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熱線:400-0532-596
微生物技術資料
文章檢索
  首頁 > 微生物知識->細菌基本知識和檢測方法->銅綠假單胞菌的臨床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銅綠假單胞菌的臨床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錄入時間:2011-1-20 9:48:05 來源: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摘 要] 目的:分析我院銅綠假單胞菌臨床分布及耐藥情況,為臨床合理選用抗生素提供依據。方法:采用KB紙片擴散法對臨床標本分離的銅綠假單胞菌進行抗生素敏感性測定,檢測結果進行對比統計分析。結果:分離出的85株銅綠假單胞菌主要來源於痰,臨床主要分布於神經外科與呼吸內科,對銅綠假單胞菌保持抗菌活性較強同時耐藥率<30%的抗生素有亞胺培南(IPM)、阿米卡星(AMK)、頭孢他啶(CAZ)等,但慶大黴素(GEN)、氧氟沙星(OFX)耐藥率分別高達68.8%、70.6%,原來被認為抗銅綠假單胞菌較為有效的環丙沙星(CIP)耐藥率也升至43.1%。結論:銅綠假單胞菌對常用抗生素耐藥率高,建議根據藥敏結果,采用有效藥物單一或聯合療法,以控製細菌耐藥性的增長。
  [關鍵詞] 銅綠假單胞菌;抗生素;耐藥率
  銅綠假單胞菌是一種引起醫院感染的重要條件致病菌,它引起的醫院感染越來越常見,在很多大型醫院銅綠假單胞菌占分離菌的首位[1],銅綠假單胞菌引起的感染,特別是肺部感染,病原菌很難被清除,常常導致感染的反複發作。這與銅綠假單胞菌具有的多重耐藥性以及複雜的耐藥機製有很大的關係,目前的研究表明主要與細菌外膜蛋白的低滲透性、生物膜的形成、多耐藥泵出係統及酶的產生有關[2]。近年來,隨著廣譜抗生素的廣泛使用,銅綠假單胞菌感染增多和多重耐藥性成為臨床治療的一個難題。筆者分析了我院2005年1月至12月分離出的85株銅綠假單胞菌的臨床分布特征和藥敏結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菌株來源                 
  來自2005年1月至12月間,我院臨床各科室送檢的各類標本(痰、咽拭子、血、尿、糞便、分泌物等),經培養分離出銅綠假單胞菌85株。
  1.2 細菌分離鑒定                 
  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第2版進行操作,根據細菌培養、染色、生化等特性鑒定到種。
  1.3 藥敏試驗
  采用KirbyBauer紙片擴散法。實驗方法和判斷標準均按照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NCCLS2003年標準[3]解釋結果。
  1.4 標準質控菌株                 
  用銅綠假單胞菌ATCC27853作為藥敏實驗質控菌株。
  1.5 抗生素紙片                 
  藥敏紙片頭孢噻肟(CTX)、頭孢他啶(CAZ)、氨曲南(ATM)、阿米卡星(AMK)、亞胺培南(IPM)、環丙沙星(CIP)、呱拉西林(PIP)、頭孢曲鬆(CRO)、氧氟沙星(OFX)購自法國梅裏埃生物公司,藥敏紙片慶大黴素(GEN)和MH瓊脂培養基購自北京天壇生物技術公司。
  2 結果
  2.1 銅綠假單胞菌的臨床分離情況                 
  在我院分離的銅綠假單胞菌主要來源於痰75株(88.2%),傷口分泌物6株(7.1%),血液2株(2.4%),尿液2株(2.4%)。傷口分泌物和尿液標本多來自外科病房,血液標本多來自內科病房,痰標本多來自呼吸科與神經外科病房,見表1。表1 85株銅綠假單胞菌標本來源分布(略)       
2.2 耐藥率                 
  不同標本分離的銅綠假單胞菌對常用抗生素的耐藥情況,見表2。表2 85株銅綠假單胞菌對10種抗生素的藥敏率(略)
  3 討論
銅綠假單胞菌是一種廣泛分布在內外科係統、難治性的院內獲得性感染條件致病菌之一。患有囊性纖維化、中性粒細胞減少、惡性腫瘤、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患者接受機械通氣和抗生素治療時增加了發生感染的危險因素[4]。本試驗結果顯示,我院分離的銅綠假單胞菌大多為呼吸道標本,且多來自神經外科、呼吸科病房,說明在這些高危人群中,銅綠假單胞菌的呼吸道定植及引起感染的幾率較高。本次調查的85株銅綠假單胞菌對臨床上常用的抗生素耐藥情況顯示,目前在我院對銅綠假單胞菌活性較強而耐藥率R<30%的抗生素有碳青酶烯類抗生素(IPM)、氨基糖苷類抗生素(AMK)、頭孢菌素類抗生素(CAZ)等,可供臨床使用。值得注意的是,氨基糖苷類抗生素(GEN)與喹諾酮類抗生素(OFX)對我院分離的銅綠假單胞菌抗菌活性較差,耐藥率高達68.8%與70.6%。原來被認為抗銅綠假單胞菌較為有效的CIP耐藥率也升至43.1%,這些結果均提示我們當務之急是要控製使用抗生素以及合理應用抗生素。銅綠假單胞菌引起的感染增多,病菌檢出率高,耐藥問題嚴重,耐藥廣,其耐藥性發生速度之快與廣泛用藥,不合理用藥密切相關。大量研究表明銅綠假單胞菌對喹諾酮類抗生素的耐藥主要是由於編碼喹諾酮類藥物作用靶位的DNA促旋酶和拓撲異構酶Ⅳ的基因突變,導致酶結構改變,使藥物不能與酶DNA複合物穩定結合[5,6];外排泵係統調節基因的變異而導致細胞內藥物濃度降低[7];細胞外膜滲透性減低是細菌攝取的藥物量減少以及細菌形成生物膜保護細菌逃逸宿主細胞的免疫作用與抗生素的殺傷作用。銅綠假單胞菌對碳青酶烯類藥物耐藥是由於菌體外層細胞壁的特異外膜通道蛋白OprD的丟失,使碳青酶烯類抗生素無法進入體內,從而對此類藥物耐藥[8],以及部分菌株能產生水解包括碳青酶烯類等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金屬β內酰胺酶[9]。銅綠假單胞菌耐藥機製複雜,除多種藥物天然耐藥,也易在使用抗生素治療後發生獲得性耐藥,對這類細菌建議根據藥物敏感試驗采用有效藥物聯合療法,即可發揮藥物的協同增效作用又可減少耐藥菌的產生。Klepser等建議用OFX與CAI或PIP聯用,會有相加或協同作用,抗菌活性明顯增強[10]。另有研究報道,抗假單胞菌的β內酰胺類藥物與氟喹諾酮類藥物聯用治療銅綠假單胞菌可阻止耐藥性的產生,還可能表現出抗銅綠假單胞菌的相加或協同作用[11]。時軍等發現聯用左氧氟沙星、奈替米星治療呼吸道銅綠假單胞菌感染有效率達88.6%,細菌清除率達89.1%,且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12]。因此,在治療銅綠假單胞菌引起的疾病時,臨床選擇抗生素應根據藥敏試驗,針對性用藥,合理選擇敏感藥物,以控製細菌耐藥性增長。
 
