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杆菌對結腸粘膜上皮細胞有吸附和侵襲作用,對腸粘膜上皮細胞具有侵襲力的菌株才能引起結腸典型病變,而對上皮細胞無侵襲力的菌株並不引起病變。胃酸、腸道菌群產生的短鏈脂肪酸、過氧化氫以及大腸杆菌素等,對痢疾杆菌有殺滅或拮抗作用。人體腸粘膜產生的分泌型IgA等特異性抗體,對痢疾杆菌有重要排斥作用。某些足以降低人體全身和胃腸道局部防禦功能的因素,如慢性病、過度疲勞、暴飲暴食及消化道疾患等,則有利於痢疾杆菌侵入腸粘膜而致病。
痢疾杆菌侵入腸粘膜上皮和因有層,並在其中繁殖,引起腸粘膜的炎症反應,固有層呈現毛細血管及小靜脈充血,並有細胞及血漿的滲出與浸潤、甚至可致固有層小血管循環衰竭,從而引起上皮細胞變性甚至壞死,壞死的上皮細胞脫落後可形成小而淺表的潰瘍,因而產生腹痛、腹瀉、膿血便。直腸括約肌受刺激而有裏急後重感,內毒素可致全身發熱。
中毒性菌痢 全身中毒症狀與腸道病變程度不一致,雖有毒血症症狀,但腸道炎症反應極輕。除痢疾杆菌內毒素作用外,可能與某些兒童具特異體質,對細菌毒素呈現強烈反應,引致微血管痙攣、缺血和缺氧,導致DIC、重要髒器功能衰竭、腦水腫和腦疝。
上一篇:無芽胞厭氧菌的致病種類和致病條件
下一篇:鏈球菌與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