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熱線:400-0532-596
微生物技術資料
文章檢索

L型細菌及其感染(上)



錄入時間:2011-10-21 16:24:05 來源: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L型細菌(L菌)早就發現了,隻是直到近20多年來由於檢驗技術不斷地改善,才對L菌及其感染有了較為深入的認識,有關的報道才越來越多,其所致的病種範圍也在不斷地擴大。據國內擬診敗血症的萬餘例一般培養的結果,有細菌生長者僅占17.8%~18.4%,即使診斷為菌血症者,細菌培養陽性者也僅占42%,膿汁培養陰性者達到27.3%,普通培養陰性者除疑厭氧菌外,就疑L菌;另有材料雲,敗血症常規血培養陽性率為13.2%,L菌的檢出率為36.3%,甚有高至60%~80%;急性風濕熱患者有83%從血中培養到L型鏈球菌;尿道感染尿常規培養細菌檢出率為9.9%,L菌占33.9%,後者中大腸杆菌L菌占23.1%,金葡菌L菌占21.4%。於今對L菌的認識已不僅是細菌形態學問題,而是涉及到傳染病學、遺傳學、病理學、細胞生物學、免疫學及生物製品質控等廣泛領域的重要問題[1]。因而作者據手頭資料就此題目作一扼要介紹於下。     
                   
  1  L菌名稱的由來

    1935年英國學者Klieneberger在研究鼠咬熱的病原體念珠狀鏈杆菌時,意外地發現了一種肉眼可見的微小菌落,其菌體呈高度多型性,認為是該菌的一個變種;因為該變種是在Lister醫學研究所內發現的,即取其第一個字母以命名,故稱為L菌。Lister是英國著名的微生物學家。L菌也稱細菌L型,其可見的英文名稱就有5個之多,即L-form、L-phase、L-organism、L-phase variant和Cell wall deficient bacteria,以前者為常見。

  2  L菌的分布

    此型細菌分布極廣,可以說凡有細菌存在之處,如土壤、河水、動物器官及人體組織等,便有L菌的存在;病原微生物的L菌保存著一定的毒力,具有致病性。已經發現一些真菌和螺旋體也會變成L菌。

  3  L菌的形成

    凡能直接或間接地作用於菌壁,使其產生亞致死性損害的各種因素,均可誘生出L菌。其機製有以下兩種:

  3.1  自發形成 

  很少見,機製不明;目前所知隻有念珠狀鏈杆菌和擬杆菌可自然形成。

  3.2  誘導產生 

  抗生素如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萬古黴素、杆菌肽和溶葡萄球菌素等,在長期給藥後;酶的作用如溶菌酶和脂酶等;免疫作用如抗體、補體噬菌體和吞噬細胞等;氨基酸如甘氨酸、蛋氨酸和甲硫氨酸等;理化因素如亞硝酸鹽、D-環絲氨酸、紫外線、去氧膽酸鹽等,均可誘生此型細菌。這些因素導致產生L菌的機製有4種:改變細菌的DNA;破壞細菌的細胞壁;阻斷細菌的肽聚糖的合成和機體的免疫幹擾[2]。

    G+球菌以金葡菌為代表說明之。金葡菌的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為黏肽,占胞壁幹重的50%~80%。β-內酰胺類抗生素和溶菌酶均可幹擾其合成,使菌壁出現缺陷;溶菌酶還能破壞乙酰葡糖胺和乙酰胞壁酸分子間的連接;半合成青黴素的脂溶性強;這些均會破壞菌壁。G-杆菌的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脂多糖,黏肽含量少,隻占菌壁幹重的1%~10%,故不受β-內酰胺抗生素的影響,但可被脂酶所損害,進而菌壁便遭破壞。

