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品的采集及處理
1、一般檢驗法:
1)屠宰後的畜肉,可於開膛後,用無菌刀采取兩腿內側肌肉100g(或采取背最長肌);
2)冷藏或售賣的生肉,可用無菌刀采取腿肉或其它肌肉100g,也可采取可疑的淋巴結或病變組織。檢樣采取後放入無菌容器,立即送檢。最好不超過4小時。送樣時應注意冷藏。先將樣品放入沸水中,燙3~5min,進行表麵滅菌,以無菌手續從各樣品中間部取25g,再用無菌剪刀剪碎後,加入滅菌砂少許,進行研磨,加入滅菌生理鹽水,混勻後製成1:10稀釋液。
2、表麵檢查法
取50cm2消毒濾紙以無菌刀將濾紙貼於被檢肉的表麵,持續1 min,取下後投入裝有100 mL無菌生理鹽水和帶有玻璃珠的250 mL三角瓶內,或將取下的濾紙投入放有一定量生理鹽水的試管內,送至實驗室後,再按1 cm2濾紙加鹽水5 mL的比例補足,強力振蕩,直至濾紙成細纖維狀備用。
二)、微生物檢驗
細菌總數測定、大腸菌群MPN測定及病原微生物檢查,均按國家規定方法進行。
三)鮮肉壓印片鏡檢
細菌鏡檢簡便、快速,通過對樣品中細菌數目、染色特性及觸片著色強度三個指標的檢查,即可判斷肉的品質。同時也能為細菌、黴菌及致病菌等檢驗提供必要的參考依據。
1、檢驗方法
1)觸片準備 從樣品中切去3cm3左右的肉塊,浸入酒精中並立即取出點燃灼燒,如此處理2~3次,從表層下0.1處及深層各剪取0.5cm3大小的肉塊,分別進行觸片或抹片。
2)染色鏡檢 將已幹燥的觸片用甲醇固定1min,革蘭氏染色檢查5個視野,並分別記下每個視野中細菌的平均數。
2、新鮮度判定
新鮮肉:觸片印跡著色不良;表層觸片中可見到少數的球菌和杆菌;深層觸片無菌或偶見個別細菌;觸片上看不到分解的肉組織。
次新鮮肉:觸片印跡著色良好;表層觸片上平均每個視野可見到20~30個球菌和少數杆菌;深層觸片也可見到20個左右的細菌;觸片上明顯見到分解的肉組織。
變質肉:觸片印跡著色極濃;表層及深層觸片上每個視野中均可見到30個以上的細菌,且大都為杆菌;嚴重腐敗的肉觸片上幾乎都為杆菌,數量可達數百個或不可計數;觸片上有大量分解的肉組織。
我國現行的食品衛生標準中尚沒有製訂鮮肉細菌指標。根據實驗資料分析提出下列參考數據,細菌總數:
新鮮肉 1萬/g以下 次鮮肉 1萬~100萬/g 變質肉 100萬/g以上
在胴體淋巴結中,如果發現鼠傷寒或腸炎沙門氏菌,那麽全部胴體和內髒應作工業用或銷毀;僅在內髒發現此類細菌時,廢棄全部內髒,胴體切塊後,進行高溫處理。發現沙門氏菌屬的其他細菌,內髒作工業用或銷毀,胴體高溫處理。
肉品腐敗時細菌活動具有規律性,其規律如下 肉腐敗初期,出現各種需氧球菌;此後為大腸杆菌,普通變形杆菌和化膿杆菌;然後是兼性厭氧菌,如產氣莢膜杆菌和芽孢杆菌等取代了上述細菌;最後全為厭氧菌。因此根據以上細菌的更替變化,可以確定肉的腐敗程度。
上一篇:鮮肉中常見的微生物類群
下一篇:冷藏肉中的微生物及其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