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熱線:400-0532-596
微生物技術資料
文章檢索
  首頁 > 微生物知識->微生物基本知識->植物內生菌發酵培養基的初探

植物內生菌發酵培養基的初探



錄入時間:2010-11-26 9:37:46 來源: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摘要】  從高活性菌株到獲得高產量活性產物之間,發酵是一個重要環節。本研究設計4種內生菌發酵培養基,對89株分離自傣藥植物且具有高抗菌活性的內生菌及5株潛在放線菌新種進行搖瓶發酵,發酵液的提取物用3種展層係統作薄層色譜(TLC)展層,用UV(254nm366nm)和茴香醛試劑進行檢測。實驗結果表明,用1號和4號培養基發酵產生的次生代謝產物的種類最豐富,2號和3號培養基產生的較少;用II號展層係統(氯仿∶甲醇=41)III號展層係統(正丁醇∶乙酸∶水=415)TLC層析,檢測到的產物最多;3種檢測方法以茴香醛檢測到的代謝產物最豐富。對每一株菌而言,產生最多產物的發酵培養基各不相同,為了獲得盡可能多的次生代謝產物,不同菌株選用的發酵培養基不一樣。探究適合的發酵培養條件,為活性產物的分離、製備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  植物內生菌; 發酵培養基; TLC

    ABSTRACT  Fermentation of 89 endophytes and 5 novel species candidates of actinomycetes were carried out by four different fermentation media. Three developing systems were used for chromatography of TLC. UV 254nm, 366nm and anisaldehyde as a chromogenic agent were used for detecting compounds of these strain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etabolites of these strains were the most abundant when these strains were fermented in No.1 and No.4 media, and only few in No.2 and No.3. Metabolites of each strain we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media. More metabolites could be detected when the TLC was carried out in system II (chloroformmethanol=91) and system III (butanolacetic acidwater=415) with anisaldehyde test solution. These result established a base for designing of fermentation medium,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effective compounds for discovery of new leader compounds from endophytes.

    KEY WORDS  Plant endophytes;  Fermentation medium;  TLC

    至今已描述的放線菌達40個科、180多屬、4000多種[1],從中發現的生物活性物質達11000種之多[2],目前臨床和農牧業上應用的抗生素有60%以上是放線菌生產的。當今要從普通環境微生物發現新的生物活性物質越來越困難,其中去重複就是一道難題[3]。但是,自然界仍然存在至少90%以上的未知微生物[246],其中植物內生菌越來越受人們的重視[7]。為了充分利用雲南豐富的植物內生菌資源,從中發現更多的新活性物質,近3年我們從雲南西雙版納采集50科、96屬的傣藥植物樣品123份,分離到內生菌1673株,用7種作物病原菌、4種腫瘤細胞模型,篩選到抗菌、抗腫瘤高活性菌株230株。從高活性菌株到獲得高產量活性產物之間,發酵是一個重要環節。本文對89株植物內生菌和5株放線菌潛在新種的發酵培養基進行了初步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菌種

    從雲南西雙版納傣藥植物分離篩選到89株抗腫瘤、抗作物病原菌的高活性內生菌菌株,其中50株放線菌、10株真菌、29株細菌;另外有5株具有抗菌活性的放線菌潛在新種,共94個菌株。

    1.2  斜麵培養基

    真菌  PDA固體培養基[8]。

    細菌和放線菌  酵母膏4g,葡萄糖4g,麥芽膏5g9],複合維生素3.75mg,微量鹽1ml/L,瓊脂20g1L水,pH7.2

    複合維生素  維生素B1 1mg,維生素B6 1mg,核黃素1mg,煙酸1mg,苯丙氨酸1mg,維生素H 1mg,丙胺酸0.3mg10]。

    微量鹽  FeSO4·7H2O 0.2gMnCl2·4H2O 0.1gZnSO4·7H2O 0.1g;水100ml

    1.3  發酵培養基

    1號培養基  黃豆粉10g,甘露醇10g,水1LpH7.07.5

    2號培養基  可溶性澱粉20g,脫脂大豆粉10g,硫代硫酸鈉3.3gFeSO4·7H2O 0.5gK2HPO4 0.5gKCl 0.3g,水1LpH6.5

    3號培養基  葡萄糖20g,蛋白腖5g,酵母粉1g,牛肉膏3.8gNaCl 1.9gCaCO3 0.47g,水1LpH7.0

    4號培養基  大豆粉30g,葡萄糖20g,澱粉5g,酵母膏2gNaCl 4gK2HPO4 0.5gMgSO4·7H2O 0.5gCaCO3 2g,水1LpH7.8