  4  L菌的形態與生物學特性

  4.1  形態學特性 

  (1)細胞壁缺損:此型細菌雖然胞壁缺如或殘缺不全,但是隻要其胞漿完整無損,在高滲環境中依然具有生命力,可生長繁殖;(2)基本形態:高度多形性,可表現為球狀、杆狀、鏈狀及絲狀形,且大小不一;菌落微小,直徑隻1μm左右;在瓊脂培養基上,進而細胞壁便遭破壞菌落內陷,與普通的菌落外凸不同;在低倍顯微鏡下,菌落呈“油煎蛋”樣;在高倍鏡下,菌落邊緣為大形菌,比親本菌株要大,中心為小形菌。

  4.2  生物學特性 

  (1)嗜高滲性:隻有在高滲環境中才能生長,在普通的培養基上不生長;由於已經失去了堅固的菌壁,隻剩下一層胞漿膜,故在非高滲的環境中,菌體就會迅速地溶解而死亡;如L型金葡菌在蒸餾水中3min就會裂解,2h後消失,在0.1%~0.2%的氯化鈉溶液中,15min後,細菌減少90%,而在2%~15%的氯化鈉溶液中,菌體則無變化; (2)返祖性:這是一個重要的生物學特性;當抑製、破壞菌壁的因素去除後,L菌又恢複了完整的細胞壁,變回親本菌株,又有了親本菌株的特性,這就是返祖性。返祖性又可分為下列兩種,即①易變性L菌:當抑製、破壞細胞壁的因素去除後很快回複到親本菌株的L菌稱之;臨床分離到的多為此型;通常剛形成的或細胞壁缺陷較輕的L菌較易返祖,細胞壁完全缺如者則不易返祖;②穩定性L菌:當抑製、破壞細胞壁的因素去除後,經過多次傳代仍然保持著L菌的特性稱之;嚴格地說,隻有這一型的細菌才能稱為L菌;(3)弱抗原性:細菌的主要抗原在胞壁及其表麵的附屬物上,一旦菌壁缺失,就會導致抗原性大為減弱,乃至消失;L菌可長存於宿主的體內,並抗拒宿主的防衛機製;它雖具抗原性,但抗原性薄弱,因此能逃避宿主免疫係統的自衛性攻擊;這就是L菌得以長存於宿主體內的原因。

  5  L菌的培養

    它可分為3種類型,即液體增菌培養基、液體培養基和固體培養基。在普通培養基中可加入滲透壓穩定劑20%的人血漿(或馬血漿)和5%氯化鈉,也有用10%馬血漿和3%~5%氯化鈉(或12%~15%蔗糖);固體培養基現多用成品Kagan培養基;國內多用改良培養基。要用特殊的高滲培養劑是因為L菌的胞膜內蛋白質含量高,導致滲透壓高於胞膜外,培養時需要有一定的高滲環境才能穩住菌形不變。這也就是L菌常規培養陽性率不高的原因。現在知道L菌也存在於紅細胞內,當紅細胞裂解時此菌就大量釋入於血中,故有學者就把采得的血標本用溶血法把紅細胞溶解來培養L菌,結果常規培養檢出率為1.4%(3/210份),溶血培養檢出率為48.5%(102/210份),檢出率明顯提高[3]。

  6  L菌與支原體的實驗室區別

    兩者極易混淆,必須認真鑒別,其鑒別點如下: L菌的形成是外界因素影響所致,而支原體則是固有形態,在分類學上毫無關係;L菌的菌落較大,為0.5~1.0mm,支原體的菌落則較小,為0.1~0.3mm;L菌有返祖性,支原體則無此特性;保色時間有別,L菌因為菌壁缺陷,致結晶紫易滲入,和支原體一樣均可被染成藍色,但前者的保色時間較長,後者則相反,很快褪色;兩者無共同的抗原性,不發生交叉反應;L菌在增殖期不需要膽固醇,而支原體則需要此種物質。

 

上一篇:收集細菌培養標本注意事項

下一篇:L型細菌及其感染(下)

首頁 | 關於我們 | 網上商城 | 在線客服 | 聯係我們
業務聯係電話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郵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島市城陽區錦匯路1號A2棟
產品技術谘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時段:13105190021
投訴與建議:13105190021 1300653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