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細菌特性
(1)形態染色 革蘭陰性杆菌,菌體呈球杆狀或長絲狀,長短不一;單個、呈雙或短鏈狀排列;無芽胞,有莢膜,一端有單鞭毛,運動活潑,臨床分離株常有菌毛。
(2)培養特性 專性需氧菌,部分菌株能在兼性厭氧環境中生長,營養要求不高,在普通培養基上生長良好,可生長溫度範圍是
在血平板、麥康凱平板上均可形成5種不同形態的菌落:①典型型,菌落呈灰綠色,大小不一,扁平濕潤,邊緣不規則,呈傘狀伸展,表麵常可見金屬光澤;②大腸菌樣型,菌落圓形凸起,灰白色半透明,似大腸埃希菌菌落;③黏液型,菌落光滑凸起,呈黏液狀;④侏儒型,細小,無光澤半透明菌落;⑤粗糙型,菌落中央凸起,邊緣扁平,表麵粗糙。在血平板上常可見透明溶血環,有生薑氣味;在液體培養基中呈混濁生長,表麵可形成菌膜,在SS瓊脂平板上,該菌經過24h培養形成較小無色半透明菌落,一般不易與沙門菌和誌賀菌菌落相區別,但經48h培養菌落中央呈棕綠色。銅綠假單胞菌在普通瓊脂平板上生長時,可產生多種色素,主要為綠膿素(為銅綠假單胞菌特征性色素)和青膿素(熒光素),前者為藍綠色。從臨床標本分離的銅綠假單胞菌約有80%~90%產生綠膿素和青膿素。
(3)生化反應 氧化酶陽性,在OF培養基上,能氧化利用葡萄糖、木糖產酸,精氨酸雙水解酶陽性,乙酰胺酶陽性,液化明膠,利用枸櫞酸鹽,還原硝酸鹽並產生氮氣,吲哚陰性。
(4)抗原構造 銅綠假單胞菌有菌體(O)抗原、鞭毛(H)抗原、黏液(S)抗原和菌毛抗原。O抗原有兩種成分:一種是外膜蛋白,為保護性抗原,免疫性強,具有屬特異性;另一種為脂多糖(LPS),具有型特異性,可用於細菌分型。
(5)抵抗力 銅綠假單胞菌對外界因素的抵抗力比其他無芽胞菌強,在潮濕的環境中能長期生存。對幹燥、紫外線有抵抗力,但對熱抵抗力不強,臨床分離菌株對多種抗生素不敏感。
2.臨床意義
銅綠假單胞菌可從醫院內許多消毒不嚴的器皿和溶液中分離出來,常見為水溶液包括洗滌水、消毒液和液體藥物等。醫院內銅綠假單胞菌所致的肺部感染常見的入侵途徑是霧化吸入、氧氣吸入,各種侵襲性檢查和治療,如纖維支氣管鏡、導管、膽道、手術後引流等,破壞了機體皮膚或黏膜屏障,常引起本菌侵襲。
嚴重銅綠假單胞菌感染常發生在局部組織損傷或抵抗力降低的患者,如燒傷病人、各種癌腫患者和應用廣譜抗生素、激素、抗腫瘤藥及免疫抑製劑等患者;早產、先天畸形兒童和囊性纖維化等疾病及老年患者,也易發生嚴重的銅綠假單胞菌感染。
銅綠假單胞菌的致病作用與多種毒力因子有關,主要有以下幾種:
(1)黏附和定植 形成黏附的條件包括:①銅綠假單胞菌表麵的莢膜多糖物質阻止白細胞和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②細菌表麵的黏附素(主要是菌毛)和上皮細胞上存在的相應受體結合;③宿主防禦機製異常。後者使細菌得以駐足,並保持和上皮細胞長時間的接觸。
完整的皮膚黏膜是天然的屏障,故銅綠假單胞菌很少成為健康人的原發病原菌,但改變或損傷宿主正常的防禦機製,如皮膚黏膜破壞、留置導尿管、氣管切開插管或免疫機製缺損如粒細胞缺乏、低蛋白血症、各種腫瘤患者、應用激素和廣譜抗生素的患者,常可導致感染。燒傷焦痂、嬰兒或兒童的皮膚、臍帶和腸道、老年人的尿道則是較常見的原發病灶或入侵門戶。如果人體抵抗力降低或細菌毒力強,數量多,就可在血中生長繁殖,發生敗血症。
(2)外毒素A 為主要毒力因子,是銅綠假單胞菌產生的最強有力毒素,可抑製蛋白質合成,對皮膚黏膜有壞死作用,約90%菌株產生外毒素A,在燒傷病人,其致死作用特別突出。
(3)其他尚有蛋白酶、胞外酶S、溶血素、腸毒素、色素、殺白細胞素、內毒素等。
3.微生物學檢驗
(1)檢驗程序
(2)標本采集 按疾病和檢查目的分別采取不同的臨床標本,如傷口分泌物、尿液、膿及穿刺液、血液、腦脊液、胸腹水、關節液等。醫院環境檢測可從空氣、水、物體表麵等處采樣。
(3).檢驗方法
1)顯微鏡檢查 腦脊液、胸腹水離心後取沉澱物塗片,綠色膿汁、分泌物直接塗片革蘭染色鏡檢。為革蘭陰性杆菌,有鞭毛。
2)分離培養 血液和體液標本可先增菌後在轉種血瓊脂平板和麥康凱平板,膿液、分泌物、中段尿等可直接接種上述培養基。
3)鑒定與鑒別 根據培養物的菌落特征、產生水溶性綠色色素、特殊的生薑氣味、氧化酶試驗、OF試驗等即可作出初步鑒定。但對色素產生不典型的銅綠假單胞菌還需要做其它生化反應(如明膠液化、精氨酸雙水解試驗、
從臨床標本中分離出銅綠假單胞菌,需要排除汙染,從患者血及無菌體液、尿液中分離到本菌,特別是反複檢出者,結合臨床表現即可確定是感染病原菌,銅綠假單胞菌下呼吸道感染需連續三次痰培養陽性才能確立,如患者無感染的臨床表現,雖然分離到銅綠假單胞菌亦應作為正常菌群。
(4)耐藥性 銅綠假單胞菌對多數抗生素不敏感,呈現明顯的固有耐藥性。長期以來假單胞菌的固有耐藥性認為是由於該菌具有外膜的低通透性(主要是外膜微孔蛋白突變,阻止抗生素由外膜進入胞質),最近的研究表明,假單胞菌耐藥的產生機製與細菌具有能量依賴性的主動外排係統有關,也可能同時存在其他耐藥機製。由於在長期抗生素治療過程中銅綠假單胞菌可能發生耐藥,因此,初代敏感的菌株在治療3~4周後,測試重複分離株的抗生素敏感性是必要的。目前,對假單胞菌感染多采用聯合治療,如選用一種β內酰胺類抗生素與一種氨基糖苷類或一種喹諾酮類抗菌藥物聯合治療嚴重的銅綠假單胞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