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微生物的營養
1.水分:水占細胞漿的70%~90%,是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較普遍的觀點認為:隻有在含水的環境中微生物才能存活。但也有人發現在無水碳氫化合物中微生物可長期存活。
2.碳源:碳源是構成細胞的重要物質。有些微生物的碳源必須來自有機碳化合物如糖、蛋白質、脂肪、有機酸等(同時利用其化學能),屬異養型;有些微生物不需有機碳化合物,以CO2為碳源,屬自養型(分為光能自養型和化能自養型)。
3.氮源:氮是組成蛋白質和核酸的重要元素。
4.無機鹽類:細菌所需無機鹽包括磷、硫、鎂、鐵、鉀、鈉、鈣、氯、錳、鋅、鈷、銅等。其中磷、硫、鎂、鉀、鈉、鐵需要量較多,其他隻需微量。
5.生長因子:生長因子是某些微生物生長發育所必需,而其自身又不能合成的一類營養物質。包括維生素、嘌呤和嘧啶等。
五.微生物生長的影響因素
1.營養物
2.pH值:各種微生物都有其最適宜的pH值,大多數細菌最適pH為6.8~7.4,但一般有較大的容忍度,在4~9也可存活和生長,少數細菌能在極端pH值範圍內生長。真菌適於pH值3~6的微酸性環境,但在2~10也可生長。
3.溫度:微生物適於生長繁殖要有適宜的溫度,當超過其最低或最高可耐受的溫度時,即停止生長或死亡。一般細菌最適溫度為30~40℃,真菌為20~30℃。
4.氧氣:大多數細菌和所有黴菌都是需氧菌(在有氧環境中才能生長),少數細菌是厭氧菌(在無氧環境中才能生長),有些細菌和酵母菌是兼性需氧厭氧的,在有氧或無氧環境中都能生長繁殖。
5.滲透壓:微生物細胞膜和所有生物膜一樣是一種半透膜,可讓水自由通過,對溶質則有選擇性。由於細胞壁的保護,微生物能存活在低滲透壓的水中。而在高滲溶液(如高濃度的鹽溶液或糖溶液、40%甘油)中,細胞會脫水並停止生長繁殖。但也有一些專性耐高鹽細菌隻有在高鹽(10~15%)條件下才生長。
6.表麵張力:表麵活性劑可降低表麵張力,它是影響細菌生長的因素之一。很多革蘭氏陰性菌,特別是大腸菌群可很好地在表麵活性劑包圍的介質中生長,而大多數革蘭氏陽性菌在表麵張力低時(0.05N/m)不能很好生長。陽離子表麵活性劑對很多有機體有毒性,陰離子表麵活性劑毒性很小,非離子表麵活性劑幾乎沒有毒性,並可成為某些微生物的營養物。
六.消毒與滅菌
消毒與滅菌是微生物實驗技術中最基本的操作,從事藥品生產和檢驗的人員都應當了解消毒與滅菌的方法及其意義,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否則會影響產品質量,危害患者安全。
1.概念
Ø無菌——不存在活的生物(GMP指南)。
“無菌”從定義上來說是一個絕對的概念,但遺憾的是,在科學和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藥品的絕對無菌即做不到,也無法加以證實。然而,無菌製劑的安全性要求人們設定無菌的相對標準。
FDA、歐洲製藥工業界曾將百萬分之一微生物汙染率作為滅菌產品“無菌”的相對標準,它和蒸汽滅菌後產品中微生物存活的概率為10-6(即產品的無菌保證值為6),係同一標準的不同表示法。這一標準於1980起收錄於USP XX中,如今已為世界各國普遍接受和采用。
Ø滅菌——使達到無菌狀態的方法(GMP指南)。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殺滅傳播媒介上所有的微生物,使其達到無菌(GB)。通常是指殺滅或除去全部活的微生物(包括繁殖體和芽孢)。
