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諾酮類抗生素是一類合成抗生素,由萘啶酸發展而來,從1962年進入臨床使用至今,經幾十年的臨床應用,特別進入80年代以後,喹諾酮類抗生藥物發展迅速,至今已至第四代,成為臨床最常用的抗生素之一,但隨著臨床的大量使用,其耐藥性也隨著增加,作者統計2000年~2004年本院革蘭陰性杆菌對喹諾酮類中氧氟沙星的耐藥率呈上升態勢,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院2000年~2004年各種臨床病例標本1362例,其中痰液及咽拭子759例,尿液345例,膽汁69例,創麵分泌物65例,臍部分泌物39例,膿液31例,前列腺液21例,血液18例,胸腹水8例,其它7例。
1.2 MH培養基及藥敏紙片來源
MH培養基和氧氟沙星及藥敏紙片均購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
1.3 方法
臨床標本經分離培養後,用生物梅利埃半自動儀鑒定菌種,同時做藥物敏感試驗,藥敏試驗采用Kirby-Bauer法,根據NCCLS進行操作和判斷,統計時把中度敏感(I)歸類為敏感(S)。
2 結果
革蘭陰性杆菌2000年~2004年對氧氟沙星的耐藥率統計結果見表1。大腸埃希菌2000年~2004年對氧氟沙星的耐藥率結果見表2。
表1 2000年~2004年革蘭陰性杆菌氧氟沙星的耐藥結果(略)注:統計方法采用U檢驗,均與2000年比較,判斷值為2.58,>2.58即P值<0.01,有顯著差異。表2 大腸埃希菌2000年~2004年對氧氟沙星的耐藥結果(略)注:統計方法同上
3 討論
作者統計2000年~2005年的本院患者氧氟沙星對革蘭陰性杆菌的耐藥情況,結果顯示氧氟沙星耐藥率從2000年的15.7%到2004年32.2%呈逐年遞增趨勢,2003年和2004年與2000年比較有顯著差異,大腸埃希菌從2000年37.6%上升到2003年61.9%和2004年的65.8%,均有顯著差異。
喹諾酮類抗生素由於抗菌譜寬,對革蘭陰性菌和革蘭陽性菌都有相當作用,並在體內的分布較廣,可進入大多數藥物不能進入的骨、關節和前列腺組織等,因而成為臨床上常用的抗生素之一,臨床上常用的是第三代。本院2004年大腸埃希菌對氧氟沙星耐藥已達65.8%,低於文獻報道77.1%[1],即使第四代的加替沙星耐藥率也達到68%[2],這與近幾年大量使用喹諾酮類抗生素有一定關係,因引起臨床和實驗室的高度重視。
作者:鄭海斌 陳友土 曾燕波 作者單位:3161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人民醫院
【參考文獻】
1 徐雅萍,羅燕萍,白立彥,等.加替沙星與4 種喹諾酮類藥物體外抗菌活性比較.中華醫院感染雜誌,2005,15(1):76~77.
2 江舟,李珍大,李大衛,等.加替沙星對常見4 種革蘭陰性杆菌的藥敏分析.臨床檢驗雜誌,2005,23
上一篇:56株腸球菌引起泌尿係統感染的分析
下一篇:鮑曼不動杆菌院內感染株的耐藥及同源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