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抗生素的廣泛應用,耐藥菌株不斷出現,細菌耐藥問題日益嚴重[1]。大腸埃希菌為條件致病菌,近年來由大腸埃希菌引起的感染逐年增多,已經成為醫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現對本院分離的199株大腸埃希菌的常用抗生素敏感情況作一分析,旨在提供抗大腸埃希菌感染的治療對策。
1 資料和方法
1.1 菌株來源 大腸埃希菌來自2003年1月至2006年4月本院門診和住院病人的標本,主要從尿液、血液、膿液、膽汁和分泌物中培養所得。
1.2 菌株培養和鑒定方法 血液標本,使用BacT/Alert120培養儀培養菌株,尿液、膿液、分泌物用血培養皿培養,膽汁用雙相培養瓶培養方法,所有菌株應用生物梅裏埃ATB半自動細菌鑒定儀鑒定。
1.3 藥敏試驗方法 采用ATBG-5藥敏試驗條進行藥敏檢測。依據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NCCLS)2002年的標準進行判斷。藥敏試驗的質控菌株為ATCC2593、ATCC35218(對β-內酰胺/β-內酰胺酶抑製劑複合抗生素)。
2 結果
見表1。大腸埃希菌對亞胺培南、美洛匹寧、呱拉西林+他唑巴坦抗生素敏感率在98%以上,是大腸埃希菌感染的首選抗生素;阿莫西林、呱拉西林、替卡西林、頭孢噻吩、慶大黴素、妥布黴素、環丙沙星、複方磺胺甲惡唑總體敏感率在50%以下,應該謹慎使用;大腸埃希菌 敏感率總體呈逐年下降的變化趨勢。
表1 大腸埃希菌抗生素敏感率(略)
3 討論
由表1可知,大腸埃希菌對19種抗生素的敏感率總體呈逐年下降趨勢,最明顯的是頭孢類抗生素。對部分抗生素如慶大黴素、妥布黴素、環丙沙星、複方磺胺甲惡唑的敏感率在2006年有上升趨勢,阿米卡星2003~2006年呈逐年上升趨勢。大腸埃希菌對抗生素敏感率的下降與其複雜的耐藥機製有關,也與臨床經驗用藥和濫用抗生素有關[2,3]。
根據2004年2月版的《浙江省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指導方案(試行)》,阿米卡星、慶大黴素、妥布黴素、環丙沙星、複方磺胺甲惡唑已經排除在首選和可選用藥範圍,而以前的廣泛使用是造成低敏感的重要因素。第二、三代頭孢抗生素頭孢呋、頭孢西丁、頭孢他啶、頭孢噻肟作為首選和可選藥物後,臨床廣泛使用,造成敏感率急劇下降,2006年與2003年相比敏感率下降15%~25%,第四代頭孢抗生素頭孢吡肟,臨床應用有一定的限製,2006年與2003年相比敏感率下降7%。頭孢類抗生素對大腸埃希菌總體敏感性較好,但半衰期短,每日需給藥2~3次。故應嚴格控製三、四代頭孢菌素的大量使用。
青黴素類的阿莫西林、呱拉西林、替卡西林2003年時的的敏感率已經在35%以下,失去了治療作用,但與β-內酰胺酶抑製劑聯合使用,如呱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相當不錯,在98%以上;阿莫西林+棒酸、替卡西林+棒酸2003年敏感率也在80%以上,由於廣泛使用,敏感率逐年下降,至2006年也隻有50%左右。
大腸埃希菌對碳青酶烯類抗生素亞胺培南、美洛匹寧的敏感率最高,而且2003-2006年未曾下降,是大腸埃希菌感染的首選藥物。
大腸埃希菌對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慶大黴素、妥布黴素敏感率在50%以下,而阿米卡星雖然敏感率較高,由於對腎、耳的毒性,在2004年2月版的《浙江省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指導方案(試行)》已經排除在首選和可選用藥範圍。
總之,臨床醫生應合理選用抗生素,杜絕濫用抗生素,以延長抗生素的使用壽命,保障病人用藥安全。
作者:何尚運 錢國曉 周豔麗 《浙江臨床醫學》
【參考文獻】
1 胡必傑. 一個仍然被嚴重忽視的臨床難題- 醫院感染. 中華檢驗醫學雜誌, 2004, 27 (9) : 545~548.
2 薛國文,冷泰俊,鄒英,等. 醫院感染7年回顧與前瞻性監測.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誌,1996 ,6 (1) :18~21.
3 葉高峰,方玲,張延霞. 醫院肺部感染病原菌耐藥性調查. 中國微生態學雜誌, 2000, 12 (3) : 152~153.
上一篇:大腸埃希菌超廣譜β-內酰胺酶的檢測和耐藥分析
下一篇:普通外科感染343例病原菌耐藥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