Ø消毒——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殺滅或清除傳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達到無害化(GB)。通常是指殺死病原微生物的繁殖體,但不能破壞其芽孢。所以消毒是不徹底的,不能代替滅菌。
Ø無菌製劑——不存在活的微生物的製劑(GMP指南)。
Ø非無菌製劑——所含活的微生物量符合衛生學標準的製劑(GMP指南)。
2.常用消毒劑
消毒劑 |
常 用 量 |
用 途 |
乙醇 |
① 70%~75%水溶液
② 0.5%洗必泰溶於70%乙醇,再加入2%甘油 |
用於皮膚、器具等消毒
供洗手用消毒 |
異丙醇 |
75%水溶液 |
用於皮膚、器具等消毒 |
甲醛 |
37%~40%甲醛液8~9ml,再加入4~5g高錳酸鉀 |
每m3熏蒸量,密閉12~24h。刺激性強 |
戊二醛 |
2%水溶液 |
用於空氣、器具等消毒。廣譜、高效、低毒,可殺芽孢和病毒。刺激性較輕。 |
新潔爾滅(苯紮溴銨) |
0.1%水溶液 |
用於皮膚、粘膜、器具等消毒,有清潔和消毒雙重功效。抗菌譜較窄。 |
杜滅芬(消毒寧) |
0.05%~0.1%水溶液 |
用於皮膚、器具等消毒 |
過氧乙酸 |
① 0.2%~0.5%水溶液
② 新配0.5%水溶液
③ 1g/m3 |
用於器具等消毒 抗菌譜廣,可
用於皮膚消毒 殺滅某些病毒
熏蒸 但性質不穩定 |
乳酸 |
① 0.33~1mol/L
② 1~1.5ml/m3熏蒸或與等量苯酚合用熏蒸 |
噴霧,用於空氣消毒,有強殺菌作用
熏蒸,密閉12h以上 |
麝香草酚 |
5%麝香草酚溶於50%乙醇 |
噴灑牆麵、地麵,殺黴菌 |
3.常用滅菌法
1)幹熱滅菌法 常見的有火焰、燒灼、幹烤和紅外線滅菌等。
①火焰、燒灼:通常用於實驗室無菌操作中金屬或其它耐火材料製成的器具的滅菌。
②幹烤和紅外線:利用幹熱空氣或熱輻射進行滅菌。一般135~145℃需3~5h,160~170℃需2h以上,170~180℃需1h以上,180~200℃需0.5~1h。除熱原則需250℃30min,或200℃45min,180℃2h。
空氣傳熱慢,穿透力不強,故幹熱滅菌時間長。幹熱滅菌時烤箱內裝入物品應留有空隙,以利空氣流動,否則使箱內溫度不均,部分物品滅菌不徹底。
2)濕熱滅菌法 通過熱蒸汽或沸水使蛋白質變性而殺滅微生物的方法。濕熱穿透力強,滅菌效果較幹熱好。
①煮沸或流通蒸汽滅菌:常壓下沸水和蒸汽的溫度是100℃,一般處理30~60min可殺死細菌繁殖體,但不能完全殺滅芽孢。此法適用於不能高壓蒸汽滅菌的物品。
②低溫間隙滅菌(巴斯德滅菌法):將物品先用60~80℃加熱(或煮沸)1h,然後置20~25℃保存24h(或常溫過夜),使其中殘存的芽孢萌發成繁殖體,再用以上條件滅菌,如此反複三次。本法適用於不耐高溫或高溫下易變質的物品,但很費時。
③高壓蒸汽滅菌(熱壓滅菌法):超過一個大氣壓時,水的沸點高於100℃,反之亦然。高壓蒸汽滅菌就是通過加壓提高蒸汽溫度,滅菌效果最好。它簡便、經濟、可靠、無毒,是最可靠、應用最廣泛的滅菌法。此法適用於耐高溫和潮濕的物品。常用條件為:
115.5℃ 30min
121.5℃ 20min
126.5℃ 15min
注意事項:
a. 必須完全排出滅菌器內的空氣。否則會影響滅菌器內溫度達到規定的要求。
b. 注意被滅菌物品的溫度。滅菌器內溫度與被滅菌物品的溫度一般是一致的,但在蒸汽輸入過快時,後者可能低於前者,所以升溫時要有一定的預熱時間。另外,降溫過快易引起玻璃炸裂。因此,對於一種滅菌產品,應製定一固定的滅菌曲線(象凍幹曲線一樣)。
c. 定期檢查滅菌器內溫度的準確性。