    將菌種接種於斜麵培養基,28培養67d,轉接於4種發酵培養基,28搖床培養,放線菌發酵7d,真菌和細菌6d

    1.4  發酵樣品提取物製備

    發酵液加入等體積95%乙醇,28震蕩4h,靜置後吸取2ml上清液於試管,55蒸發乙醇後真空冷凍幹燥,再加入100μl甲醇溶解提取物,用於高效薄層色譜(TLC)分析。

    1.5  TLC分析

    用毛細管點樣於矽膠GF254薄層板上,用三種展層體係和三種檢測條件進行分析。

    1.6  三種展層體係

    I:氯仿∶甲醇(91)

    II:氯仿∶甲醇(41)

    III:正丁醇∶乙酸∶水(415,用上層)

    1.7  三種檢測條件

    選取常用的254nm熒光淬滅成像檢測、366nm熒光成像檢測和具有廣譜性的茴香醛硫酸溶液顯色檢測。茴香醛硫酸溶液(母液):乙醇∶冰乙酸∶濃硫酸(85105)100ml母液加入1ml茴香醛。

    1.8  HPLC分析

    甲醇溶解的樣品用0.45μm孔徑的濾膜過濾,10μl進樣於HPLC儀。色譜柱為Zorbax Eclipse XDBC18(250mm×4.6mm5μm),波長254nm,柱溫40,流速1.00ml/min,流動相為甲醇和超純水,並在40min內使甲醇比例從20%90%線性梯度洗脫,之後在90%保持10min

    1.9  儀器與試劑

    真空冷凍幹燥機為英國Edwards公司產品;薄層數碼成像儀為瑞士CAMAG公司Repostar 3型產品;高效液相色譜儀為美國Agilent 1100係列;薄層矽膠GF254板為青島海洋化工廠生產。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

    結果及討論

    由於實驗菌株發酵後所產生的有效成分尚不清楚,因此從菌株生長情況和產生的化合物條帶的多少初步評判發酵培養基的好壞。

    2.1  菌株生長情況

    94株菌在4種發酵培養基中均能生長,在1號和4號培養基中的生長比在2號和3號培養基中生長得好。

    2.2  TLC檢測結果

    94株菌的4種發酵液提取物,采用標準化程序:三種展層體係展層和三種檢測條件的TLC分析,薄層掃描儀掃描、儲存(統計結果見Fig.1Tab.1)、檢索比較後,將存在未知化合物的產生菌作為進一步實驗的材料。

    後產生的代謝產物條帶數目明顯多於2號和3號;4號培養基產生的代謝產物條帶總數又多於1號培養基,3號培養基所檢測到的數目最少。例如,94個菌株用4號培養基發酵提取物,用氯仿∶甲醇(41)展層,254nm366nm、茴香醛檢測的結果,分別共有387346394個條帶,1號培養基分別有297303300個條帶,而3號培養基僅有81142198個條帶。

  在相同的展開體係和檢測條件下比較Rf值,結果顯示,相同菌株在不同的培養基中產生不完全相同的條帶,盡管4號培養基產生的化合物條帶最多,但其它培養基也能產生一些4號培養基不能產生的化合物。也就是說,同一個菌株在不同培養基的發酵產物是不一樣的。

    通過不同菌株4種培養基發酵產物的TLC結果比較,94株菌中有49株在1號培養基中產生的代謝產物條帶最多,42株在4號培養基中最好,另外3株為2號培養基。本實驗的放線菌(包括5個潛在新種)、真菌、細菌用4種培養基發酵的結果同樣是14號培養基的條帶多於23(Tab.2),但每一株菌產生最多產物的培養基各不相同。所以,為了獲得盡可能多的代謝產物,不同菌株的發酵培養基應有所不同。

    Tab.3是用14培養基發酵,產生產物較多的10株菌的檢測結果。可以看出,1號培養基有3株的條帶在10條以上,4號培養基隻有1株產生8個條帶,17個條帶,36個條帶。

