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線菌
放線菌與人類的關係極為密切。人們到醫院去看病,醫生根據病人的病因,往往開些鏈黴素、土黴素、四環素、氯黴素、紅黴素、慶大黴素等抗生素藥物,這些抗生素藥物都是放線菌為我們製造的。至今從微生物中發現了幾千種抗生素,其中2/3是由放線菌產生的。有些放線菌還用於生產維生素和酶製劑、處理汙水等。所以,雖然有幾種放線菌引起人、動物、植物的疾病,如引起人的皮膚和肺部得病,但大多數放線菌卻對防治人、畜和植物的病害立下了豐功偉績。
放線菌實際上是細菌家族中的一員,是一類具有絲狀分枝細胞的革蘭氏陽性細菌,因菌落呈放射狀而得名。放線菌最喜歡生活在有機質豐富的微堿性土壤中,泥土所特有的"泥腥味"就是由放線菌產生的。
用幹燥、加熱和藥劑處理等選擇性分離方法,可以從土壤中挑選出我們所需要的有益放線菌菌種。
放線菌的形態、大小和結構
放線菌的形態比細菌複雜些,但仍屬於單細胞。在顯微鏡下,放線菌呈分枝絲狀,我們把這些細絲一樣的結構叫做菌絲,菌絲直徑與細菌相似,小於1微米。菌絲細胞的結構與細菌基本相同。
根據菌絲形態和功能的不同,放線菌菌絲可分為基內菌絲、氣生菌絲和孢子絲三種。鏈黴菌屬是放線菌中種類最多、分布最廣、形態特征最典型的類群。
基內菌絲匍匐生長於營養基質表麵或伸向基質內部,它們象植物的根一樣,具有吸收水分和養分的功能。有些還能產生各種色素,把培養基染成各種美麗的顏色。放線菌中多數種類的基內菌絲無隔膜,不斷裂,如鏈黴菌屬和小單孢菌屬等;但有一類放線菌,如諾卡氏菌型放線菌的基內菌絲生長一定時間後形成橫隔膜,繼而斷裂成球狀或杆狀小體。
氣生菌絲是基內菌絲長出培養基外並伸向空間的菌絲。在顯微鏡下觀察時,一般氣生菌絲顏色較深,比基內菌絲粗;而基內菌絲色淺、發亮。有些放線菌氣生菌絲發達,有些則稀疏,還有的種類無氣生菌絲。
孢子絲是當氣生菌絲發育到一定程度,其上分化出的可形成孢子的菌絲。放線菌孢子絲的形態多樣,有直形、波曲、鉤狀、螺旋狀、一級輪生和二級輪生等多種,是放線菌定種的重要標誌之一。
孢子絲發育到一定階段便分化為分生孢子。在光學顯微鏡下,孢子呈圓形、橢圓形、杆狀、圓柱狀、瓜子狀、梭狀和半月狀等,孢子的顏色十分豐富。孢子表麵的紋飾因種而異,在電子顯微鏡下清晰可見,有的光滑,有的褶皺狀、疣狀、刺狀、毛發狀或鱗片狀,刺又有粗細、大小、長短和疏密之分。
生孢囊放線菌的特點是形成典型孢囊,孢囊著生的位置因種而異。有的菌孢囊長在氣絲上,有的菌長在基絲上。孢囊形成分兩種形式:有些屬菌的孢囊是由孢子絲卷繞而成;有些屬的孢囊是由孢囊梗逐漸膨大。孢囊外圍都有囊壁,無壁者一般稱假孢囊。孢囊有圓形、棒狀、指狀、瓶狀或不規則狀之分。孢囊內原生質分化為孢囊孢子,帶鞭毛者遇水遊動,如遊動放線菌屬;無鞭毛者則不遊動,如鏈孢囊菌屬。
放線菌的繁殖
放線菌沒有有性繁殖,主要通過形成無性孢子方式進行無性繁殖,成熟的分生孢子或孢囊孢子散落在適宜環境裏發芽形成新的菌絲體;另一種方式是菌絲體的無限伸長和分枝,在液體振蕩培養(或工業發酵)中,放線菌每一個脫落的菌絲片段,在適宜條件下都能長成新的菌絲體,也是一種無性繁殖方式。
放線菌的菌落
放線菌在固體培養基上形成與細菌不同的菌落特征,放線菌菌絲相互交錯纏繞形成質地致密的小菌落,幹燥、不透明、難以挑取,當大量孢子覆蓋於菌落表麵時,就形成表麵為粉末狀或顆粒狀的典型放線菌菌落,由於基內菌絲和孢子常有顏色,使得菌落的正反麵呈現出不同的色澤。
上一篇:細菌
下一篇:絲狀真菌-黴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