作者:王穎,李麗莎,楊正娟,楊飛蘭 《實用醫技雜誌》 
  參考文獻:
  [1]徐延模,楊薇,趙和平.6543例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的臨床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誌,2002,12(1):2728.
  [2]曹孟淑,徐元宏,胡傑貴.銅綠假單胞菌對β內酰胺類抗生素耐藥機製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學呼吸係統分冊,2003,23(2):9094.
  [3]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disk susceptibility tests[S].6th ed.Approved standard M2A7 (M100S13).Wayne:NCCLS,2003:2630.
  [4]陳民鈞,王輝.中國重症監護病房革蘭陰性菌耐藥性連續7年監測研究[J].中華醫學雜誌,2003,82(5):375381.
 [5]Akasaka T,Tanaka M,et al.Type Ⅱ topoisomerase mutations in fluoroquinoloneresistant clinical strain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solated in 1998 and 1999:role of target enzyme in mechanism of fluoroquinolone resistance[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1,45(8):22632268.
 [6]Mouneimne H,Robert J,et al.Type Ⅱtopoisomerase mutations in ciprofloxacinresistance strain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9,43(1):6266.
  [7]Brown MH,Paulsen IT,et al.The multidrug efflux protein NorM is a prototype in a new family of transporters[J].Mol Microbiol,1999,31(1):394395.
  [8]陳瑞,唐英春,朱家馨,等.銅綠假單胞菌對碳青酶烯類抗生素耐藥機製耐藥株外膜蛋白OprD2缺失[J].中國抗感染化療雜誌,2001,1(1):229230.
  [9]朱琴,彭少華,李從榮,等.產金屬β內酰胺酶銅綠假單胞菌的協同實驗方法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誌,2003,13(2):101104.
  [10]Klepser ME,Patel KB,et al.Comparison of bactericidal activities ofofloxacin and ciprofloxacin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ceftazidime and piperacillin against clinical strain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5,39(11):25032510.
  [11]熊薇,孫自喁,申正義.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性及其氟喹諾酮機製的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誌,2003,13(3):204206.
     [12]時軍,謝景雲,唐學義,等.左氧氟沙星與奈替米星治療呼吸道銅綠假單胞菌感染[J].中國抗生素雜誌,2005,25(4):304306.

 

上一篇:78例肺膿腫致病菌及耐藥性分析

下一篇:222株克雷伯菌的β內酰胺酶檢測及耐藥性分析

首頁 | 關於我們 | 網上商城 | 在線客服 | 聯係我們
業務聯係電話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郵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島市城陽區錦匯路1號A2棟
產品技術谘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時段:13105190021
投訴與建議:13105190021 1300653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