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兒童幽門螺杆菌感染及胃癌的關係。方法 內鏡下胃黏膜活檢取材,應用常規固定,石蠟切片HE,HP染色鏡檢,1例加染PAS及AE1/AE3,CK8,KP-1,LCA,SMA免疫標記,結合臨床進行病理學觀察。統計學方法:采用醫學統計學PEMS軟件包進行χ2檢驗。結果 216例胃黏膜活檢病理診斷:輕度慢性淺表性胃炎89例,中度慢性淺表性胃炎92例(1例胃腺癌),重度慢性淺表性胃炎35例,後兩組均各有4例為活動性胃炎。190例石蠟切片加印片HP染色:中、重度慢性淺表性胃炎HP陽性檢出率明顯高於輕度胃炎者(P=0.0281),差異有顯著性;而臨床診斷與活檢病理診斷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25);通過特染及酶標確診胃腺癌合並HP重度感染1例(有便血史2個月患兒)。結論 (1)兒童重、中度慢性淺表性胃炎HP陽性檢出率明顯高於輕度慢性淺表性胃炎,三者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281)。而且1例中度慢性淺表性胃炎有胃腺癌患兒為HP重度感染,提示HP感染與胃炎程度及胃腺癌確有關係,但三者確切關係有待進一步探討。(2)活檢標本石蠟切片HP染色加新鮮胃黏膜印片HP染色將提高HP陽性檢出率,本組提高7%。(3)對有便血患兒應警惕胃癌可能,必要時及早胃鏡檢查加活檢以便及時治療HP感染及早期預防、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胃癌。
[關鍵詞] 兒童;幽門螺杆菌;胃癌
近年來兒童纖維胃鏡開展普及,我院216例胃黏膜活檢標本中檢出胃腺癌1例,且伴重度幽門螺杆菌(HP)感染。成人HP感染與胃癌關係為近年來研究熱點之一,但對兒童胃癌與HP感染關係國內鮮有報道,故本文就我院胃黏膜活檢分析,以初探兒童HP感染與胃癌關係,現將資料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16例胃黏膜標本均係我院消化科纖維胃鏡下活檢送檢標本,男121例,女95例,年齡最小1歲,最大16歲,平均9.6歲,年齡分布情況,見表1。以8~12歲組共164例為最多(占76%)。 表1 216例胃鏡活檢年齡分布 (略)
1.2 臨床表現 216例中臨床表現為:輕度慢性胃炎174例,上消化道出血17例,十二指腸球炎11例,消化性潰瘍12例,便血2例。
1.3 方法 所有送檢標本進行常規10%緩衝中性福爾馬林固定,石蠟包埋切片,HE染色鏡檢,其中190例於加染HP染色(Giemsa 染色)油鏡下確診;1例胃腺癌者石蠟切片加PAS染色及免疫酶標AE1/AE3、KP1、CK8、LCA、SMA檢測。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醫學統計學PEMS軟件包進行χ2檢驗。
2 結果
2.1 216例胃黏膜活檢病理診斷 見表2。胃腺癌患者(表2中Δ)女12歲,血便2個月,胃鏡下胃黏膜活檢:一塊為少量異形細胞(見圖1、圖2),一塊為中度慢性淺表性胃炎(見圖3),HP強陽性(見圖4),異形細胞PAS染色,漿內陽性(見圖6);AE1/AE3(見圖7)、CK8(見圖8)均陽性;KP-1,LCA,SMA 均陰性。活檢病理診斷:(胃竇部)胃腺癌,後經外科手術胃切除標本病理證實,胃腺癌Ⅱ級,浸潤深肌層,淋巴結10/21隻有轉移。表2 216例胃黏膜活檢病理診斷 (略)
2.2 190例胃黏膜活檢結果 190例石蠟切片HP染色及58例同時胃黏膜印片HP染色結果46例HP陽性,見表3。
圖1 異形細胞 圖2 異形細胞 圖3 中度慢性淺表性胃炎 圖4 胃黏膜小凹HP(+++) 圖5 異常胃黏膜HP-- 圖6 異形細胞漿PAS+ 圖7 異形細胞AE1/AE3+ 圖8 異形細胞CK8+ 表3 190例胃黏膜活檢,印片HP染色 (略)注:χ2=7.14,P=0.0281 中、重度慢性淺表性胃炎HP陽性檢出率高於輕度慢性淺表性胃炎,3組經統計學分析,差異有顯著性(P=0.0281)。其中16例石蠟切片HP染色陰性者14例(輕度炎5例,中度炎8例,重度炎1例)印片HP陽性,故HP陽性總檢出率為24.2%,加用印片HP染色,增加了HP陽性檢出率7%。