3)化學滅菌法 利用化學試劑形成的氣體來殺滅微生物的方法。常用的滅菌劑為環氧乙烷(又稱氧化乙烯)。環氧乙烷是廣譜殺菌劑,能殺滅細菌、芽孢和多種病毒,還能殺死昆蟲及蟲卵。但由於環氧乙烷易燃易爆且有毒(有致變異性),用於藥品方麵極有限,多用於醫療器械、塑料製品等滅菌。(不能用於橡膠和乳膠手套,能將其溶解。)
4)濾過除菌法 利用細菌不能通過致密具孔濾材的原理,除去對熱不穩定的藥品溶液或液體物質中的細菌的方法。過濾法一般隻能除菌,不能除去支原體和病毒。
過濾除菌的效果與濾膜的性能、孔徑的大小、密度、濾膜的厚度等因素有關。
濾過除菌法要求最終過濾的濾膜孔徑為0.22μm。由於各廠家生產的相同規格的濾膜質量並不一致,為了保證除菌效果,在使用前後應檢查濾器的完好性(如壓力維持試驗或起泡點試驗)。
一個過濾器的使用時間應根據品種驗證後確定,一般不應超過8小時。
5)輻射滅菌法 輻射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電磁波輻射,如紫外線、紅外線、微波;一種是電離輻射,如可引起被照射物電離的X射線、γ射線。
①紫外線:紫外光波長在136~390nm之間,其中260nm左右能破壞核酸,殺菌作用最強。另外,空氣中的氧受紫外線照射後,可微量轉變為臭氧共同起殺菌作用。紫外線消毒的效果與光源的功率、光源與被照射物的距離、照射時間、溫度和濕度等因素有關。我國規定紫外燈照射強度在距離1m處不低於70μW/cm2(以紫外線測強儀測定)。在操作麵上要求強度達40μW/cm2以上。一般每10m2裝30W燈管1支,工作前開30~60min。
紫外燈的輸出功率隨使用時間增加而降低。國產紫外燈的平均壽命(點到70%額定功率的時間)一般為2000h,超過平均壽命時,就達不到預期效果,必須更換。
紫外線的穿透力很弱,不能穿透一般包裝材料,如玻璃、塑料薄膜、紙等。玻璃能強烈吸收小於350nm的紫外線,石英玻璃能吸收小於200nm的紫外線。因此,它主要用於空氣和物體表麵消毒,特製的紫外燈裝置也可用於水的消毒。
紫外線對眼、皮膚有損壞,照射過程中產生的臭氧對眼、鼻腔有刺激,臭氧過多時使人頭暈、胸悶、血壓下降。
②紅外線:通過加熱碳化矽板產生的輻射熱能,由空氣傳導加熱滅菌。如紅外線烤箱,溫度可達180℃左右。熱效應特點是由表及裏。
③微波:微波滅菌主要是因其熱效應。微波加熱升溫快,溫度高且均勻,殺菌作用強。熱效應特點是由裏及表。不同性質的物品吸收微波的能力不同,其熱效應和消毒效果也不同。
微波有一定穿透力,但不強。微波對人體有害,要注意防護。
④60Co滅菌:放射性同位素60Co(或137Cs)衰變時可放射出γ射線,γ射線的能量高、穿透力強,可使細胞內各種活性物質發生化學變化,從而使細菌損傷或死亡。
經60Co輻射滅菌的物品溫度升高很少,一般僅約5℃,故又稱“冷滅菌”。
60Co輻射存在兩個方麵的安全問題:一是輻射的直接作用。γ射線對人體細胞同樣有害;二是經過輻射的食品、藥品的安全性。1984年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實驗室用輻射處理的雞肉喂飼小鼠,發現患睾丸腫瘤增加,包括加重癌病損害。因此60Co輻射用於食品和藥品都應經過安全試驗,進行科學的、全麵的評價,高劑量的輻射藥品更應慎重。
美國藥典規定25kGy為有效滅菌劑量。1997年我國衛生部頒發了60Co中藥滅菌標準,該標準限國內流通中藥可用60Co輻照滅菌,規定了允許輻照的藥材和中成藥的品種和劑量。
中藥輻照最大吸收劑量標準:
散劑 3kGy
片劑 3kGy
丸劑 5kGy
中藥原料粉 6kGy
上一篇:微生物及無菌(1)
下一篇:培養基的製備過程中兩個實驗