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銅綠假單胞菌在臨床的分布和對常用抗生素的耐藥情況。方法:對我院2006年7月~2008年7月從臨床分離的112株銅綠假單胞菌采用美國BD公司生產的PHOENIX 100全自動細菌鑒定係統進行細菌鑒定,采用其配套的革蘭氏陰性菌NMIC/ID-109複合卡進行藥敏試驗。結果:銅綠假單胞菌的臨床標本分布以呼吸道、泌尿道及傷口為主,分別占檢出細菌的44.6%、33.0%和15.2%;本文藥敏試驗顯示:銅綠假單胞菌對亞胺培南的敏感性最強,敏感率為91.1%,其次為頭孢呱酮/舒巴坦(86.6%)、環丙沙星(82.1%)、左氧沙星(78.6%)、丁胺卡那(73.2%)和呱拉西林/他唑巴坦(69.6%);銅綠假單胞菌對氨苄西林、頭孢唑啉的耐藥性均超過80%,對呱拉西林、慶大黴素、氯黴素、頭孢噻肟的耐藥率超過50%。結論:銅綠假單胞菌對臨床常用抗生素藥物具有較高的耐藥率,亞胺培南是對其是最敏感的藥物。
【關鍵詞】 銅綠假單胞菌;醫院感染;藥物敏感性試驗;耐藥性
銅綠假單胞菌屬於假單胞菌屬,廣泛分布於周圍環境及人體的皮膚、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部位,能引起多種條件致病性感染,是醫院感染中常見的條件致病菌。隨著多年來抗生素在我國的廣泛應用,銅綠假單胞菌對抗生素的耐藥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直接影響臨床治療的效果,所以其耐藥性問題越來越引起臨床的重視。,本文對近兩年我院分離的112株銅綠假單胞菌進行了臨床分布統計和藥物敏感性試驗分析,從中了解銅綠假單胞菌在醫院的臨床分布和耐藥狀況。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自2006年7月~2008年7月住院患者各類標本中分離獲得。標本類型包括血液、痰液、導管、尿液及傷口分泌物等。標本來源分布(見表1)。表1 2006年7月~2008年7月分離的112株銅綠假單胞菌的臨床標本分布(略)
1.2 質控菌株
室內質控結果均在CLS規定範圍之內。
1.3 細菌分離培養
按《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進行分離,血液及無菌體液經美國BD公司生產的BACTEC 9120血液培養儀培養陽性後按細菌鑒定程序進行鑒定。同一病人多次培養菌株相同者不重複計算。
1.4 細菌鑒定及藥敏試驗
采用美國BD公司生產的PHOENIX 100全自動細菌鑒定係統進行細菌鑒定、采用其配套的革蘭氏陰性菌NMIC/ID-109複合卡進行藥敏試驗。根據2006年版CLSI文件標準判斷結果。
2 結果
(見表2)表2 112株銅綠假單胞菌對18種常見抗生素的敏感性[n(略)]
3 討論
銅綠假單胞菌常可從臨床標本中分離到,一般不引起感染,但與許多條件致病性感染有關,例如泌尿道、呼吸道和傷口的感染,2002年度全國細菌耐藥性監測網所在57家三甲醫院中調查發現,銅綠假單胞菌臨床分離率為10.3%,僅次於大腸杆菌(14.2%),列第2位[1]。從本文數據分析可知,銅綠假單胞菌臨床標本分布以呼吸道、泌尿道及傷口為主,分別占檢出細菌的44.6%、33.0%和15.2%。這種情況可能與臨床上近年常采用侵入性的診療手段,如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及保留導尿等有關。本文藥敏試驗的結果顯示:銅綠假單胞菌對亞胺培南的敏感性最強,敏感率為91.1%,其次為頭孢呱酮/舒巴坦(86.6%)、環丙沙星(82.1%)、左氧沙星(78.6%)、丁胺卡那(73.2%)和呱拉西林/他唑巴坦(69.6%);銅綠假單胞菌對氨苄西林、頭孢唑啉的耐藥性均超過80%,對呱拉西林、慶大黴素、氯黴素、頭孢噻肟的耐藥率超過50%。造成銅綠假單胞菌對多種抗生素的強耐藥性的機製主要有4種,即β-內酰胺酶的產生,細菌外膜主動外排係統的表達,外膜蛋白改變致通透性下降,青黴素結合蛋白的改變[2]。雖然銅綠假單胞菌對多種藥物耐藥,但其對碳青黴烯類藥物亞胺培南的敏感率仍然很高(97.2%),對頭孢呱酮/舒巴坦、喹諾酮類藥物環丙沙星、左氧沙星的敏感性也較高,提示對銅綠假單胞菌感染者的經驗性治療可選用亞胺培南、頭孢呱酮/舒巴坦、喹諾酮類藥物環丙沙星、左氧沙星等藥物。雖然實驗室的藥敏試驗結果與臨床存在一定的差異,但大多數情況下與臨床的效果的符合率達70-80%[3]。綜上所述,銅綠假單胞菌耐藥機製複雜,並可協同作用,其嚴重的耐藥情況給臨床的治療帶來了很大的難度,所以臨床選擇藥物時應根據藥敏試驗的結果合理用藥,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同時,醫院應嚴格執行消毒隔離製度,控製院內感染的發生,並應及時掌握其流行趨勢。
作者:周劍輝,鄺昊宇,朱穎嫻 作者單位:(珠海市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廣東珠海 519000)
【參考文獻】
[1]馬越.2002年臨床常見細菌耐藥性監測[J].中華檢驗醫學雜誌,2004,27(1):33-45.
[2]葉曉光, 王若倫, 林紅燕, 等. 銅綠假單胞菌耐藥性動態變化特征及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誌,2004,14(6):607-609.
[3]陳如, 劉守桂. 166株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分析[J].同濟醫科大學學報,2000,29(6):602-604.
上一篇:臨床分離銅綠假單胞菌耐藥性變遷分析
下一篇:404株大腸埃希菌耐藥性變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