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代培養是接種外植體後最初的幾代培養,其目的是獲得無菌材料和無性繁殖係。初代培養建立的無性繁殖係包括莖梢、芽叢、胚狀體和原球莖等。
1、培養基的選擇
初代培養基時常用誘導或分化培養基,培養基中的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配比和濃度最為重要,如刺激腋芽或頂芽生長時,細胞分裂素的適宜濃度是0.5~1.0mg/L,生長素的濃度水平為0.01~0.1 mg/L;誘導不定芽時,需要較高的細胞分裂素;誘導愈傷組織形成,增加生長素的濃度並補充一定濃度的細胞分裂素是十分必要的。
2、外植體的生長與分化
(1)頂芽和腋芽發育
以植物莖尖、頂芽、側芽或帶有芽的莖段作為外植體,在外源的細胞分裂素作用下,頂芽或休眠側芽萌發生長,伸長形成多節莖段的莖梢,或形成一個微型多枝多芽的小灌木叢狀結構。該發育方式具有萌發時間段,成苗快,不經過愈傷組織再生,能使無性係後代保持原品種特性等特點。
(2)不定芽發育
在初代培養中一些植物的葉片、不帶腋芽莖段先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再從愈傷組織塊上分化形成不定芽;而有些植物,如球根秋海棠、非洲紫羅蘭、百合、貝母等,不定芽可直接從外植體表麵受傷的或沒有受傷的部位直接分化出來。
植物的莖段、葉、葉柄、根、花莖、萼片、花瓣等器官都可以作為外植體誘導產生不定芽。但由不定芽產生的苗具有更大的性狀變異幾率,觀賞植物中有不少遺傳學嵌合體,如金邊虎尾蘭、花葉玉簪、金邊巴西鐵樹等,這些鑲嵌色彩的葉子和一些帶金銀邊的植物,在通過不定芽途徑時,再生植株便失去這些富有觀賞價值的特征。
(3)原球莖發育
在蘭花和部分球根植物的種子萌發初期並不出現胚根,隻是胚逐漸膨大,以後種皮的一端破裂,形成的小圓錐狀脹大的胚稱為原球莖。在植物組織培養中,從蘭花的頂芽、側芽組織中或從種子中萌發的植株器官,都能誘導這樣的原球莖。往往在一個芽的周圍能產生幾個到幾十個原球莖,培養一段時間後,原球莖可發育成完整的再生植物。
(4)胚狀體發育
胚狀體是由體細胞形成的、類似於生殖細胞形成合子胚發育過程的胚胎。胚狀體可以從愈傷組織表麵,也可由外植體表麵已分化的細胞或從懸浮培養的細胞中產生。
胚狀體發育出的再生小植株與腋芽苗或不定芽苗有顯著差異:一是胚狀體在形成的最初階段,多來自單個細胞或多個細胞團,很早就具有明顯的根端於苗端的兩極分化,極幼小時就是一個根芽齊全的微型結構,通常不需要誘導生根階段;二是由胚狀體發育成的植株成的植株與周圍的愈傷組織或母體組織塊之間,幾乎沒有什麽結構性的聯係,小植株是獨立形成的,易於與其他部分分離,胚狀體小植株通過振搖或鑷子、解剖針等輕拔就可彼此分開。 而由腋芽或不定芽發育來的小植物,它們最初由分生細胞團形成單極性的生長點發育而來,隨後再轉移到生根培養基上形成根,才能形成完整的小植株。通常它們與母體組織塊或愈傷組織之間有著較緊密的連接,包括一些維管束、皮層和表皮組織等,因而不易分離,在轉移時往往用刀切才能分開。 |
上一篇:植物組培中材料培養的條件
下一篇:植物組培步驟
相關文章: | |
植物組培的操作技術:初代培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