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曼不動杆菌(Ab)是醫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由於大量使用抗菌藥物及侵入性治療的廣泛開展,使得該菌引起的感染有明顯的上升趨勢[1],且多重耐藥日趨嚴重[2],已引起臨床和微生物學者的高度關注。Ab在醫院的環境中分布很廣且可長期存活,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可引發敗血症、泌尿係感染、繼發性腦膜炎等,對危重患者和CCU、ICU中的患者威脅很大,給臨床治療帶來一定的困難。為了解鮑曼不動杆菌在本院流行狀況及其耐藥譜,旨在探討其發生的危險因素,並為臨床提供防治措施,現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
1.菌株來源 菌株來源於我院檢驗科臨床微生物實驗室2008年1月~2009年12月臨床各種標本中分離的387株鮑曼不動杆菌。
2.參考菌株 大腸埃希菌ATCC25922和銅綠假單胞菌ATCC27853為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提供。
3.細菌鑒定和藥敏檢測 應用法國梅裏埃VITEK2全自動微生物鑒定係統進行細菌鑒定及藥敏檢測,包括亞胺培南、呱拉西林/他唑巴坦、複方新諾明、氨苄西林/舒巴坦、頭孢他啶、阿米卡星、頭孢曲鬆、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氨曲南、慶大黴素、呋喃妥因、頭孢唑啉、美羅培南。
結 果
1.鮑曼不動杆菌的標本來源標本主要來源於痰液,占62.28%,創口分泌物占第二位,為11.88%,其他依次為膿液、尿液、血液、胸腹水。見表1。 表1 387株鮑曼不動杆菌標本來源
2.鮑曼不動杆菌科室分布 387株鮑曼不動杆菌在各病房的分布以ICU居多,共150株占38.75%,其次為呼吸內科138株占35.66%。該菌在不同病房分布情況見表2。表2 387株鮑曼不動杆菌病房分布
3.藥敏結果 387株鮑曼不動杆菌中,65株鮑曼不動杆菌呈多重耐藥菌株。耐藥率最高為呋喃妥因(100%),其次頭孢曲鬆、頭孢唑林(94.1%),耐藥率最低為呱拉西林/他唑巴坦(17.6%),其次為慶大黴素(29.4%)。見表 3。表3 387株鮑曼不動杆菌對抗菌藥物的耐藥情況(%)
討 論
鮑曼不動杆菌是條件致病菌,極易造成危重患者的感染。常從被感染患者的臨床各種標本中分離出該菌。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痰、傷口分泌物、膿液、中段尿等各種臨床標本中均分離出Ab,在387株Ab中以痰液標本中檢出率最高,為62.28%(241/387),其次為傷口分泌物,為11.88%(46/387)。在臨床科室病原菌分布中,以ICU最多,其次為呼吸內科。 這表明Ab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也是傷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危險因素包括:①廣譜抗生素的應用;②侵襲性治療技術開展和應用;③有基礎疾病或長期疾病、病人的一般情況差、機械通氣、心血管或者呼吸衰竭、已有感染或者抗菌藥物治療、有靜脈導管或者導尿管等,使機體抵抗力下降。又因為該菌對外界適應能力強,對多數的化學消毒劑不敏感,常規消毒隻能抑製其生長而不能殺滅,當醫務人員的手或消毒不徹底的醫療器械帶有該菌時,感染的機會就會增多[3]。因此,患者在住院期間,呼吸道分泌功能減退,不能及時排痰,易誤吸至下呼吸道而導致呼吸道感染。
目前,Ab引起的醫院感染備受關注,其多重耐藥菌株在臨床各種標本中檢出率增高,並出現泛耐藥菌株,造成臨床治療的極大困難。由於多重耐藥的機製主要是外膜微孔蛋白形成的通道小,從而導致外膜通透性低[4],抗菌藥物不易進入。又由於Ab對亞胺培南的耐藥主要是由於產生碳青黴烯酶。碳青黴烯酶能夠明顯水解亞胺培南或美羅培南的一類β內酰胺酶,它包括A、B和D三類酶,對亞胺培南耐藥原因是碳青黴烯類藥物對青黴素結合蛋白親和力強,因此Ab產生多重耐藥菌株,在細菌耐藥性監測中除調查細菌對不同抗菌藥物的發生率外,尤應重視多重耐藥菌和泛耐藥菌株的發生率[5]。本組資料結果顯示,呱啦西林/他舒巴坦耐藥率是17.6%;亞胺培南是 68.5%,與國內報道不一致,且對亞胺培南耐藥率遠高於報道[6]。可能與長期大量使用亞胺培南,導致鮑曼不動杆菌對亞胺培南耐藥性增高有關。
目前,醫院對多重耐藥菌感染的預防與控製,主要是加強監測多重耐藥菌的來源,早發現,早消毒隔離,及時切斷感染途徑。此外,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減少多重耐藥菌株的產生,一旦發現由此菌引起的感染,應迅速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控製,避免此菌在醫院的擴散。
作者:龍顯科,湯麗霞 作者單位:(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廣西百色 533000)
【參考文獻】
[1]陳民鈞,王 輝.中國重症監護病房革蘭陰性菌耐藥性連續7年監測研究[J].中華醫學雜誌,2003,83(5):375-381.
[2]應春妹,翁文浩.鮑曼不動杆菌多重耐藥機製研究進展[J].檢驗醫學,2007,22(2):208-212.
[3]莫瑞琴,朱劍峰,湯麗霞.138 株鮑曼不動杆菌的臨床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09,31(1):84-85.
[4]王 輝,孫宏莉,寧永忠,等.不動杆菌屬多重耐藥及泛耐藥的分子機製研究[J].中華醫學雜誌,2006,86(1):17-22.
[5]熊 薇,張文池.鮑曼不動杆菌的耐藥性[J].中國抗感染化療雜誌,2001,1(2):96-97.
[6]汪 複.多重耐藥銅綠假單胞菌與鮑曼不動杆菌嚴重感染的防治策略[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誌,2007,7(3):230-232.
上一篇:1182株念珠菌感染特性及耐藥性分析
下一篇:化膿性闌尾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的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