cm,降低影響。
4節:滅菌與消毒
滅菌 sterilization :殺死所有微生物。
消毒 disinfection :殺死一切病原微生物。
防腐 antisepsis:利用理化因素抑製微生物生長繁殖。
化療 chemotherapy:利用具有選擇毒性化學藥物或抗生素來抑製宿主體內病原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借以達到治療的一種措施。
上一篇:連續培養與同步生長
下一篇:化學療劑對微生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