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ICU(medical intensive care unit)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學特點,為臨床經驗性選擇抗生素提供依據。方法:對68例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進行臨床資料收集,並分析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情況。結果:共分離出95株菌株,其中革蘭陰性菌(G-菌)70株,革蘭陽性菌(G+菌)14株和真菌11株。以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為代表的G+菌對萬古黴素敏感性高,G-菌中銅綠假單胞菌對多數三代頭孢耐藥率增高,其餘G-菌對亞胺培南和耐藥率較低。結論:經驗性選擇抗生素需根據院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耐藥性,更合理有效的使用抗生素。
【關鍵詞】 ICU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下呼吸道感染是ICU(Medical Intensive Care Unit)較常見的感染部位。病原學檢查和診斷是抗生素預防和控製感染的主要依據。但在病原學結果未出來之前,接受ICU治療的患者多數病情危重,隻能先根據經驗選擇抗生素,這給臨床治療帶來了一定的盲目性。回顧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我科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研究分析呼吸道病原學和藥敏,為臨床經驗性選擇有效抗生素提供依據,提高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治療的臨床療效。
1 材料與方法
1.1 對象
對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入住我科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呼吸道病原學檢查結果進行回顧性研究。
1.2 微生物培養鑒定及藥物測定
按常規培養,挑取純菌落在Vitek32全自動微生物分析藥敏係統(BioMérieux美國)鑒定,並用同一公司的藥敏板條測定MIC。根據NCCLS藥敏試驗法規的標準判定結果,質控菌株為大腸埃希菌(ATCC25922)、銅綠假單胞菌(ATCC27853)和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9213)。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收集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我科ICU有呼吸道病原學結果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68例,其中男48例,女20例,平均年齡15歲~85歲。
2.2 分離菌株種類及構成比
80例患者中共獲取下呼吸道分泌物標本210份,分離出95株菌株(陽性率95%),以革蘭陰性菌(G-菌)為主,有70株占73.68%,革蘭陽性菌(G+菌)14株占14.74%,真菌11株占11.58%。
2.3 主要病原菌分布
70株G-菌中主要為銅綠假單胞菌(65.5%),其次為鮑曼不動杆菌(8.5%)、粘質沙雷氏菌(6.2%)、肺炎克雷伯菌(4.8%)。14株G+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89%)(見表1)。表1 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種類(略)
2.4 主要致病菌耐藥性
本研究提示,G-菌中最多見的銅綠假單胞菌耐藥率由低到高依次為舒普深(7.2%)、環丙沙星(49.5%)、慶大黴素(50.5%),而對頭孢他定(50.6%)和亞胺培南(65.5%)的耐藥率均超過50%。鮑曼氏不動杆菌、粘質沙雷氏菌、肺炎克雷伯菌對亞胺培南和頭孢吡肟的耐藥率均較低。對MRSA,耐藥率低的依次為萬古黴素(0.00%),複方新諾明(12.0%)(見表2)。
3 討論
ICU最常見的感染為下呼吸道感染,發生率50%以上。為盡早控製感染,早期、適當地選擇抗生素是主要手段[1~4]。然而,病原學檢查需要時間,經驗性選擇抗生素成為臨床醫生首選的治療方案。根據我科回顧性研究所得ICU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學和藥敏特點,為臨床經驗性選擇抗生素提供依據。
本研究結果提示,G-菌依然是ICU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致病菌,而G+和真菌次之。G-菌中以銅綠假單胞菌為主,其對頭孢他定和亞胺培南的耐藥率分別為50.6%和65.5%,而對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耐藥率較低,慶大黴素(0.5%),但其本身的耳毒性和腎毒性,又限製了它在臨床的廣泛應用。新一代抗生素中舒普深(頭孢呱酮/舒巴坦)對銅綠假單胞菌的敏感性均高於80%,且抗菌譜廣,副作用少,適合耐頭孢他定和泰能的銅綠假單胞菌感染。對於其他G-菌感染,亞安培南敏感性均較高。
本研究中MRSA對萬古黴素敏感性依然很高,而隨著MRSA的不斷變異和萬古黴素的不斷應用,耐萬古黴素MRSA的產生隻是時間問題,在日本、歐洲、美國和香港有個別耐萬古黴素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報道。許多研究報告也建議應限製萬古黴素的應用以減少其耐藥菌的產生[5,6]。因此,根據本研究我們建議在無相關禁忌證情況下,可試用複方新諾明,以減少單一藥物長時間應用後可能出現的耐藥問題。
隨著抗生素的廣泛應用,耐藥菌株的產生給臨床抗感染提出了新的挑戰。在入住內科ICU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多數已在外院經過一種或多種抗生素治療,並且老年患者中長期應用抗生素的現象也相當普遍。故根據本研究中ICU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特點,經驗性選擇抗生素。同時積極尋找病原菌,依據病原菌特點和藥物敏感結果調整抗生素。
作者:李超 作者單位:西安市中心醫院,陝西 西安 710003
【參考文獻】
[1]Fridkin SK,Welbel SF,Weinstein RA.Magnitude and prevention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Infect Dis Clin North Am,1996,11:479-496.
[2] Bochud PY,Glauster MP, Calandra T.Antibiotics in sepsis[J].Intensive Care Med,2001,27:33-48.
[3] 杜斌, 陳德昌,劉大為,等.綜合性加強醫療病房的獲得性細菌感染[J].中華醫學雜誌,1996,76:262-266.
[4] 宋誌芳, 景炳文. 綜合ICU各種感染菌群分析[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1993,6:334-336.
[5] Chou T,Carey R, Larsen R, et al. Staphylococcus aureus with Reduced Susceptibility to Vancomycine [J]. MMWR, 2000,48(51):1165-1167.
[6] David J, Ralph R, William A.Nosocomial Infection in the ICU[J].Chest,1999,115(3):34-40.
上一篇: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藥分析
下一篇:96例下呼吸道醫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