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調查血液培養中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藥趨勢. 方法: 1995/2004血液培養標本用熒光全自動血液培養儀(Bactec9120)進行培養,陽性標本用全自動微生物鑒定儀(Vitek32)進行鑒定,藥敏采用KB法. 結果: 在6207份血液培養標本中分離出病原菌662株,陽性檢出率為10.7%. 病原菌以革蘭陽性(G+)需氧球菌居首位(50.3%),革蘭陰性(G-)需氧杆菌次之(44.7%),真菌3.0%,厭氧菌1.1%. 血液培養中的G+球菌對萬古黴素和亞胺培南較為敏感,G-杆菌對亞胺培南、舒普深、丁胺卡那較為敏感. 結論: 血液培養病原菌以G+球菌為主,G-杆菌次之;兒童血液培養病原菌以葡萄球菌屬為主;亞胺培南對G+球菌和G-杆菌均具有較高的敏感率.
【關鍵詞】 血液培養;病原菌;抗藥性,多藥;分離鑒定
0引言
血液培養陽性是確診敗血症的重要依據. 大部分患者血液中的細菌數量很低,特別是在感染早期或抗生素治療後,通常小於1×103 cfu/L,所以提高血液培養陽性率,快速、準確地作出病原學診斷,一直是臨床微生物實驗室的重要課題. 為此我們回顧性分析了我院10年間血液培養結果,並對病原菌分布特點及藥物敏感進行分析.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995/2004住院疑似敗血症靜脈血6207份(13~15 mL),分別注入需氧和厭氧培養瓶中;兒童取靜脈血1~3 mL注入小兒培養瓶內,骨髓取適量注入小兒培養瓶內. 輕搖振蕩混勻,立即轉送入熒光全自動血液培養儀(Bacte 9120)內進行培養. Bacte 9120由美國BD公司出品,並采用該公司配套熒光血液培養瓶,分厭氧、需氧、小兒培養瓶3種. 全自動微生物分析係統(Vitek32)係美國生物梅裏埃Vitek公司生產,鑒定卡亦由該公司提供.
1.2方法
將送檢的血液培養瓶立即放入Bactec9120內培養,待其報警時取出轉種血平板、麥康凱平板、沙保弱平板. 如果厭氧培養瓶報警則取出轉種厭氧培養基,置厭氧環境培養,置35℃溫箱18~24 h後,觀察生長情況. 根據菌落形態,革蘭染色結果,然後上全自動微生物分析係統(Vitek32)進行鑒定. 所用血液培養瓶及鑒定試卡均采取ATCC標準菌株,並進行質量控製. 藥物敏感性試驗采用KB紙片擴散法,藥敏紙片為北京天壇中國生物製品藥品檢定所和英國Oxoid公司的產品. 結果判定按1997年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NCCLS)推薦的標準進行. 用標準菌株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腸埃希菌ATCC25922,銅綠假單胞菌ATCC27853定期做藥敏檢測,以確保藥敏結果的可靠性.
2結果
從6207份血液培養中分離出病原菌622株,陽性檢出率為10.7%,其中革蘭陽性菌(G+) 55.3%,革蘭陰性菌(G-) 44.7%,其中G+需氧球菌50.3%, G-需氧杆菌44.1%,真菌3.0%,厭氧菌1.1%(Tab 1). 主要病原菌的耐藥率見Tab 2.表1662株病原菌的分布(略)表2血液培養分離出的主要病原菌的耐藥率(略)
3討論
我們研究表明,前10位菌屬分別是葡萄球菌屬、埃希菌屬、鏈球菌屬、沙門菌屬、克雷伯菌屬、腸杆菌屬、腸球菌屬、不動杆菌屬、假單胞菌屬、假絲酵母菌,它們占分離病原菌總數的88.7%. 前10位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傷寒沙門菌、肺炎克雷伯菌、銅綠假單胞菌、陰溝腸杆菌、中間型葡萄球菌、糞腸球菌、醋酸鈣不動杆菌,占分離病原菌總數的66.9%. 表明腸杆菌科細菌和葡萄球菌屬是引起敗血症發生的主要病原菌,與國內外資料的報道相似[1]. 根據10 a間病原菌的分布,在疑為敗血症無條件做血液培養時,首先考慮選用針對這10個菌屬或10種細菌的抗生素的應用以減少盲目性.
我們對6種主要的病原菌藥敏進行統計分析,金黃色葡萄球菌β內酰酶(+)為85.7%,MRSA為52.1%,提示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性已相當嚴重. 對甲氧西林耐藥(MRS)的葡萄球菌耐藥嚴重,是由於細菌中產生的一種青黴素結合蛋白(PBP)發生突變,產生新的靶位蛋白(PBP2a),導致β內酰酶類抗生素的親和力極度低下而產生耐藥性[2]. 大腸埃希菌耐藥性也相當嚴重. 總之,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各種診療手段不斷增加,這有利敗血症的發生,在這種情況下,對於患有嚴重基礎疾病、長期大量應用免疫抑製劑、免疫功能低下或不全、以及營養不良的患者很容易交叉感染引起敗血症,快速檢出病原菌,根據抗生素的敏感性,指導臨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對於減輕患者的痛苦及經濟負擔都具有重要的意義[3-5].
作者:魏軍,賈偉,周嘵燕 《第四軍醫大學學報》
【參考文獻】
[1] 王幫,李慶興,蘇剛,等. 成人敗血症與院內感染[J]. 中國微生態學雜誌,2001;13(2):95-96.
Wang B, Li QX, Su G, et al. Adult septicemia and hospital onset of infection[J]. Chin J Microecol, 2001;13(2):95-96.
[2] 張秀珍. 當代細菌檢驗與臨床[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89-131.
[3] 郭振林,崔穎鵬,陳冬梅,等. 血液培養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藥狀況分析[J]. 中國微生態學雜誌,2004;16(3):162-164.
Guo ZL, Cui YP, Chen DM, et al. The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 analysis of pathogenic bacteria isolated from blood samples[J]. Chin J Microecol, 2004;16(3):162-164.
[4] 薄蘭君,錢雅芬. 血液係統腫瘤化療後院內感染522例分析[J]. 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4;25(6):573-574.
Buo LJ, Qian YF. Analysis of 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s after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malignance: 522 cases report[J]. J Fourth Mil Med Univ, 2004;25(6):573-574.
[5] 孫怡群,徐修禮,彭道榮,等. 血液及體液2675份細菌培養的臨床分析與評價[J]. 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3;24(16): 1535-1536.
上一篇:147株住院患者呼吸道念珠菌感染的鑒定及耐藥性分析
下一篇:腹內感染162例的厭氧菌分離鑒定和藥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