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結核分枝杆菌;初始耐藥率;獲得性耐藥率;初始耐多藥率;獲得性耐多藥率
[摘 要] 目的:了解本地結核分杆菌對抗結核藥物的耐受情況,為預防工作及臨床治療提供科學的依據。方法:采用絕對濃度法對結核分枝杆菌作異煙肼(INH/H)、利福平(RFP/R)、鏈黴素(SM)、乙胺丁醇(EMB)、阿米卡星(AN)、力克肺疾(DP)和丙硫異煙胺(TH1321/T)等7種藥物的耐受性試驗。結果:760株結核分枝杆菌的總耐藥率為19.3%,初始耐藥率為16.4%,獲得性耐藥率為42.4%;總耐多藥率為3.8%,初始耐多藥率為2.4%,獲得性耐多藥率為14.1%。初治組和複治組差異有顯著性。初治患者的SM耐藥率最高,複治患者的RFP耐藥率最高。結論:本地的各項耐藥指標在廣東省內和國內處於較低水平。
化學療法目前仍為我們控製結核病的主要手段,但隨著化學藥物的廣泛應用,耐藥結核病的疫情逐年上升,現已對結核病控製造成嚴重威脅。為了解我所結核分枝杆菌的分布和對抗結核藥物的耐受性,對2000年至2004年的760株結核分枝杆菌的耐藥情況作回顧性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所選病例均來自本所2000年至2004年住院部和門診部就診的病人,其痰標本或各類體液標本經酸性羅氏培養基培養抗酸杆菌均為陽性,共760例。
1.2 方法
嚴格按照《結核病診斷細菌學檢驗規程》[1]要求,所選病例的菌株經對硝基苯甲酸(PNB)鑒定均為結核分枝杆菌。采用絕對濃度法對其作INH、RFP、SM、EMB、AN、DP和TH1321等7種藥物的耐藥性測試。藥敏濃度分別為鏈黴素(SM/S)10 μg/ml和20 μg/ml、異煙肼(INH/H)1 μg/ml和10 μg/ml、利福平(RFP/R)50 μg/ml和250 μg/ml、乙胺丁醇(EMB/E)5 μg/ml和50 μg/ml、阿米卡星(AN/A)10 μg/ml和100 μg/ml、力克肺疾(DP/D)1 μg/ml和5 μg/ml、丙硫異煙胺(TH1321/T)25 μg/ml和100 μg/ml,高低濃度均有細菌生長時判定為耐藥。
1.3 有關定義
初治病例為從未接受過抗結核治療或曾接受過少於1個月抗結核治療的患者,其感染的結核分枝杆菌對1種或多種抗結核藥物耐受的稱之為原發性耐藥;複治病例為接受過1個月以上抗結核治療的患者,其感染的結核分枝杆菌對1種或多種抗結核藥物耐受的稱之為獲得性耐藥;耐多藥(MDR)是指耐HR或耐HR及其藥物[2]。
2 結果
2.1 760株結核分枝杆菌耐單一藥物情況(見表1)
760株結核分枝杆菌的藥敏試驗結果顯示,初治組病人中對7種抗結核藥物的耐藥率最高的是SM(6.5%)、其次為RFP(5.8%)、INH(5.3%),比較低的是TH1321(2.2%)、EMB(1.8%)、DP(1.5%),而AN隻有0.1%;複治組病人中耐藥較高的是RFP(24.7%)和INH(21.2%)其他依次是SM(15.3%)、DP(12.9%)、TH1321(9.4%)、EMB(5.9%)、AN(2.4%)。複治組病人的耐藥率明顯高於初治組病人(P<0.01)。表1 760株結核分枝杆菌耐單一藥物情況例(略)
2.2 760株結核分枝杆菌耐多藥情況(見表2)
藥敏試驗結果顯示初治組中含HR耐藥為2.4%,在複治組中為14.1%,兩組有明顯差異(P<0.01)。除含HR耐藥外,其他形式耐藥(≥2種)中,初治組占4.4%,複治組占10.6%,兩組也差異有顯著性(P<0.01)。表2 760株結核分枝杆菌耐多藥情況組別(略)
3 討論
結核病是當今社會對人類最具威脅性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是單種病因所致感染性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為了及時了解結核病的疫情和耐藥基本情況,開展結核病耐藥監測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2000年至2004年的原始藥敏記錄分析,基本上反映了本地近幾年來結核病的耐藥情況。
結果顯示我所結核病的總耐藥率為19.3%(147/760),低於全國27.8%,和廣東省19.6%的水平相當;總耐多藥率為3.8%(28/760),低於全國10.7%水平;初始耐藥率為16.4%,也低於二者水平[3,4]。這可能與不同地方菌株的耐藥性不同有關,但更應歸功於本地十年衛Ⅴ項目的成功實施。
在四種基本抗結核藥物中,初始耐藥以SM的耐藥率最高,其次是RFP、INH,這和廣東省的報道一致[4],可能與早期的化療方案是以SM、INH的組合為主,應用較普遍有關[5],因此在目前的結控項目中已不再將SM應用於初治病人。至於RFP由於其抗菌譜廣,在早期也曾是普遍單一使用,從而引起耐藥性的增加。
我所的總獲得性耐藥率為42.4%,稍低於全國46.5%的水平,但高於廣東省的33.7%[3,4],這是由於本分析數據中有一部分病人不是結核病控製項目登記病人(包括本地難治性結核病人和外地結核病人)所致,其中獲得性耐藥率中以RFP最高;另一方麵也說明了對耐藥結核病的控製並不是十分理想,究其成因可能涉及醫務人員、病人、經濟和藥品供應等方麵,故耐藥結核病的控製依然任重道遠。
我所耐2種或以上藥物的比例為8.8%,低於吳龍章等[6]的報道。耐多藥中以耐HR為主,初治占2.4%,低於廣東省5.3%;複治占14.1%,與廣東省15.7%的水平相當[4],並且兩組也有明顯差別(P<0.01)。
另外,無論在初始組還是複治組對AN、TH1321、DP的耐藥率都比較低,顯示結核菌對一些二線和複合抗結核藥物較為敏感,提示在治療中可以有選擇性地選用這類藥物。
作者:陳健忠,張小紅,黃鳳賢,黃燊德 《實用醫技雜誌》
參考文獻:
[1]中國防癆協會.結核病診斷細菌學檢驗規程[S].北京,1995:4960.
[2]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全國耐藥結核病學術研討會紀要[J].中華結核呼吸雜誌,2000,23:7881.
[3]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技術指導組.第四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報告[J].中華結核呼吸雜誌,2002,25(1):37.
[4]鍾球,錢明,李建偉,等.廣東省WHO結核病耐藥監測研究[J].中國防癆雜誌,2001,23(1):58.
[5]沈秀萍,徐瑞興,呂晶.北京市西城區新發肺結核病人起始耐藥性監測[J].中國防癆雜誌,1999,21:1719.
[6]吳龍章,李一耕,羅一魯,等.4 587株分株杆菌菌種鑒定與藥敏試驗結果分析[J].中華結核呼吸雜誌,2003,26(2):105106.
(1.江門市結核病防治所,廣東江門 529020;2.江門市中醫藥學校,廣東 江門 529020)
上一篇:傷寒杆菌O抗與H抗血清的製備及其應用
下一篇:傷寒杆菌抗原檢測在傷寒早期診斷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