    2.3  不同展層係統、不同檢測條件的效果

    3種展層係統的極性從小到大。Tab.1Fig.1的結果表明,各個展層係統的展層效果明顯不同。II係統(氯仿∶甲醇=41)在三個係統中屬中等極性,檢測到的條帶最多,總條帶有3039個;I係統(氯仿∶甲醇=91)2708個,III係統(正丁醇∶乙酸∶水=415)隻有2616個。不同的檢測條件檢測到的結果

    2.4  HPLC檢測結果

    選取部分菌株樣品進行HPLC檢測,結果顯示,不同菌株產生的次生物質存在明顯差異,相同菌株在不同培養基中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在254nm波長的檢測條件下,用1號培養基發酵後產生的產物比其它培養基發酵產生的產物多,結果與TLC檢測結果相對應。Fig.2為具有高抗菌活性的植物內生放線菌菌株YIM 48790(Dactylosporangium屬的潛在新種)YIM 56167采用1號培養基發酵後的次生代謝產物。圖中明顯看出,兩株放線菌通過1號培養基發酵後產生了大量次生代謝產物,代謝產物的組成也大不一樣。

    3  討論

    89株植物內生菌、5株放線菌潛在新種采用4種培養基進行發酵,三種檢測方法檢測,所獲得的結果表明,不同培養基產生的代謝產物各不相同。52%(49)的菌株用1號培養基發酵,產生的代謝產物條帶總數最多;44%的菌株用4號培養基發酵條帶最多。但每一株菌產生最多產物的培養基各不相同。同一個菌株在不同培養基發酵的產物種類也不一樣,1號培養基成分最單一,便於化合物的提取、純化,且成本低廉;4號培養基成分比較複雜,不利於以後化合物的分離純化。所以1號培養基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發酵培養基,可

    Fig.2    HPLC chromatography of 2 actinomycete

    strains at 254nm以在篩選時用於大量菌株的發酵。三種檢測條件中,茴香醛檢測法獲得的總條帶最多,也可供選用。這些結果為設計適合的發酵培養條件、檢測方法以及活性產物的分離、製備奠定了基礎。

    在微生物生物活性物質研究中,無論TLC檢測還是HPLC檢測,和其它現代儀器的檢測都是可行的途徑,但特別要注意實驗條件的標準化,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同時要建立相應的數據庫,使數據儲存、檢索、查尋、分析程序化。

    發現新的先導化合物是開發天然藥物的重要關鍵之一[11],高活性菌株、新菌種提供了發現新產物的可能性。要實現這種可能性,發酵是重要環節。過去對植物內生菌、極端環境微生物、海洋微生物培養條件的研究不多,但這些微生物是很有開發潛力的資源,應該重視這方麵的研究,為發現新先導化合物提供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 Bérdy J. Bioactive microbial metabolites, a personal review J. J Antibiot,2005,58(1):126.
2] 徐麗華,李文均,劉誌恒,等. 放線菌係統學[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3] 薑怡,徐平,婁愷,等. 放線菌藥物資源開發麵臨的問題與對策[J. 微生物學通報,200835(2)272274.
4 Hughes J B, Hellmann J J, Ricketts H, et al. Counting the uncountable: Statistical approaches to estimating microbial diversity J. Appl Environ Microbiol,2001,67(10):43994406.
5 Zengler K, Toledo G, Rappé M, et al. Cultivating the uncultured J. PNAS,2002,99(24):1568115686.
6 Joseph S J, Hugenholtz P, Sangwan P, et al. Laboratory cultivation of widespread and previously uncultured soil bacteria J. Appl Environ Microbiol,2003,69(12):72107215.
7] 薑怡,楊穎,陳華紅,等. 植物內生菌資源[J. 微生物學通報,200532146147.
8] 黃秀梨. 微生物學實驗指導[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9Shirling E B, Gottlieb D. Methods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Streptomyces species J. Int J Syst Bacteriol,1966,16:313340.
10 Hayakawa M, Nonomura H. Humic acid
vitamin agar, a new medium for the selective isolation of soil actinomycetes J. J Ferment Technol,1987,65:501509.
11] 劉誌恒. 放線菌
微生物藥物的重要資源[J. 微生物學通報,200532(6)143145.

 

上一篇:淡竹葉清熱作用藥效植物基礎研究

下一篇:不同配方培養基對小刺猴頭子實體多糖含量的影響

首頁 | 關於我們 | 網上商城 | 在線客服 | 聯係我們
業務聯係電話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郵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島市城陽區錦匯路1號A2棟
產品技術谘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時段:13105190021
投訴與建議:13105190021 1300653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