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發突變是應用人工方法使細菌增殖和複製DNA時出現“錯誤”,從而育成人類需要的細菌變異品係。許多物理和化學因素可作為細菌的誘變劑,提高細菌的突變率。如下介紹常用的誘變方法及其致突變的機製。
(一)物理方法
包括溫度及各種射線,如紫外線、激光等非電離輻射和X射線、γ射線、β射線、快中子等電離輻射。
1. 溫度:溫度誘發基因突變的機製似乎是專一對GC堿基對的作用。包括使C脫氨基轉換為尿嘧啶(U),在複製中造成GC→AT轉換;以及引起G-脫氧核糖鍵的移動,從而在DNA複製過程中出現包括兩個G的堿基對,在再一次複製中造成GC→CG顛換。
2. 輻射:輻射的誘變作用一般認為有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兩個方麵。前者是指輻射直接作用於染色體,包括引起DNA骨架斷裂所造成的染色體畸變,和使DNA分子上相鄰的T形成二聚體而引起的複製差錯。間接作用是使染色體以外的細胞物質發生變化,再由這些物質作用於染色體引起突變;它包括堿基類似物的形成及其突變誘發作用,和電離輻射引起過氧化氫和遊離基的產生以及它們對突變的誘發。
(二)化學方法
常用的化學誘變劑有堿基類似物(如5溴脫氧尿苷(UBr)、5氟脫氧尿苷、2氨基嘌呤、8氮鳥嘌呤)、亞硝酸、羥胺、烷化劑(β丙酸內酯和芥子氣等)、亞硝基胍、吖啶類染料(吖啶黃、吖啶橙、原黃素等)、烷化劑和吖啶類結合的化合物(名為ICR191,是美國某癌症研究所的製品)、溴化乙錠等。它們的作用機製複雜而各有差異,總的說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麵。
1. 取代DNA中的堿基,從而使DNA的某些堿基對發生置換。例如UBr是T的結構類似物,通常以酮式出現,能代替T與A形成氫鍵而配對;在較少的情況下,也能以烯醇式出現,此烯醇式可與鳥嘌呤(G)形成氫鍵。因此,當它代替T與A配對摻入DNA時,在以後的DNA複製中就可能引起AT對被GC對置換的突變發生(圖6
|
|
|
A · T |
|
|
|
|
|
|
|
G · C |
|
|
|
|
|
|
↓ |
|
|
|
|
|
|
|
↓ |
|
|
|
a |
|
|
A · UBr |
|
|
|
|
b |
|
|
G · UB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 T |
+ |
G · UBr |
|
|
|
|
|
G · C |
+ |
A · UBr |
|
|
|
↙ |
|
↘ |
|
|
|
↙ |
|
↘ |
| ||||
A · T |
+ |
A · T |
|
G · C |
+ |
A · UBr |
|
G · C |
+ |
G · C |
|
A · T |
+ |
A · UBr |
圖6-1 5溴尿嘧啶的誘變機製
2. 使堿基發生化學變構,從而引起DNA的某些堿基對發生置換。例如亞硝酸對堿基有氧化脫氨基作用,可以使C成為U與A配對,或A成為次黃嘌呤(H)與C配對,從而引起DNA的某些堿基對發生置換突變。
3. 插入DNA相鄰的堿基之間,引起移碼突變。在鄰近的兩個嘌呤堿基之間插入吖啶染料分子,可引起DNA複製時堿基增添或缺失的錯誤,造成密碼子的移碼,出現基因突變。
4. 引起DNA分子斷裂而誘發染色體畸變。例如許多烷化劑(氮芥、硫芥、環氧乙烷等)除能誘發點突變以外,還能誘發染色體畸變。其作用機製據認為是使DNA分子上的堿基被烷化以後,能夠被核酸內切酶所斷裂。亞硝酸也是一種很有效的誘發缺失的誘變劑。
(三)生物學方法
利用各種生物學的方法可誘使微生物發生變異,使細菌發生毒力等性狀的改變,獲得性能良好的菌株。
1.增強毒力:連續通過易感動物,可使病原菌毒力增強。有的細菌與其他微生物共生,或被溫和噬菌體感染,也可增強毒力。例如產氣莢膜梭菌與八疊球菌共生時毒力增強;肉毒梭菌當被溫和噬菌體感染時,方產生毒素。
2.減弱毒力:病原菌毒力自發減弱的現象,常見於傳染病流行末期所分得的病原菌株。人工減弱病原微生物的毒力通常使用病原菌通過非易感動物、雞胚等方法。如將禽霍亂強毒菌株通過豚鼠190代後,再經雞胚傳40代,育成禽霍亂弱毒菌株。無論自然變異弱毒株或人工培育的變異弱毒株,均由於DNA上核苷酸堿基順序的改變的結果。
上一篇:細菌的基因突變
下一篇:細菌基因的轉移與重組
相關文章: | |
基因突變的誘發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