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品製備的目的,在於保證樣品十分均勻,使我們在分析時候,取任何部分都能代表全部被測物質的成分,根據被測物的性質和檢測要求,製備方法有下麵幾種:
1.樣品的製備方法
①搖動或攪拌(液體樣品,漿體,懸浮液體)
(用玻璃棒、電動攪拌器、電磁攪拌)
②切細或攪碎 (固體樣品)
③研磨或用搗碎機
對於帶核、帶骨頭的樣品,在製備前應該先取核、取骨、取皮,目前一般都用高速組織搗碎機進行樣品的製備。
2.樣品的保存方法
采取的樣品,為了防止其水分或揮發性成分散失以及其它待測成分含量的變化,應在短時間內進行分析,盡量做到當天樣品當天分析。
樣品在保存過程中可能會有以下幾種變化:
①吸水或失水
②黴變
③細菌
樣品在保存時有幾種變化(可能發生的變化)
a)吸水或失水
原來含水量高的易失水,反之則吸水,含水量高的易發生黴變,細菌繁殖快,保存樣品用的容器有玻璃、塑料、金屬等,原則上保存樣品的容器不能同樣品的主要成分發生化學反應。
b)黴變
特別是到新鮮的植物性樣品,易發生黴變,當組織有損壞時更易發生褐變,因為組織受傷時,氧化酶發生作用,變成褐色,對於組織受傷的樣品不易保存,應盡快分析。
例如:茶葉采下來時,先脫活(殺青)即加熱,脫去酶的活性。
c)細菌
為了防止細菌,最理想的方法是冷凍,樣品的保存理想溫度為-20℃,有的為了防止細菌汙染可加防腐劑,例如甲醛,牛奶中可加甲醛作為防腐劑,但量不能加的過多,一般是1-2d/100ml牛奶。
上一篇:食品檢驗采樣的數量與方法
下一篇:實驗室化學廢料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