2.3 胃黏膜活檢病理診斷 臨床診斷與胃黏膜活檢病理診斷比較,見表4,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顯著性(P=0.25)。表4 活檢病理診斷 (略) 注:χ2=10.16,P=0.25
3 討論
自Warren和Marshall於1882年發現HP以來,已知HP感染是全世界範圍內廣泛存在且最常見的細菌感染,目前已證實其是胃癌主要的危險因子之一[1,2];1994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就已將HP列為人類Ⅰ類致癌原,可至今對此仍有爭論,致癌機製尚不明。
由本組胃鏡活檢分析提示兒童中、重度慢性淺表性胃炎HP陽性檢出率明顯高於輕度慢性淺表性胃炎者,經統計學分析,P=0.0281,差異有顯著性,而且1例中度慢性淺表性胃炎有胃腺癌患兒為HP重度感染,提示HP感染與胃炎程度及胃腺癌確有關係,此與文獻報道相似[1~4]。
在成人胃癌與HP感染研究已不斷深入,已從細胞水平發展到分子水平,基因水平[3,5~10]認為HP致癌機製可能由於HP感染後產生NH3引致低胃酸或HP代謝產物直接損傷胃黏膜,增加DNA受損機會,還是導致基因突變,癌基因ras、c-mye等或抑癌基因P16,P53等突變率增加或表達異常;流行病學也認為二者相關,如我國胃癌高發區蘭州HP感染較早出現,10歲以下兒童感染率已達40%~50%[1],然而也有學者持懷疑態度;因為一些發展中國家HP感染率高達90%,但胃癌發生率卻很低;兒童是HP感染的高危人群,但兒童發生胃癌遠較成人為低。我院5505例外檢中僅發現兒童胃腺癌3例(0.054%)。因此HP感染與兒童胃癌發生間確切關係尚不清楚,有待進一步探討。
本組分析認為HP陽性檢出率在活檢標本石蠟切片同時加行新鮮胃黏膜標本印片HP染色,可提高HP陽性檢出率,本組由此提高7%陽性檢出率。
由於胃鏡檢查聯合活檢對胃癌發現仍是目前主要且準確、可靠的方法,其準確率可達97.4%,敏感性為93.8%,特異性高達99.6%,本組1例胃腺癌患兒因便血2個月才胃鏡確立診斷,立即手術已屬晚期,此提醒臨床醫生,對有便血患兒必要時還需及早胃鏡檢查加活檢及HP檢測,以便及時治療HP感染,早期預防、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胃癌。
作者:韓良《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參考文獻]
1 胡伏蓮,周殿元,賈博琦.幽門螺杆菌感染的基礎與臨床.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
2 林庚金.胃黏膜癌變有關因素的研究.上海醫學,2001,8(24):456-458.
3 王曉熙,杜源,房燕斌,等.幽門螺杆菌感染與胃癌發生的關係.中華消化內鏡雜誌,1997,14(6):363.
4 Asaka M,Taked AH,Sugiyama T,et al.What role does Helicobacter pylori play in gastric cancer?Gastroenterology,1997,113:56-60.
5 粱後傑,劉為俊,房殿春,等.幽門螺杆菌培養濾液誘癌和促癌作用實驗研究.中華醫學雜誌,1998,78(7):485.
6 Parsonner J.Helicobacter pylori and gastric cancer.Gastroenterd Clin North Am,1993,22:89-104.
7 鄧長生,楊藝.幽門螺杆菌對胃上皮細胞SGC-7901凋亡的影響.中國病理生理雜誌,2001,17(12):1249-1251.
8 陳曉秋,鄧長生,朱尤慶.幽門螺杆菌相關性消化性潰瘍的細胞凋亡之研究.臨床消化病雜誌,2001,(13):102-105.
9 Marinone-C,Mortinetti-A,Mestriner-M,et al.P53 evaluation in gastric mucosa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Anticancer-Res,2001,21:1115-1118.
10 於君,張錦坤.應用分子生物學技術研究幽門螺杆菌感染與胃癌變的關係.中華消化雜誌,1995,15(增刊):28-30.
上一篇:幽門螺杆菌耐藥的分子機理研究進展
下一篇:幽門螺杆菌粘附素的治療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